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利:割舍不断的胡集书会情结

发布时间:2016-12-03 00:00:00   609737

胡集书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中国曲艺“活化石”之美誉。胡集书会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非常兴盛,70年代却呈日渐衰落之势。自1978年从事文化工作30多年来,惠民胡集原文化站站长胡同利见证了胡集书会的兴衰历程。尤其是2007年“群众听书,政府买单”措施实施以后,他更是成为逐渐恢复生机的胡集书会的实际组织者。


要把胡集书会的名声叫响


走上工作岗位的胡同利善于把普通的生活琐事演化成脍炙人口的段子。他参与创作的作品在市、县文艺汇演中因形式新颖活泼、内容喜闻乐见而屡屡获奖。对文化事业的执着与热情,引发了他对家乡曲艺文化的深深思考。

上世纪80年代,胡集书会已经初具规模,但比较零散,无序,处于自生自灭的原生态文化形式。想产生文化效应,成为文化名牌,需要政府的引导、组织与管理。正是出于这一想法,胡同利努力寻找着门径。

1979年参加完惠民地区文艺演出后,艺术家王树桐接见了胡同利,问起了胡集书会的情况。胡同利意识到“王老师是惠民地区(现滨州市)曲艺界的名人,得到他的支持与帮助是把胡集书会推向广阔天地的好时机”。他就把书会的现状作了详细汇报,并大胆提出了发展壮大书会的设想。王树桐被他绘声绘色的描绘吸引了,更是被这青年超前的文化意识所感动,拉起胡同利的手说,明年正月十二一定会到书会去看看。


QQ4WB6Hmmx.jpg

1985年前后,姜昆、唐杰忠等著名表演艺术家都曾来胡集书会表演、指导工作


1980年正月十二,王树桐、地区文联主席高雁雪、惠民文化局杨子玉携省电视台驻惠民地区记者站记者高飞一同来到书会现场。这可把胡同利乐坏了。他搬桌子、架梯子,拎着电瓶上树爬墙、蹿上蹦下,一点也不敢怠慢。他心里只有一个想法“只要书会能播出去,再苦再累也能受”

他的付出最终得到了回报。正月十四,书会实况录像首次在省电视台播放。从此胡集书会声名远扬,有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规模一年比一年宏大,场面一年比一年壮观,胡同利也更加忙碌起来。1981年正月十二书会,村南的干沟里挤满了艺人与观众,艺人多达300多档,十里八乡的群众蜂拥而至,里三层外三层。胡同利看了,心里却喜忧参半。


从曲艺厅到广场演出


露天演出受天气条件的限制,遇上刮风下雪天,书会就被冲淡。好多艺人赶场提前来到这里,却因没有固定的住处,没有演出场所,降低了热情。观众无序的围观极易造成人员拥挤踩踏,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必须为艺人解决场所难的问题”虽然胡同利当时只是个文化部门的小干事,但硬是鼓起勇气,向党委政府提出了建议:要修建一所曲艺厅。

1985年,胡集镇党委政府毅然作出决定,为解决说书演出场地难,建曲艺厅。号召全镇机关干部、人民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喜出望外的胡同利更是踊跃争先,走在捐款队伍的前列。他先动员家族成员带头捐款,又跑到村里,广泛发动群众。全国著名评书艺术家、时任中国曲协副主席刘兰芳被胡集人对曲艺艺术的热情感动,5月10日率鞍山市曲艺团在曲艺厅奠基仪式上义演。全镇共筹到了45万元。1986年胡集镇曲艺厅落成,刘兰芳寄联一副“出人出书走正路,半农半艺为人民”。胡同利望着这副对联久久不能平静,“这是对说书艺人,更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与期望。”


3spw5zFJA5.jpg

(刘兰芳十分关心支持胡集书会的发展传承)


1987年的胡集书会在厅前广场举行,曲艺厅的落成与刘兰芳、姜昆、唐杰忠等曲坛名家的莅临,使书会规模更加宏大、场面更为壮观。为确保书会不出安全问题,刚担任文化站站长的胡同利,更是尽心尽力,维持秩序,随时疏散拥堵人群。

随着胡集书会的规范与发展,其知名度也越来越高。1986年,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曲协原主席陶钝为胡集镇曲艺厅题字,并赠诗二首。1987年,中央电视台对书会实况进行了40分钟的专题播放,省、地区、县电视台和各大报纸都纷纷报道了胡集书会的盛况。

此后,胡同利连年被授予优秀文化工作者。他深知自己有责任有义务为书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2006年,胡集书会顺利通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认定,书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书会规模的扩大,囿于一院一厅的缺陷日益突出。书会这种来源于民众的曲艺形式也必须走向民众才能真正实现它的价值”面对种种矛盾,胡同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们的书会得搞广场演出让全体群众都能享受曲艺的乐趣。”党委政府采纳了胡同利的建议,2008年,书会在镇府前广场举办,书会再现当年盛况,出现了万头攒动的场面。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胡集书会成了胡集的金字招牌。


bEaWJDf6yp.jpg

(如今,每到胡集书会,观众里三层外三层,热情不减当年)


把胡集书会发扬光大


近年来曲艺出现衰退迹像,主要缘于后继乏人。有些曲种甚至出现断档,书会发展受到直接影响。胡同利多次专访本土老艺人白曰华,探讨书会发展。胡同利说“尽管曲艺现在正面临低谷,可胡集书会是子孙后代的财富,不能让根断在我们手里我们要挖空心思栽培苗子,把书会发扬光大。

2008年3月,在胡同利的联系下,邹平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曲庆涛拜在白曰华老人门下,学木板大鼓。

像这样的事例很多,无形中胡同利起到了胡集书会与艺术界沟通的桥梁作用,担负起传承文化的责任。近几年,胡同利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资料抢救与整理中。他清楚地知道,伴着书会长大的他是为数不多的见证人。他说,要将自己所知道与了解的胡集书会情况,整理出来,写成书,保存下去,让后人了解书会历史发展,把它发扬光大。


zfWze8mbrD.jpg

(2015年3月,邹平县学习曲艺的小学生在胡集书会进行快板表演)


1987年,为迎接上级视察,镇上把好多仅存的照片做了切割,做成展板,挂在曲艺厅壁上。几年下来,照片风蚀得枯黄残损,胡同利心痛如割。冒着搞破坏的罪名,偷偷地从展板上揭下来,有些照片才得以幸存。近年,他四处奔走,凭着记忆寻找走访当年来过胡集书会的老艺人、记者、领导。为求得一幅图片、一张报纸、一份资料不知说了多少好话,磨破多少双鞋子,吃尽了多少苦头。看着一个逐渐完善的书会档案已具雏形,他内心很激动。

对于书会文化的挖掘,已退休的胡同利有自己的想法,他说:“书会博物馆、书会广场、书茶馆这些场所建设可能由于投资较大,当时没有能力建设,但随着新一轮文化强县的推进与胡集经济势力的增强,总有一天会摆上建设日程。当前要做的是艺人传承,曲艺进课堂,曲艺档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出人出书走正路,半农半艺为人民”,这也正是胡同利的真实写照。对于这样一个浸在书会文化中长大的胡集人,胡同利有着割舍不断的书会情结。
(作者:赵秀峰 郑超 闫福波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