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中医中药文化漫谈17】汉代瘟疫激发张仲景学医致用的信念

发布时间:2020-02-01 18:47:48    作者:​特约作者 郑书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

——汉代瘟疫激发了张仲景学医致用的信念

中华民族是文明悠长的伟大民族,悠久的历史一定不是一帆风顺的,所有文明成果都一定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历史长河的波涛起伏中锤炼出来的,又无数次的经受着历史的考验。中医学的发展历程也是这样,中医学的发展历程就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对抗疾病的光辉历史,在这光辉的历史中张仲景无疑是最为璀璨的指明之星。

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同建安七子、王粲以及曹操、刘备等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是同一时代的人,如果熟读《三国演义》的读者朋友应该很熟悉这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史书上记载张仲景名字为张机,字仲景,是今天的河南南阳人,如有机会去南阳旅行的朋友还可以看到很有名气的“医圣祠”,这就是医圣家乡人为纪念医圣而修建的祠堂。张仲景生于东汉末年,这个时代既有频繁的战乱,又有着大面积流行的瘟疫,这两件事情互为因果,终年的战乱使得瘟疫流行面积很广,许多染上瘟疫的患者得不到救治。当时文坛很有名气的建安七子就有五位是死于瘟疫;当时的王粲从长安逃到荆州,一路上的景象惨不忍睹,其作《七哀诗》描述了当时瘟疫流行的场景:“……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 当时瘟疫的流行与危害可见一斑。其实这个时期的瘟疫流行不仅影响了中国,还经过西亚蔓延到欧洲,加速了罗马帝国的衰落。

张仲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成长起来,而且他自己的家族也深受流行瘟疫的伤害。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写了一篇很有文采很有感情的序言,在序言中张仲景详细阐述了自己之所以坚定学医的力量源泉。《伤寒杂病论·序》:“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这段文字主要讲了张仲景的家族曾经是个很庞大的家族,足足超过两百人,但是自汉献帝建安之年(公元196年)以来就因为很多人感染瘟疫而死去,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整个家族就有三分之二的人因为得了瘟疫死去。张仲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得了瘟疫却没有救治的能力,内心受到深深地震撼与刺痛,但是他没有抱怨世道,也没有哀求巫祝之术,而是静下心来,刻苦攻读《素问》、《灵枢》、《八十一难经》、《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医籍,并博采同时代诸位临床家学问家的学术之长,经过长时间的实践验证,终于总结出以六经为体系的辨证理论,第一次成功地示范了《内经》的理论可以在临床实践中得到效果,就是因为他创建了“辨证论治”的体系和方法,所以我们后世的医生都尊称他为“医圣”。“圣”这个字在中国的文化里面是仅次于“神”的,古往今来配享“圣”的人并不多,但是张仲景这个“医圣”完全是靠后世医家的敬仰与钦佩公推的,这是最为不容易的,也是最能受得住历史检验的。

也许医学不是万能的,还不能解决所有的疾病,还不能规避所有的疫情,但是医学的追求是无限的,我们在学习医圣张仲景学术理论的同时更应该学习医圣的追求精神,用张仲景的学习方法学习张仲景,这样祖国医学就能再创辉煌!

责任编辑:邱芹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