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连材:“捞不着唱戏,我心里的热情没处放”

发布时间:2016-12-12 00:00:00   1090735

“你们快来看看,这是我前几天和一个徒弟在自家院子里表演的吕剧《李二嫂改嫁》的录像。”近日,刚迈进姚连材的家门,热情的姚连材就高兴地让笔者看他的演出录像。

姚连材所在的滨城区滨北街道姚家村是一个有着文艺传统的村庄。《滨州市志》曾记载:1907年,滨城西南姚家村刘希汤在本村组织30余人办起京剧班,能演出《天水关》《上天台》《朱砂记》等十几个剧目……解放初,姚家庆字班的群众京剧团多次到外地演出,享有较高声誉。

在这样浓厚戏曲氛围影响下,1951年出生的姚连材自小就对戏曲萌生了兴趣。文革初,全国各地都在热演样板戏,正在上初中的姚连材很是喜欢里面的唱段,于是下决心学京剧。


拜三位老师分别学京剧、吕剧、大鼓书,打下厚实文艺底子


戏曲是专业性很强的艺术,想学好得有老师教才行。姚连材回忆起了自己的三位老师。“第一个老师叫刘同朋,本村的,退休前是博兴京剧团的名誉团长。那时候刚好碰上他退休有时间,我就利用寒假跟他学习。”

刘同朋用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姚连材练口型、发音和唱法,老师教得认真,姚连材学得也入迷。姚连材说,那一个冬天只学了《智取威虎山》里面的四句唱词,还没学到家。

有一次,他去挑水,脑子里光琢磨唱音了,水都忘了打,又挑着两个空桶回来了。母亲看他挑着空桶回来问他,他才意识到自己没打上水。说到这里,姚连材不禁哈哈大笑:“入戏太深啦!”

高中毕业后,姚连材回到姚家村务农,在生产队里被安排和原滨县吕剧团导演姚同山一起看瓜园。他逮住这个机会,得空就跟姚同山学唱吕剧。之后,姚连材又跟曾在滨县鼓书院任职的刘岩学习大鼓书、吹唢呐、打鼓等技艺。

三个老师各有所长,姚连材学到了不同的才艺。那时,姚连材一边学戏一边登台表演,村里有戏曲演出时他都会上台唱戏,积累下了一定的舞台表演经验。


拉起戏班子走村串乡演出,不图赚钱就图心里高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村里开始落实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闲时节,姚连材组织本村、邻村的十几个人拉起戏班子,走村串户搞起了演出。

每到过年过节或者谁家结婚有喜事时,姚连材的戏班子都会被请去唱戏。他们每人一辆自行车,带着演戏的衣服、道具,风尘仆仆地赶往目的地,搭戏台、换衣服、化妆,演出还没开始就围了一大帮看戏的观众。冬天农闲,却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有次5家结婚的集中在一天,他们一晚上分头唱了5场。

虽然挣不到多少钱,却是姚连材很幸福的一段时光。“演一场戏一共给三五十元,十几个人平分能分多少呢?可我们的目的不在于此,去唱戏主要就是为了高兴,我们高兴,看戏的也高兴。”

1987年元宵节时,惠民县桑落墅镇苇子高村请姚连材他们去唱戏。戏班子在那里一连唱了7天,每天上午、下午、晚上各一场。村里500多户加上邻村的都来看戏,足足有好几千人。

“书记跟我说,你有多少戏就唱多少,争取都唱一遍,让你过过瘾,大伙也听个够。”姚连材回忆到这里,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那时怕汽灯不安全,我们晚上就点蜡烛,也没有话筒,但是观众们很安静,都凝神听我们唱戏。”

因为经常外出演戏,姚连材在附近小有名气。一些喜欢戏曲的人经常慕名而来,跟姚连材学唱戏。六七年的时间里,姚连材带出了8个徒弟,学成之后也都跟着姚连材去演出。


“喜欢唱戏的人捞不着唱,我心里的热情没处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的普及,电视机、电脑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观看戏曲的方式更多了,姚连材的戏班子也随之慢慢失去了市场。

闲下来的姚连材十分苦恼,没事的时候自己开始制作戏服、道具。“喜欢唱戏的人捞不着唱,我这心里的热情没处放呀。”姚连材很是失落。“戏服、道具买的话是精致好看,太贵了,我自己做不仅能省下钱还能寄托一点自己对戏曲的念想。”


hjsap4eAE6.jpg

(姚连材展示自己制作的戏服)


妻子王爱珍很体谅他的失落,经常帮着他做戏服。“这个胡子是他自己用化肥袋上的尼龙线做的,系一个胡子就花了两三天工夫,不过模样看着还不错。这个棉油灯也是他自己做出来的,挺有样的……”王爱珍笑呵呵地向笔者展示姚连材的一件件“杰作”。

不过苦恼的日子没过多长时间,姚连材的幸福时光又重启了。随着国家繁荣基层文化政策的实施、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加和健身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迷上了广场舞。姚连材因为学过戏曲表演,有动作基础,附近村常常邀请他到村里指导大家跳广场舞。

每每接到邀请,姚连材都先拿来光盘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学,学好了再去教人家。“这个教也是有技巧的,我把动作分解开,念着1、2、3、4的节拍先练好动作,再配上音乐把动作连起来。”姚连材说起自己独特的教法。

去年夏天,姚连材去离家10里地远的杨柳雪镇周家集村教妇女们跳广场舞,每天下午5点钟他就骑上电动车从家走开,一直教到晚上9点多。连着教了15天,64岁的姚连材没说一句累,没要一分钱。


当导演排练村里首场“村晚”,成立庄乡剧团传播正能量


天天要么跳广场舞,要么遛弯,村民的精神文化活动确实有些单调。当时的姚家村党支部书记刘建芬找到姚连材,商量怎么丰富大家的精神文化生活。

2012年1月13日,大年初一,姚连材当导演,办起了村里第一场新年联欢会。新年联欢会的节目全部由村民自编自演,有令人捧腹的小品,有诙谐幽默的三句半,也有老戏班的器乐演奏,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秧歌、扇子舞表演……村里上至86岁的老人,下至8岁的孩童都参与到演出中。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小品剧本是姚连材自己构思创作的。姚连材平时就喜欢读书看报,为编写一个小品他寻思四五天的时间,写了改,改了写。迄今为止,姚连材写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苦果相亲》《回家路上》《四个婆婆夸媳妇》等20多个小品剧本。这些小品幽默诙谐,结合滨州方言特色,每次演出都赢得大家的欢笑和认可。

2015年7月,姚连材申报的滨城区滨北街道姚家村姚家艺术团正式获批成立,姚家艺术团成员有80多人。每到年节期间,姚连材就带领艺术团排演舞狮子、小品、吕剧、歌舞等节目。这些积极向上、传播正能量的节目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融洽了邻里关系。

(作者:李荣新 曲琳 冯志强)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