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零七)|恼人的秋雨

发布时间:2021-10-15 20:45:40    作者:刘芳军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恼人的秋雨

刘芳军

隆哲辗转反侧还是不能入眠。现在已是十月八日凌晨五点钟,楼顶上滴滴答答的雨点声,像一滴滴的炽热的铁水滴在心上,痛与焦虑折磨得他已整夜没有入睡。昨晚上床时已是十二点,他担心树上的冬枣会不会开裂,那已成熟的枣会不会落果。自去年冬天就开始的一年的忙碌,丰收在望,将被这恼人的秋雨扼杀。这哪是什么雨啊,简直就像浓酸熔铁屑一样,把自己的汗水与希望熔化殆尽,消失得无影无踪。

冬枣种植受土壤与气候所限,范围只限于北方个别地区。地处山东北部的滨州市沾化区是最早种植的区域,是冬枣原产地。也是最早政府助推的地区,给枣农提供了很多扶持和培训。在全国冬枣果品中,沾化冬枣最优。此地产的冬枣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区别于其他产地,命名为沾化冬枣,与烟台苹果、金华火腿是一个意思。沾化冬枣的种植模式现在是密植方式,经过总结多年的种植经验,在此前密植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疏伐,每亩掌握在八十棵左右,这样利于采光、通风和肥力保障。冬枣成熟后分别呈现点红、片红、全红,着色面颜色为赫红色。成熟后的沾化冬枣皮薄肉脆,口感甘甜清香,甜酸适口,食之无渣,又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多种氨基酸,俗称维生素丸,被誉为“百果之冠”“百果王”。因在十月成熟,接近冬天,所以叫冬枣,经济价值较高。

隆哲大学毕业后在县城企业上班,由于自己踏实能干,为人忠厚,工作进步很大,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但五年前,看到在农村老家的老父亲,一人管理着十余亩冬枣树,挺忙活,挺累。又注意到当地政府对冬枣种植的大力宣扬和支持,更关注到沾化冬枣这一优良果品良好的发展趋势,就下决心弃工从农,回家种冬枣。他的这一决定,其父亲首先不同意,好不容易供出个大学生,目的就是不让儿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离开这农村。现在回家种冬枣,这活也累,这面子也没处放。但经不住隆哲的死磨硬泡,反复劝说,最后破釜沉舟,直接辞了工作。父亲年龄已大,体力不支,又舍不得丢了自己培育十几年的冬枣树,见隆哲如此执着,就答应了隆哲。

决心好下,路难走。虽然上学时和工作后也帮父亲管理过枣树,但那只是走马观花,照猫画虎,没有深入。现在入了行,就是另一回事了。冬枣的管理既要付出体力,又需要技术和经验。一年四季从生产程序上,大体有这么几个阶段。一是剪枝疏干,这个工作技术为主,体力付出也重。现在虽然用些半电动的工具,减轻了一些体力,但一天天站在地里,又正值初冬,这风刮日晒的,一天下来也是腰酸背痛。这活还不能找人干,因为这是个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让一般人干也不放心,直接影响第二年,甚至以后树的产量。要根据树的长势和枝条的现状,观察其旺盛程度和通风、透光的要求,来剪枝、疏枝,是一项技术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二是冬枣的锄草、耕地、施肥,冬枣采摘结束后,首先需要深耕,把锄草和耕地放在一起,利用耕地把草翻到下面,既做了底肥又锄了草。同时要做好施肥,大都用农家肥,这样土壤不板结,利于枣树生长,同时农家肥各种微量元素丰富,生长出的冬枣味道纯正、皮薄无渣,但农家肥投入大,经济负担重,春节前整个冬天就一直忙个不停。过了年就开始了园里的土地整理(大棚冬枣,还要进一步整理维护大棚),接着又一项重要的工作又开始了,既费力又要技术的精准,环剥(又叫枷树)。环剥是为了提高当年产量,即提高开花、坐果和幼果发育,要在一棵树的主杆或侧杆,对外层树皮进行一圈环剥。使营养成分向上输到果实上,而不形成回流,切断树干韧皮(外皮)组织中养分向下部的运转通道。这项工作是弯腰进行,还要因树决定环剥的位置与宽度,费力费时费心,十分辛苦。稍有不当,剥过了树就受伤甚至死亡,轻了就起不到环剥的作用。接下来还有打杈子,就是把生长出来无用的新枝条去掉,增加树的通风采光,也减少营养浪费。提心吊胆的阶段是开花、坐果,人有不育不孕,这冬枣也有光开花不坐果的,施药、采取物理措施,费尽周折。到了这时又该施肥了,锄草了,一天天的和照顾孩子一样精心呵护,人瘦了,枣大了,人黑了,树绿了,隆哲父子笑了。枣树叶子绿油油的,树势茂盛,冬枣个头已不小,在树叶中探头探脑,令人喜爱。丰收在望,日常还有除病虫害管理,抗旱等重头戏。过后就等着,雇人摘枣、捡枣,卖枣了。

