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李洪波、刘文翠、吴守林被表彰为山东省道德模范,7人获提名

发布时间:2021-12-02 09:18:43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2月2日,我省召开高规格会议表彰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李干杰同志出席会议讲话,并与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合影。会上,山东省文明委表彰了60名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及126名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李洪波、刘文翠与吴守林合影。

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洪波、滨州供电公司物业公司员工吴守林、滨州市惠民县孙武街道高家村村民刘文翠(女)3名同志入选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其中,李洪波在表彰会议上进行典型发言(全省共4个模范现场发言)。同时,滨州市沪滨爱尔眼科医院院长綦跃勤,滨州市城市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科副科长刘春喜、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综合行政执法中队执法队员张俊波、邹平市西董街道鹤伴豪庭新天地物业公司保洁员李秀君(女)、山东魏桥创业集团宏儒第三棉纺厂前纺车间工人刘庆庆(女)、阳信县信城街道办事处恒泰社区居民顾希荣(女)、滨州市沾化区滨海镇西河塄村村民李忠领(女)7名同志获第八届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山东省道德模范

敬业奉献

李洪波

大年三十(2020年1月24日)下午4点,听说医院要组建援湖北医疗队的消息后,“我是共产党员,专业对口,我要报名!”李洪波激动而坚定地说。面对新冠疫情,李洪波勇担医者使命,主动请缨,逆行出征,2020年1月25日(大年初一),作为山东省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队员抵达湖北。随后进驻黄冈市大别山医疗中心,并主动申请第一个上夜班,主动申请由普通病区到隔离病区接受更艰难更繁重的任务。在隔离病区,李洪波直面生死考验,凭借专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操作技能,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帮助一个又一个患者康复出院。1月28日是李洪波在黄冈的第一个夜班,在进入隔离区时,他沉着冷静,凭借专业的知识素养和扎实的操作技能,迅速进入了工作状态。但由于安全防护的要求,厚厚的防护服、沉重的雨靴、满是雾水的眼罩等种种不适应的因素在不断挑战着医护队员的毅力和耐力。刚投入工作不久,他就已经开始流汗。而由于医院紧急启用,尚未接通热源,病房温度偏低,着凉、感冒的风险也在考验着他们的身体素质。种种的恶劣条件摆在眼前,而他们始终咬牙坚持着。“在不吃、不喝、不上厕所、半盲人的状态下,我在隔离区内忙碌了7个半小时。等交完班,我才发现自己全身已湿透,腿都抬不起来了......”李洪波说到。

李洪波在为患者治疗的同时,也尽量与患者做心理沟通,减轻他们的恐惧。李洪波还给患者们打水,送饭,搀扶着他们去洗手间等。援鄂期间,结肠癌中晚期的父亲接受手术治疗,他也只能在远方默默地祈祷。李洪波妻子作为滨医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同样也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从初出茅庐的青涩医生到独当一面的科室副主任,13年来,李洪波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在临床工作中不断锤炼医术。精湛的医术和耐心地坐诊风格使得李洪波成为医院的 “大红人”,在同事和患者眼中,他是一名值得信任的好医生。

李洪波获得全国先进工作者、中国好医生、抗击疫情山东好人、山东省科技进步奖等荣誉称号,其家庭获得全国文明家庭、全国抗疫最美家庭等荣誉称号。2020年1月25日,援鄂出征前与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合影留念。2020年12月10日,李洪波在省2020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座谈会上被刘家义同志接见,并作典型发言。

李洪波的事迹被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大众日报、山东卫视、大众网、齐鲁网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助人为乐

吴守林

吴守林把对年轻人的婚事当作自己“儿女”的事来操办。照理说,这义务帮忙的事,操心受累就足够了,然而吴守林却搭工又搭料。吴守林先后投入4万多元购置了200多米红地毯等婚礼庆典道具,他连梯子、板凳这些必备工具都是自己掏钱置办齐全。从插彩旗、挂灯笼,到搭彩虹门、铺红地毯,完事后再收拾起来,每次都是半天的时间。在吴守林家,光举办婚礼用的道具就占用了一间储藏室。摸着这些特殊的家当,吴守林美滋滋地说:“我的道具比婚庆公司的家什还多呢!”

