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健康滨州 | 医防协同,织密农村“防疫网” 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发布时间:2023-01-12 16:44:34   125920 来源:健康滨州

 1月4日至5日,滨州市卫生健康委组织市级重症综合救治专家组,对8个县(市、区)的14家二级医院在院重症患者救治工作开展巡诊会诊,床旁查房了解重症病例病情,现场指导优化治疗方案,提出专家意见101条。

    秉承“保健康、防重症”工作重心,滨州市通过实施重症患者救治三级医院分片包干及市级专家巡诊会诊机制、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服务体系、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24小时值守、危急重症患者送诊转诊、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等,持续加大对重点人群保护力度,做好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最大程度保护农村居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依托城市医联体及县域医共体,形成县乡村级联动服务体系

    近期,滨州市重点抓好农村地区防疫体系运转、药品供应、设备配备、重症治疗等工作,提供分级分类医疗卫生服务,突出重点人群管理,有序疏导诊疗需求。

    依托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提升农村地区新冠病毒感染医疗保障能力,形成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医疗服务体系。2022年12月19日,市卫生健康委印发实施《医联(共)体为载体做好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实施方案》,形成了90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家亚定点医院、15家医共体牵头医院、2家定点医院、3家三级医院之间的分级诊疗转诊机制,明确“五个责任人”(重点人群转诊评估责任人、下派驻点帮扶责任人、高风险人群转诊绿色通道责任人、转运车辆调配责任人、远程诊疗平台负责人)做好转诊衔接,建立明确的接诊流程和绿色通道,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连续性。

    同时,不断加强县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建设。全市统筹协调重症救治能力提升,各医院及时购置抢救设备和物资,不断扩充医疗救治资源和床位。全市二、三级医院设置各类重症床位1265张,其中县级医院设置重症床位433张,提前完成省定任务目标。积极扩充重症医疗力量,建立由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经培训的其他专科医护人员组成的混合编组工作模式,县级医院组建1562人的重症医学医护队伍。加大重症救治医务人员培训,提升医护人员急危重症救治专科能力,全市县级医院完成医师培训831人,护士培训1885人。

提升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接诊能力实行24小时值班

    基层医疗机构按照服务人口17.24%标准配备中药、解热和止咳等对症治疗药品、抗原监测试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投入219.3万元,新增制氧设备、便携式肺功能仪和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氧气瓶四类设备2244个,配备率达100%,保障住院和门诊患者吸氧需要,同时为群众提供灌装服务。

    全市2074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哨点诊室、村卫生室(服务站)“应开尽开”,实行24小时值班。2022年12月18日以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累计接诊15.6万人次,村卫生室(服务站)累计接诊26.6万人次。

    同时,加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对高风险重点人群的识别、处置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能力。全市累计开展培训91场次,培训6373人。

重点人群实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及时送诊转诊危急重症患者

    依托基层组织、网格员和家庭医生团队,通过电话、视频或线下随访等方式,迅速摸清村组内合并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孕产妇、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等人员健康情况。根据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感染后风险程度等,对全市635658名重点人群建档建册。

    对重点人群(红色)48092人、次重点人群(黄色)90469人、一般人群(绿色)497097人实行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加强对居家治疗观察人员的健康指导、监测和指导用药、抗原检测、协助转诊等健康服务,发放康复健康套餐包60316个。

    同时,每周对未感染、感染15天内的黄标(次重点)人群2次访视,对红标(重点)人群3次随访,经评估后不适宜居家或发现危急重症特征的及时送诊转诊。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救治重点、次重点人群67392人,已治愈45563人,转诊1994人。

102处接种点全部开放,并组建流动接种队,稳妥推进疫苗接种

    坚持“应接尽接”原则,执行日报表、周通报制度连续33天,推进60岁以上人群各剂次接种和18岁以上重点人群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重点推进符合条件的80岁以上老人“应接尽接”,制定达标提升计划,加强组织接种力度。

    抢抓岁末年初关键时期,全市102处接种点全部开放,组建流动接种队,积极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接种行动,为出行不便老年人群提供上门接种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接种达1008万剂,18岁以上人群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率达95%,全市健康免疫屏障正在扎实建立。

责任编辑:丁春晓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