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韩墩灌区开灌60周年,她的故事你知道多少

发布时间:2019-02-10 23:22:49   116683 作者:赵文胜

1958年秋,在位于惠民地区滨县境内闫家公社(今梁才街道)宋滩村南的黄河大堤上被挖开了一个宽200余米的口子,许多村民前来围观,经打听原来是要在这里建一座大闸,引黄河水灌溉庄稼。这座大闸到黄河主槽的取水口还有1公里多远,取水口选在了一个叫韩墩的村子的南侧。

据史志记载,该村韩姓村民祖上在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自河北枣强迁来,建宅于大土墩(烽火台遗址)旁,后来人称韩家墩。这次根据规划从大坝的大闸至取水口的渠道(习惯上称引渠)经专家论证需要穿过这个村子。

那个年代,人们的觉悟非常高,不论是村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无条件服从政府的安排,觉得为国家建设作出一些牺牲会感到骄傲和自豪。这样一来,韩家墩村被引渠一分为二成为两个大队,以后慢慢地成为两个村,渠东侧称为东韩墩村,渠西侧就叫西韩墩村。


(韩墩引黄闸,来源网络)


水利系统习惯于用引水工程取水口处的地名来命名,这个引用黄河水灌溉的区域就称为韩墩灌区。虽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取水口位置和大坝上的大闸连同引渠已经迁移至下游2公里左右,但韩墩灌区的名称一直沿用。虽然分开韩墩村的渠道已经填平,但东西韩墩两村并未再合并。当年大闸残存的闸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能看到,随着近些年黄河大坝淤背加固,这些残存已被掩埋。60年过去了,她当初是什么样子?她又经历了什么波折呢?

 

韩墩灌区规划原属于打渔张灌区总体规划一部分规划宏伟壮观,工程几乎全靠人力,施工质量却高得令人难以置信

 

韩墩灌区规划原属于打渔张灌区总体规划的一部分,当时这个总体规划包括三大项内容:①黄河右岸(顺水流方向)建设打渔张灌区;②黄河左岸建设打渔张北灌区(即韩墩灌区);③打渔张渠首稍偏下兴建拦河枢纽工程。

当时的韩墩灌区规划范围为:黄河以北,西接张肖堂灌区和徒骇河,东、北抵渤海的区域。涉及滨县、沾化、利津3县的18个公社,4个农场。总控制面积约450万亩。规划了灌溉、排水、蓄水、航运、发电等功能。引黄闸设计过水能力240立方米/秒,设总干渠1条,干渠8条;一级航道1条,二、三、四级航道13条;大型水库6座;发电站12座;以徒骇河、刁口河为主排水河道。可见该规划的宏伟壮观。现今的王庄二干渠即当年的韩墩七干渠,该渠到韩墩灌区老引黄闸的最小直线距离约20公里。

这里大体介绍一下拦河枢纽工程。拦河坝设计顶高18.50米(大沽高程),宽12米,长700米;防洪堤坝长4520米;拦河闸设计为24孔开放式闸,每孔净宽10米,泄洪流量6000立方米/秒;设有水力发电机组,容量2600千瓦;还设有顺河船闸,通航能力3000吨。1960年1月1日开工建设,同年6月底,完成总工程量的58%。当时正值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供粮不足、劳动力缺乏,又加之天公作对阴雨连绵,工程难以推进,1961年初被国家列入缓建维护项目,1962年春山东省委决定停建废弃。

1958年初,山东省委和水利厅决定兴建打渔张北灌区(韩墩灌区),1958年6月24日惠民地委发文(58第024号)公布了韩墩灌区指挥部人员组成,同年9月开工,在全省抽调专业人士和多方民工参与建设。


(上世纪五十年代挖渠场景)


上世纪八十年代,笔者在山东省水利学校学习期间,有位老师就谈起参与韩墩灌区建设的经历。他在这次建设过程中,结识了一起参与建设的一位滨县姑娘,并且相爱结婚生子。参与建设的总人数达3万多,工程几乎全部靠人力,工地上红旗招展,夯实土方的号子声传向远方,人们用铁铲、篓筐、扁担、木轮车等搬运土方,忙碌的场面就像一场战斗。现在人们很难想象,在新中国刚诞生的一段时期,人们像当年上前线一样,勇跃地奔赴水利建设工地。