吴守林3岁丧母、7岁丧父,在福利院长大成人,他没能为父母养老送终。但是,在45年的时间里,他却为318位老人送终。如果说把操办喜事当成是一种乐趣,那么为人操办丧事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为了做到随时随地为大伙提供帮助,他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无论白天黑夜、风里雨里,只要电话一响,他就会在最短的时间里赶过去。从换衣服、整理遗容、告别仪式,到火化、入土为安,都是吴守林一手操办。刚开始吴守林也有恐惧感,到了晚上睡不着觉时就回忆当时的情景,好不容易睡着了又被噩梦惊醒。后来,吴守林心想:我这是做善事,我害的哪门子怕呀!有时遇到非正常死亡的,为了减轻逝者家属的悲痛,他还专门学习了整容化妆,常备的一个工具包里装满了推子、剪子、口红、胭脂等,有的需要缝合伤口,有的需要清洗梳理,经吴守林一番收拾,也能达到面容安详或神情庄重。时间长了,他也练就了一手给逝者穿衣服的绝活,一个人就能麻利给重一百七八十斤的逝者换上衣服。

租一套婚礼道具需要2200元,在殡仪馆,给逝者换一次衣服明码标价是1400元,然而吴守林却分文不收,还付出了用金钱无法衡量的辛苦。事后好多送红包、烟酒致谢的,但吴守林始终坚持无偿服务的原则,用他老伴的话说:“老吴就想报答社会、教育后人,收钱、收物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吴守林的行动也受到了家人的支持,每次家庭会议上,老伴、儿媳、儿子都会给老吴投上一张赞成票。为了保证公公的身体健康,儿媳妇专门为公公批发了医用橡胶手套、口罩、消毒液和工作服,做到了“一事一用”,事后及时杀菌消毒。

如今已退休的吴守林,又被企业返聘,继续为企业服务。吴守林觉得自己的付出能够促进公司的和谐稳定发展,他要沿着自己认定的路一直走下去,只要身体结实就永不退休。

诚实守信

刘文翠

丈夫、儿子因病去世,欠下巨额债务,刘文翠从花甲到古稀,带着年幼的孙女还债,坚持了十余年。2002年以前,刘文翠一家从事生猪养殖,一年130头猪的出栏率,使刘文翠家成了附近有名的勤劳致富户。丈夫体贴,儿子勤劳,又有两个聪明可爱的孙女,一家人和和睦睦,小日过得有滋有味。天有不测风云,2002年春天,原本身体壮实的丈夫因肝病住院。时隔三个月,儿子又出现体乏无力症状,入院检查竟然是肾小球肾炎,这个消息对于刘文翠来说简直形同晴天霹雳。刘文翠难以接受,带着儿子奔走各家医院检查求证,四处求医问药。但检查结果是一样的,刘文翠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

儿子、丈夫患病,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这个60多岁的老人身上。每天早上不到五点她就起床,洗衣做饭,送大孙女上学、照顾病情越来越重的儿子,买猪饲料、喂猪、清理猪圈,家里各样农活经常干完了已是深夜12点,甚至凌晨1点。屋漏偏遇连阴雨。2012年,丈夫突发脑干出血,经过三个月的住院抢救,还是没能挽回他的生命。两个月后,儿子病情也加重,不到十天儿子也走了。相隔不到百日,丈夫、儿子双双离世,又欠下了巨额债务,为了还债,刘文翠变卖了家产,但变卖家产后的债务还高达27万元,背负着巨额债务,这个原本在村里达到小康水平的家庭一下子陷入了绝境。

