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第60期《委员关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2022-08-16 18:18:15 作者:记者 隆卫 通讯员 张传忠 张康 报道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气质提升,水质改善,滨州的蓝天白云由“奢侈品”变为“日常品”。(资料图)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蓝天、碧水、净土,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多项生态环境指标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显著增强。

8月3日,市政协十二届二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政协滨州市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案》,从“品牌引领、绿色转型、数字赋能、体系保障” 四个方面,提出打造“气质滨州”“水韵滨州”“无废城市”三个品牌、优化发展路径、强化“增量”效应等方面15条意见建议。

今年以来,市政协咬定“环境品质更美”发展目标,组织专门力量开展多层次的深入调研,组织委员接待日、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听取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意见建议。同时,向广大委员专题征集污染防治方面的社情民意信息,精准协商建言,广聚共识共为。

打造“气质滨州”,让蓝天白云常伴

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蓝天白云不断增多。(资料图)

滨化集团是我国重要的环氧丙烷及烧碱产品生产商和三氯乙烯、油田助剂供应商。记者在化工生产基地——7.5万吨甘油法环氧氯丙烷项目现场看到,处理废气、废液的焚烧装置正在作业。

“这套设备采购自德国,投资接近3000万元,是国内目前最先进的焚烧炉。滨化集团环保类的设施共有16套,总投资近1亿元。2019年至2021年,滨化环保投入达6.2个亿,舍得投入的背后是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同时,对标国家最新环保政策,在各个装置加大排查力度,由集团公司副总裁亲自挂帅,签署军令状,倒排工期,查摆问题,补齐短板。”滨化集团化工生产基地总经理助理成洪渠说。

滨化集团通过系列措施推进环保工作落地见效,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我市企业坚持环保优先、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疗毒的勇气,圆满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阶段性目标任务,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成为常态。据统计,2021年至2022年秋冬季期间,我市PM2.5平均浓度为47.3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传输通道城市中分列第5、第2位;重污染天数0天,列第1位,是“2+26”城市中唯一一个未出现重污染天气的城市。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新旧动能转换、产业升级,特别是能源结构调整,取得很大成绩,但是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政协委员吴书君认为,企业仍需挖掘绿色产能。目前,滨州的区位有优势,也有缺陷。特别是铁路交通比较匮乏,大量煤炭运输依靠公路,政府应加快规划调整,用铁路替代公路,减少重型汽车的尾气排放,这也是大气污染防治非常关键的一个方面。

市政协常委蔡学军说,在《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中,新增了两项重要任务,第一项是加强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第二项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新增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同时新设立了“双碳”目标。面对新任务新要求,要强化责任落实,以大气PM2.5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为抓手,深入推进区域联防、联控、联治,充分利用走航、超级站、空气监测数据进行研判,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同时,尽快制定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引领绿色低碳发展,为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打造“水韵滨州”,让碧水清源长流

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水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保好水、治污水、除臭水,在狠抓减排的同时,抓扩容,提高水生态系统接纳和净化能力,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市民李兆祥深刻感受到滨州的水环境质量稳步提升,他每天都要到新立河公园散步,沿河向南,水面渐宽,这几年新立河的水质变化令他感触颇深:“我特别喜欢这个地方,每天下班后都过来遛遛弯,心情非常舒畅。”

市生态环境局水生态环境科科长魏刚告诉记者,目前新立河的水质大部分是四类和五类。城区的水环境河道,生态环境部门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入河排污口的监管。通过监督发现,雨洪排口还存在雨污分流不彻底的现象。二是河流断面的监测预警。在河道末端安装自动在线设备,对河流的上中下游三个点进行监测。通过监测发现问题,及时溯源排查。同时针对工业排口,安装标示牌,标示牌上有排污主体、排水标准,方便群众进行监督。

“今年以来,市城乡水务局也以新立河流域为重点,开展市城区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主要治理两大方面,一是管网治理,二是河道和水系治理。首先对管网进行整体排查,找出雨水管网问题比较严重的地方,然后对管网进行清淤改造或修复。目前,黄河五路以南四个片区已基本完工。到今年年底,黄河五路到黄河十二路之间三个片区也将全部完工。”市城乡水务局计划财务与建设管理科科长牟同峰说。

当前,数字化智能技术对污染防治等环境治理展现出了巨大的潜能和优势。市政协委员孙兰本建议,综合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如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的监管作用,让全市流域排污看得见、有监控、可测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战略意义。孙兰本认为,黄河流经九个省份,我国虽然有《生态环境保护法》,但是九个省份应联合,尽快制定实施地方性黄河流域环境保护条例。

打造“无废城市”,让净土绿地常在

蓝天、碧水、净土,滨州人民群众绿色获得感、生态幸福感显著增强。(资料图)

今年4月份,我市入选“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无废城市”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以“无废城市”建设为契机,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更高台阶。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与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科科长刘拥军说,我市一直以来在工业、农业、生活方面固体废物产量都是较大的,从城市层面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固体废物,创建“无废城市”是建立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循环化利用水平高、填埋处置量少、环境风险低的最佳工作体制机制,从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我市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尤其是打好净土保卫战,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等重大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无废城市”不仅带给我们净土绿地,还让经济发展的资源利用率更高、发展成色更好。市政协委员张伟利认为,应该加大产业和能源结构调整,加大对污染企业的审核力度,综合把关,从源头上减少固废污染物的产生。同时拉动一批新的绿色工厂、绿色产业园,打造绿色产业链,让更多的废物重新利用,真正实现资源产生废物,废物再变成资源的良性循环。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农业农村也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市政协常委李淑艳认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促进废弃物的综合利用,从根本上搞好生态养殖、生态种植,促进种植和养殖的循环生态结合,建立无害化、资源化的农业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环境品质更美,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责任编辑:郭文璐

滨州日报

滨州日报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渤海日报,于1985年10月1日创刊,为中共滨州市委机关报 详细

推荐文章 RECOMMEND

扫描关注滨州网官方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