冬枣林里的新农民,隆哲。同学、同事们见到他的次数少了,他终日与枣树为伴,他成了一个黝黑勤快的庄稼汉。隆哲经过几年向父亲的学习,掌握了冬枣的种植技术,并充分发挥自己的大学生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参加各项培训,改良施肥配方,发展新的害虫防治措施,创新修剪方式,改良品种,由原来的沾化冬枣一代,嫁接换头改成更具原始冬枣口味的沾化二号(沾化二代)冬枣。又把部分冬枣盖上了大棚,既提高了病虫害防治水平和防自然灾害水平,又能提早上市。其种植的冬枣,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建设了园区接待设施、客人休息场所和观景台,有单一种枣,向特色旅游发展,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带动其他社员共同富裕。五年来取得了很多成绩,其中隆哲2020年,获得了“山东省乡村好青年”荣誉称号。接近国庆,今年的冬枣丰收在望。

但隆哲也有些担忧在心头。农村有句谚语“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可这冬枣却不同,在八月十五以后才成熟,其它农作物在快成熟时受点灾害也只是减产,而这冬枣在成熟时,遇风或大雨,不是减产的问题,而是绝产的问题。风大落果,下雨枣就开裂,变味并烂掉。所以这到了十月份,它成熟的时段,有风有雨就是对冬枣的灭顶之灾。

前几年就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为防止这样的自然灾害和提高果品质量,隆家也建了五六亩大棚,但建大棚投入大,只建了一半,还有五、六亩没有建。他这一夜的辗转难眠,就是在为这五、六亩大田冬枣愁秋雨。正常年份,国庆节已到采摘季,但今年秋天气温持续高而不退,昼夜温差也小,枣上不了糖分,不甜,无法采摘。这几日正值上糖分,又来了绵绵的秋雨。

国庆节前,隆哲就研究了天气情况,招聘人来摘枣,冬枣收获的季节,也是劳动力需求最大的季节。每颗枣要手工一颗颗从树上摘下来,小心翼翼,因为糖分大,如果碰了或掉地上就碰坏了,变味了,不能贮存了。今年因为都是在雨前抢收,每个采摘工的工资创历史新高,300元一天。就是在这抢收过程中,在10月3日下午不愿见到的雨还是来了,打断了采摘,冬枣已经受灾。到了10月5日雨继续,成了连阴天,开裂的枣水渗进去,就烂了。一亩损失二代冬枣价值五六万元啊。真是: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说这恼人的秋雨啊!一年来的辛苦付出就这样被这不经心、淅淅沥沥的小雨夺走了,隆哲能不焦虑吗?他也在反思和考虑办法,如果下决心全盖上大棚就好了。是不是像晒盐的池子一样,罩那种简易塑料保护膜,平时按大田管理,到下雨时就在上面扯上“保护伞”,也应该能保护八九成,这样投资小,可能更适合大多数农户。

他想到这里,起床。转身上了合作社屋顶的观景台 ,此处处于徒骇河一个“S”形转弯处,西南边是徒骇河大桥,北面遥望坝上闸。河面宽阔,两岸绿化成荫,河滩上芦苇茂盛,此时河面涨水比夏季时还宽了不少,真有一种浩浩荡荡,极目楚天舒的感觉。他不再被恼人的秋雨所缠绕。有困难就要勇敢地面对,找办法解决,而不是愁眉苦脸的叹息或怨天尤人。沉舟侧伴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明年从头再来!

去他的吧,恼人的秋雨。

2021年10月9日秋雨中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