就这样,六十多岁的刘文翠带着两个年幼孙女承担了所有的债务。她省吃俭用,起早贪黑,靠着养猪、打零工、空闲时间缝制秸秆盖垫等手工加工活来养家、还债。十年时间,一家人不曾添置一件新衣、每逢过年才舍得吃上一顿肉,甚至孩子结婚的衣服还是亲戚们帮着置办的。农闲时节,刘文翠每天五点起床,自家田里的玉米收完以后,刘文翠带着小铲子背起小包袱,去捡拾别人丢弃在地里的玉米。别人扔在田间的高粱杆也成了刘文翠眼里的香饽饽,每年她能缝制40多个秸秆盖垫,卖上几百块钱。平时老人给大孙女一家领取剥蒜、编织等加工活晚上干,老人也缝纫赶制加工活,就是想着2019年年底又可以先还债。靠着自己的努力和社会的帮助,刘文翠老人已清全部欠款。

目前,老人的大孙女已经成家,还生了两个可爱的大胖重孙,孙女婿特别勤劳、孝顺,继续撑起了这个家。小孙女2020年考到理想的大学,在校表现突出。年逾古稀的刘文翠常说:“欠下的钱债,我们再苦再难要一分分还,做个诚实的人。欠下的人情债,我们也要还,遇上别人有难,能帮就帮,做个善良的人。”

全省道德模范提名奖

助人为乐

綦跃勤

2004年以来,滨州市沪滨爱尔眼科医院投资300多万元用于购买班车和配备专门司机,开通了12条免费接送专线,每年拿出200多万元保证车辆正常运营,每年为患者节约乘车费用180多万元。从2008年开始,医院设置免费床位,累计为患者及陪护者减免床位费达50多万元。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为11000多位白内障患者做了免费手术。2012年开始,为帮助因糖尿病引起的眼底病贫困患者,医院与滨州市红十字会开展了“眼底病光明工程”。六年来,300多名贫困眼底病患者得到救助,资助经费达140多万元。2014至2015年,他组织医院医护人员走遍全市上千家敬老院,为五保供养老人免费查体,对200多名符合手术条件的老人做了白内障复明手术。2016年以来,医院与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滨州市慈善总会等单位合作,对5万余名优抚对象进行初步的白内障筛查,并为566位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做了白内障手术。2017年6月,医院对青海省祁连县实施眼健康对口支援,綦跃勤院长带领14人医疗队,自带先进的诊疗设备,来回总行程4300多公里,完成白内障手术52例,门诊检查患者200多例,治疗了当地群众的眼疾,为祁连县百姓送去了光明。同时,医院还为在滨州一中就读的24名青海学子免费配镜,总价值一万八千余元。建院以来,医院每年对滨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提供各项免费眼科检查,给能够佩戴助视器的同学免费提供助视器、盲杖、闹钟、手表等。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綦跃勤带领医院在做好院内防护的前提下,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他向滨州市慈善总会捐赠医用一次性口罩10000个,医用一次性手套2000副,医用帽2000个,护目镜200副,手术衣100件,用于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治工作。

多年来,他带领医护团队,始终坚守“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组建防盲医疗队10个,配备防盲筛查车10辆,累计义诊宣教100多万人次,让眼疾患者得到及时救治;开通班车免费接送专线12条,涵盖滨州及周边地市130多个乡镇,每年拿出200多万元保证车辆运营,累计为患者节省车费2000多万元。十几年间,医院救助贫困患者达2万余人,为患者节省费用3000多万元。

为了普及爱眼知识,提高群众的眼睛健康水平,綦跃勤还带领医疗团队参与、举办各种公益大讲堂活动,将护眼知识传授给大家。他的善行也吸引了社会爱心企业的加入,在公益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见义勇为

刘春喜

2018年3月16日,刘春喜突然接到了捐献造血干细胞的通知——一位湖南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患者与他的血样配型成功,患者如不及时救治,随时可能危及生命。得知情况后,刘春喜没有犹豫,当即确认捐献。“最亲的亲人都不一定能配型成功,而我却能和他匹配上,这就是我们的缘分。”刘春喜真诚地说。为了能够为受捐对象提供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在等待捐献的日子,刘春喜还特地办了张健身卡,工作之余几乎“泡”在健身房,饮食起居也变得规律起来。