这个项目由惠民地区党委、行政公署直接领导建设,工程建设设指挥部下设政治部、施工部,政治部又设组织部、宣传部、共青团、工会等,施工部又设工程、器材、生活供应迁占、财务、运输等分支。民工按军队的组织架构,设团、营、连、排。民工的生活就像在战场,挖壕当房,上面架上树枝,铺上杂草或庄稼,壕内分不同高度,高的地方就当炕,上面铺上杂草再铺上褥子。喝的水就是就近挖坑淋出的水,叫人难以咽下。但当时人们不叫苦、不喊累、不怕脏,依然斗志昂扬。

1959年3月,经过半年多的奋战,完成了引黄闸、沉沙条渠、总干渠上游段、2座水库以及少量沟渠配套工程等,算是局部具备了引水灌溉和蓄水的条件。当时,在没有施工机械,几乎全靠人力的条件下,这样的施工速度是惊人的。可以说,是靠着人们对新中国的热爱,是人们响应毛主席“大干快上”的号召。施工质量高也是很令人难以置信的,混凝土的质量在没有振捣器,全靠人工振捣的情况下,竟然非常密实,1986年见到残存的引黄闸闸墩时尚能辨别混凝土的坚固密实程度。

1959年3月25日,引黄闸提闸放水,黄河水流淌到的地方,群众兴高采烈,奔走相告,此时正值春季庄稼生长需水期,农民不分昼夜地奔走在大田里,不知疲倦地忙碌着为庄稼灌水。同时,下游的未完工程继续施工,同年9月下游骨干工程基本完工,但需配套的沟渠工程还远未建设,灌区下游的人们期盼灌溉蓄水的呼声高涨,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有些揠苗助长的情绪,于是也开始了引水灌溉和蓄水。

在一些地方,庄稼经过较适当灌溉后的确获得了增产丰收。不过,韩墩灌区当年这方面的资料笔者没能找到,打渔张灌区有资料显示,粮食增产60—80斤每亩,这应该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有记载,韩墩灌区当年改减面积6.6万亩。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韩墩灌区开灌时间上有些模糊。有人以为是1958年,可以确认的是韩墩灌区开工建设是1958年9月,而开始引水灌溉是1959年3月。到今年3月正是韩墩灌区开灌60周年。

 

“重灌轻排”“重排轻灌”韩墩灌区灌溉工程建设几近停滞,不过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洪除涝治理工程建设

 

新生儿诞生后,慢慢地开始学走路,这个过程自然步履蹒跚,稍不小心就会跌倒。引黄灌溉是新生事物,需要逐步摸索,小片试验,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广,且不可步子迈得过大,否则会跌倒。当时正值大跃进时期,人们都抱着大干快上,快速发展社会主义的高涨热情投入工作。

韩墩灌区也和其他引黄灌区一样,在没有足够经验,尤其是排水配套工程不配套,又没意识到排水工程重要性情况下,盲目地大引、大灌、大蓄。且韩墩灌区范围内都是退海之地,土壤含盐量高,“重灌轻排”意识甚至导使一些原有的排水系统遭到破坏。

例如,徒骇河原规划作为韩墩灌区骨干排水河道的,但1958年11月竟筑起拦河坝进行蓄水,导致拦河坝上游水位壅高。一些干支级排水沟在与灌溉渠交叉处就先填沟筑坝,甚至修路跨排水沟时也是如此,这样在排水沟上形成许多挡水坝,使得排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其影响范围内的土地地下水无法疏泄,使得大面积土地地下水位抬高,盐分上泛到地表,而雨季形成涝灾,可谓“旱季白茫茫,雨季水汪汪”。有不同意见者编出顺口溜“只顾眼前灌溉渠,哪怕日后下大雨”。屋漏偏逢连夜雨,1961年8月,灌区大部分范围降了大暴雨,到当年底,韩墩灌区30万亩耕地次生盐碱化。


(钱正英,来源网络)


山东省其他引黄地区也存在类似问题,全省次生盐碱化达面积达300余万亩。全国引黄地区基本也是这样,尤以河南为最。1962年,七千人会议后,周恩来指示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了冀鲁豫皖苏京五省一市的平原水利会议。随后,副总理谭震林和水利部副部长钱正英,受周恩来委托来到河南安阳解决冀鲁豫黄淮平原地区的水利问题,组成了中央和有关省、地三级联合检查组。山东省委书记周兴、水利厅厅长江国栋及济南、聊城、德州、惠民沿黄地委领导参加了会议。检查组首先进行了3天的实地检查,后到河南范县城关镇召开会议,史称“范县会议”