2018年6月25日,刘春喜如约躺在山东省立医院的病床上,进行一场生命接力。从上午9点到下午1点多,历时近5个小时,终于成功提取200毫升造血干细胞。5个小时,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这种滋味可想而知。而且手术前5天,为了让血液中休眠的造血干细胞活跃起来,刘春喜每天必须打两针动员剂。那几天,刘春喜脊椎发胀发木,很不舒服。手术中,瞬间钙流失,导致骨关节疼痛,那种滋味非常人能忍受的。“没什么,我身体好,受得了。”当别人问起刘春喜的感受,他总是轻描淡写。

能挽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刘春喜心中充满了神圣和期待,他在给受捐者的信中深情地写道:“今天是我打动员剂的第2天了,我能感觉到脊柱里的干细胞正在涌动,不断地涌向血管,此时此刻,我的内心非常激动,涌动感越强,就感觉到更多的干细胞在形成,希望我的努力能为你提供更多的优质干细胞,你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努力!”

好事多磨,2018年6月25日因济南连下暴雨,飞往患者医院所在地长沙的航班被迫取消,造血干细胞因为没有在12小时内送到,细胞存活率下降,可能影响质量,医生希望能再补充一些,刘春喜听后想都没想,就挽起袖子,说:“再来!”就这样,6月26日医生花了两个多小时,再次从刘春喜体内采集100毫升造血干细胞。

2019年1月18日,刘春喜又一次接到滨州市红十字会通知,因患者病情需要,申请其再次为患者捐献淋巴细胞进行治疗。没有丝毫的迟疑,刘春喜于2019年1月22日第三次来到山东省立医院造血干细胞采集中心,成功捐献了120毫升淋巴细胞。

不到7个月的时间内三次捐献,为的是一名远隔千里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在这中间,2018年10月29日,离捐献300毫升造血干细胞刚满3个月的时间,他还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捐出了400毫升鲜血,这也是他人生中的第13次无偿献血。一个不到一米七的身板里,流淌着无尽的爱的血液。

张俊波

2019年3月5日晚7点左右,杨柳雪镇的刘女士驾车行至顺河村前的小开河三和渠,因驾车技术不娴熟不慎连人带车掉入河渠中。傍晚加班开车回家的张俊波远远看到,二三百米远的河流中有一辆红色的轿车,在水流中颠簸漂浮。他急忙加速赶到出事地点,跳下车。这时轿车已经车头沉没到水下,停在了六米多宽的河中央。

因初春正是农田灌溉时期,两米多深的河渠里水深流急。张俊波和在现场的一对打工回家路过的夫妻简单商量后,找来绳子,让他们拽住绳子的一段,自己拿着绳子顾不上初春河水的冰冷刺骨,毫不犹豫跳入水中。利用水流的惯性使自己奋力靠近刘女士的车子。这时刘女士已经被突来的车祸吓得不知所措,张俊波在车外帮助刘女士打开车门后,紧紧抓住她托到车顶,轿车内已经大部分进水,晚一秒后果都不堪设想。张俊波用绳子一头把刘女士紧紧绑住,这时附近闻讯赶来的村民齐心协力将刘女士拖上岸,大伙都松了一口气。

张俊波开车将刘女士送回家后,又回到自家换下湿透的衣服,穿上皮叉裤,拿了锤子和油丝绳重新回到现场,帮助把车辆拖回岸边。附近前来帮忙的村民已经叫来了挖掘机,他让挖掘机用挖斗把自己送到河中的车顶上,但是油丝绳没法固定车辆。随后只得用锤子把车子前门两侧的玻璃窗敲碎以便拖车,张俊波站在漂浮的车顶上用尽全力把玻璃敲碎,用油丝绳子一头固定好车子,在固定车辆时张俊波又一次划入了冰冷的河水。随后挖掘机加足马力将水中的张俊波和车缓缓地拖了上来,这时已经是夜晚9点多钟。

张俊波夜晚河中救人事迹迅速在杨柳雪镇传开,纷纷夸赞他见义勇为。张俊波2004年部队退役后,于2018年5月份到杨柳雪综合执法中队工作。他说到:“这种事谁遇上都会出手相助,更何况我是一名退役军人更是红旗杨柳雪镇的工作人员,要时刻发扬部队传统及杨柳雪红旗精神,为杨柳雪这面红旗增光添彩。”

正是张俊波的这段话,充满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实信念,发扬了一名军人的光荣使命,赓续着新一代杨柳雪人红色基因的传递。疫情防控期间,张俊波始终保持高度的党性觉悟,时刻把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发挥表率作用,与同事们穿梭在杨柳雪辖区的每个沿街巷道,张贴各类通告,引导规范公共秩序等各项工作,规范八小行业经营秩序,按照“六个一律”工作要求,到辖区每个营业场所查看,检查并督促商户按要求做好进店人员登记、测量体温、控制人员流量等。

诚实守信

李秀君

2020年4月11日早上八点多,李秀君像往常一样在自己的责任区内打扫着卫生。突然,她发现责任区的草坪里有一个蓝色袋子,本以为是普通垃圾,但是当她捡起来时觉得里面有东西,打开一看发现里面有很多现金,当时可把她吓坏了。面对这笔巨款,李秀君的第一个念头是“失主肯定很着急,怎么也得把钱还给失主”。她在原地等了一会儿,见到来往的人就问,有丢失东西的没有。当她见到正在巡逻的保安时,李秀君同保安讲了事情经过,便赶紧与保安一起将手提袋送到了物业办公室。经物业工作人员检查发现袋子里面的现金有4万元整。为了尽快找到失主,工作人员马上通过查看监控录像查找线索,同时,第一时间在业主微信群里发布失物招领信息,一传十,十传百,一个多小时后,这笔巨款的失主终于找到了。通过视频监控比对和身份验证,确定这四万块钱就是小区业主朱某的,最终,将4万元现金归还到失主朱某手中。4万元现金分文不少,失主内心久久难以平静,眼中含满了感激的泪水,并不断表示感谢,于当天中午,将一面写有“拾金不昧”的锦旗送到了李秀君手中。

儿女在外务工收入微薄,李秀君与久病缠身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伴相互扶持,仅靠李秀君每月1700余元的工资艰难度日。4万块钱她得不吃不喝攒两年多,这对她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她说:“选择将这笔钱交给公司处理,理由非常简单,做人不能只为着钱,要凭良心做事、做人。”

67岁的李秀君在鹤伴豪庭小区当保洁员已有4年多了,主要负责清理32号、33号、63号3栋居民楼楼道、楼周边及车库的环境卫生。从上岗的第一天,她就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将自己负责的区域清理得干干净净,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小区居民听说保洁员李秀君捡到数万元也不动心的事,不约而同要给她点个“赞”。提起此事,憨厚的李秀君连声说:“就是一件小事,当时,我只想着失主肯定很着急,自己捡到了,就得尽快还给人家,这是做人的基本品德。”她表示,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而已。

凡人善举,彰显社会正能量,保洁员李秀君用勤劳的双手,在平凡的岗位上装扮着城市的美丽,用实际行动浇灌城市的文明之花,让人们看到普通劳动者身上朴实而又弥足珍贵的闪光点,折射出高尚的道德情操,温暖着人们的心灵。她的典型事迹被邹平电视台、滨州电视台、大众网海报新闻、滨州日报、齐鲁网、学习强国平台等各大媒体相继转载。