这次会议在我国引黄史上是一次非常重要和有影响力的会议,会议从更大范围和专业角度确定:一要彻底拆除一切阻水工程,恢复水的自然流势;二积极采取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要停止引黄灌溉。沿黄各闸不经水电部批准不得开闸。会上经有关地区要求,又确定只保留河南人民胜利渠和山东打渔张两个灌区,控制引水。根据会议精神,韩墩灌区引黄闸交由黄河部门管理,废渠平库还耕,拆除拦河坝等阻水工程,畅通排水沟。这样,韩墩灌区绝大部分桥、闸被拆,渠、库、堤被填平铲平。

此后的一段时间内,从“重灌轻排”又变成了“重排轻灌”。一直到1968年复灌的6年间韩墩灌区灌溉工程建设几近停滞,倒是进行了较大规模的防洪除涝治理工程建设。

据不完全统计,那段时期在今韩墩灌区范围内建设的防洪排涝工程有:1965年开挖了独流入海的潮河(大部分在韩墩灌区范围内);开挖了秦台干沟、马新河、沾利河,还扩大治理了江河、胡营河、黄杨干沟、杨营干沟等骨干防洪除涝工程。另外,许多村庄在冬季开展了修梯田挖排涝沟等田间排涝除碱工程建设。这样,韩墩灌区在防洪除涝设施方面建成了较完善的、由大到小的防洪排涝除碱河沟体系,确实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骨干河道至今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复灌50余年里,灌排设施逐步完善,节水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得到应用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68年,滨县、沾化遇到大旱,9月初两县协商决定从韩墩引黄闸的两孔小流量引水应急抗旱,引水渠道由两县组织民工修筑。报专署同意后,当年9月底就完成了长20余公里的渠道(即现今的韩墩总干渠)建设,工期仅仅10天,完成土方58.55万立方米。滨县组织滨城、单寺、张集、闫家公社15000多名民工参与建设。这条渠道建成后随即小流量引水抗旱,让渠道附近的旱情得到缓解。

1970年,上游的滨县建成了一分干渠(8.5公里)、二分干渠(21公里)和三分干渠(4.5公里)等本县境内的分干级引黄工程;下游的沾化县建成了潮河干渠、马新干渠及江河干渠等本县境内的干级引黄工程。


(韩墩拦沙闸,来源网络)


1970年,韩墩灌区复灌后一个新的供水系统基本形成,但已经不是1958年建设的打渔张北灌区规划的供水灌溉系统了,总干渠的位置、规模都发生了变化。1958年规划的总干渠总体走向是从引黄闸向东北方向,而1968年的总干渠基本为南北走向。原来的灌区控制范围已经被分解为三个灌区,1966年宫家灌区建成开灌,1969年王庄灌区建成开灌。1970年韩墩灌区控制面积只保留了原来西部的约110余万亩,新的总干渠过水能力也只是原总干渠的1/6左右。

1982年,韩墩灌区老的引黄闸因黄河河床逐年抬高已经不满足防洪要求需要重建,于是在老引黄闸下游1.7公里处另建了新的引黄闸,设计过水能力为60立方米/秒。新的引水口位置选在老引水口下游2公里的王大夫村和后刘村之间。新引水口处于1984年建了闸,缘由是引水口至引黄闸1.8公里的引渠在停水期间往往淤积严重,影响再次放水时的引水能力,为防止停水期间泥沙进入引渠而将泥沙挡在引水口外,所以称为拦沙闸。这样,韩墩灌区的引水控制闸就有了两座,与许多引黄灌区不同,该引黄闸的最重要功能是防洪,最常用的功能是控制引水和调节过水量。


(如今干渠景色宜人,来源网络)


1993年,韩墩灌区建成跨徒骇河的倒虹工程及配套的过徒骇河干渠,韩墩灌区又扩大了控制面积60万亩左右。至此,韩墩灌区再造基本完成,范围规模基本定型。从工程设施看,已经完全没有了1958年工程的踪影,只是控制面积包含了原来范围的1/4左右。

从某种意义上说,1982年随着新引黄闸及新引渠的启用和老引黄闸及老引渠的废弃,一个新的灌区便诞生了,已与1958年的灌区相去甚远。要说其中的联系:一是1968—1982仍然使用着老的引黄闸及引渠;二是承袭了1958年灌区范围西部的约1/4控制面积。


(渠首远景,来源网络)


岁月流逝,世事沧桑。改革开放以来,韩墩灌区引黄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虽然灌区规模变小了,但工程设施和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灌排设施基本完善,节水措施和现代化管理手段得到应用,水的利用率不断提高,已成为灌区范围内城乡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不可或缺的淡水供应源,在复灌后的50余年里,没有再出现大的波折,一直稳步向前发展,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