敬业奉献

刘庆庆

刘庆庆凭着一身过硬的粗纱操作基本功,逐渐成长为一名“工匠”,并光荣地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早晨四点多就起来背理论,平常不管干啥脑子里全是理论,就是控制不住,骑着电动车,放到车棚里,从车棚向厂里走的这一段路,脑子里全是工作法。”谈起自己学习技术理论时的经历,刘庆庆口中满满都是难忘的记忆。2004年,她进入魏桥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第三棉纺厂前纺车间,成为了一名粗纱值车工,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刚进厂的2个月里,为了练好操作技术,她每天自觉加班3个多小时,从纱线接头方法到清洁程序,再到落纱要领,反复研究、练习着每一个操作细节,衣服不知被汗水浸透过多少次,胳膊常常累得抬不起来,她却乐此不疲。“刘庆庆对自己要求标准很高,又最勤奋。”带她的师傅吴红霞评价到。短短2个月时间,刘庆庆就率先达到了顶岗水平,提前出徒。随后几年间,在车间综合评比中,刘庆庆总是看台最多、产量最高、质量最好的车工。善于钻研的她还在实践中潜心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挡车经验,并对设备进行大胆改制。机前接头是个技术活,掌握不好力度和高度,就容易碰虎口。刘庆庆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反复实验,尝试提高技术,解决难题。最终,刘庆庆成功攻克这一难题,使标准时间为85秒的机前接头一下缩短为40秒,一经推广,大大提高了粗纱工序的整体生产效率。

每当车间在生产工艺规格高、质量要求严的特殊品种时,她总是挺身而出,主动请缨参加技术攻关,在别人看来很难完成的工作,她总能化难为易、迎刃而解,年轻的她迅速成长为分厂里的技术骨干。进厂十余年来,她曾参加过集团公司组织的大型操作技术比武15次,屡创佳绩。由于技术过硬,2011年,她在公司的层层选拔和严格考验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公司参加全省棉纺行业粗纱工职业技能大赛的选手之一。凭着扎实的操作基本功底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她一举夺得了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同年,她又被选拔参加全国纺织行业粗纱工职业技能竞赛,再次夺得了总成绩第二名的好成绩。

2012年,她被批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她主动承担了车间众多学员的帮教工作,手把手地向她们传授操作技能,心贴心的和她们促膝交流,帮助他们提高操作技术。她所带领的小组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班组,她所在工序也连续多次被评定为“共产党员示范岗”。十余年里,她所带出的徒工个个都成为了车间的操作骨干,为提高操作技术水平、稳定车间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孝老爱亲

顾希荣

顾希荣31岁那年,一场意外她失去了丈夫,当时上有年迈的奶奶,公公有病不能劳动,下有年幼的儿女。有人劝她趁着年轻改嫁,重新开始新的生活。但是顾希荣深知丈夫是独生子,自己一旦改嫁这个家就散了。她暗下决心要守住这个家。家里只剩她一个劳动力,单靠种地根本无法生活,20多年来,顾希荣养过鸡,卖过菜,做过衣服。不管多苦多累都悉心照顾着这个家,视公公婆婆如自己的亲生父母,自己省吃俭用,给老人买东西看病从不心疼钱。公公身体不好不能干重活又受到打击,情绪低落,她开导鼓励。在公公病重期间,每天细致安排着老人的饮食起居,等公公婆婆睡后她才拖着劳累疲倦的身体回房休息。奶奶和公公去世后,她和婆婆相依为命。一次婆婆不慎被广告牌砸伤,在医院诊治了半个月,顾希荣一直守在身边,等婆婆痊愈出院,她却因血压高输液一周。婆婆被广告牌砸伤她没有找任何人理论赔偿,而是自己为婆婆治病,后来广告公司知情后主动到她家登门道歉并送去赔偿金。

2017年11月,顾希荣发现吃饭一直挺好的婆婆饭量有所下降,晚上睡觉也不从前踏实,由于儿子儿媳当时没在身边,又担心婆婆身体出问题,她就一个人把婆婆抱到了楼下,带着婆婆到阳信县人民医院进行检查。医生说婆婆的肝脏出现了问题,可能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2018年初,顾希荣让儿子带着她和婆婆又到了滨州市人民医院进行确诊,最终确诊为肝癌晚期。从此照顾婆婆更是成了她生活的主旋律,为了照顾老人方便,顾希荣在婆婆的床边又加了一张单人床,不分白天黑夜的侍奉老人。只要婆婆一个小小的动作,她就知道老人需要什么。老人口渴了会抿抿嘴唇,饿了会张张嘴巴,要大小便了会皱皱眉头。老人爱干净,从不愿在床上拉尿,可又不能做马桶,她就专门为老人买来坐便椅,只要老人需要,她就把老人抱起来放到坐便椅上,为老人打理干净后再将老人抱回床上。老人卧床一年多的时间,身上从来都没有什么异味,更别说褥疮了。婆婆娘家的侄子侄媳们见顾希荣照顾老人如此辛苦,都希望能够接替她照顾几天,让她休息一下。她没有答应。她说只有守在老人身边她才安心。在婆婆最后的日子里,由于病情严重,医院、门诊都不敢给老人输液、打针了。可顾希荣舍不得婆婆疼,年过半百一点儿医学知识没有的她愣是学会了给婆婆扎止疼针。2018年腊月十五晚上,老人的情况已不容乐观,顾希荣忍住巨大的悲痛,给婆婆扎了最后一针止疼针,直到次日清晨彻底没有了呼吸。

顾希荣在丈夫去世后,送走了家里的三位老人。老人都走得安详没有遗憾,因为他们有这样一位不怕苦不怕累,真情真意孝敬他们的好媳妇。

李忠领

李忠领是三个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缩症儿子的母亲。每天,在简陋的小平房内,她都要给三个卧床的儿子喂饭,喂完饭还要给他们擦拭身子、端屎尿盆、洗衣服,忙完这些扒拉两口饭就去地里干活,回到家中再重复着同样的事情。如此这般,她已照顾三个患病的儿子40多年。    

1970年,大儿子杜元山的到来给李忠领并不富裕的家庭带来了欢声笑语。可是好景不长,杜元山6岁时忽然跌倒后感到浑身无力,爬不起来,送到医院检查后确诊是先天性肌肉萎缩症。1975年、1976年、1979年,李忠领的女儿和二儿子杜元泊、小儿子杜元汉先后降临人世,但不幸的是,二儿子和小儿子均被查出患上同杜元山相同的病症,接二连三的不幸让李忠领夫妇感觉天一下子塌了。李忠领把家里的所有积蓄和从亲戚朋友那里借来的钱凑到一块儿,开始了为儿子求医看病的漫长旅程。他们带着儿子跑遍了河北、天津、上海、北京等各大医院,但一次次满怀希望而去,一次次又失望而归。李忠领从来没有放弃。“也有人劝我放弃他们,照顾好健康的女儿就行了,可他们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啊,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这三个苦命的孩子!”照顾三个孩子的饮食起居几乎成了李忠领全部的生活内容。有一次,李忠领到地里干活儿,大儿子杜元山突然发病胸闷、气短,听到邻居喊她,她丢下锄头往家跑,回到家时腿摔得青一块紫一块,她顾不得这些赶紧给孩子倒水喂药,杜元山醒了过来,可李忠领连急带吓病了半个月。

李忠领的女儿杜元兰在家排行老二,虽然身体健康但家庭也不富裕。为了让母亲和兄弟们不再待在阴冷潮湿的土坯房里,她东挪西借、七拼八凑盖了几间瓦房,将母亲、大哥和两个弟弟接进了新房子,而她自己至今还住在破旧低矮的土坯房里。

随着年龄的增长,李忠领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尤其是2006年丈夫杜衍春的去世,家庭的重担更是全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李忠领说有时忙起来连烧水的时间都没有。由于长期用凉水洗衣服落下了病根, 她的手指关节都变了形,一到下雨阴天就疼痛难忍。年龄大了,力气也大不如前,大儿子、二儿子都躺在床上不能动弹,给他们翻个身就常常累得满头大汗。“不给他们擦擦身子又怕他们生褥疮。”李忠领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神有些黯然,“有时真希望他们得场疾病走在我前头,这样我就没有什么牵挂了。”话虽这样说,但每次看到儿子们脸上的笑容和感动的眼泪,她便又有了力量。 

40多年来,为照顾三个患病的儿子,李忠领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尽管累弯了腰身、愁白了头发,但她却在劳苦的挣扎中越走越强。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