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雪:周总理树立的全国“棉区的一面红旗”

发布时间:2019-10-16 08:46:56   741435 作者:记者 隆卫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杨柳雪村,隶属于滨城区杨柳雪镇。解放前,因村小贫瘠,乞丐多、长工多、光棍多,曾被戏称为“杨瓷罐家”。又因“十年九灾”,“春天白茫茫,夏天水汪汪”,地碱如雪,人称“杨柳雪”。

杨柳雪大队党支部书记杨秉义,在向附近社队的干部,介绍棉花生产的经验(杨柳雪镇提供)

但就是这个在中国地图册上找不到的贫瘠小村,因为周总理,名扬华夏。之所以如此,得益于半个多世纪以来,全体村民战天斗地,盐碱窝里创高产。

上世纪60年代,党中央、国务院为了把粮食生产搞上去,在全国曾推出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作为典型,号召全国农业学大寨。

1964年,惠民地委决定把农业学大寨的重点放在农田基本建设和加强水利建设上,发动群众开垦荒地,修筑台田、条田、平整土地,建造畦田。为此,各生产大队分别成立专业队,集中劳力,坚持常年不停,使农业学大寨运动结出累累硕果。截至1965年12月,惠民专区农田样板田达到140万亩。

为树立典型,中共惠民地委于1965年12月作出向全区“八面红旗”学习的决定。这八面红旗是:广饶县油郭大队,垦利县麻湾公社,沾化县李雅庄大队、单家大队、南徐大队,无棣县如意大队,滨县杨柳雪大队,桓台县小庞大队。作为被学习典型,“农业学大寨”运动开展后,杨柳雪村人挖沟渠、整平土地,用黄河水来改荒治碱,并在改良的土地上开始棉花粮食套种,采用了深沟大台田、粮棉套种和多施有机肥的办法提高棉花、粮食的产量,连续七年夺得了粮棉双丰收。到1969年,全村亩产皮棉达到了132斤,粮食亩产达到了1100斤。

周总理称赞滨县杨柳雪大队是棉区的一面红旗 (杨柳雪镇提供)

“文革”开始后,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周恩来总理心急如焚,努力寻找粮棉双高产的先进典型,宣传推动全国农业发展。

1969年,中央调研组苏代新、马杰三到杨柳雪村后,看到漫天雪白的棉花挂满枝头,感慨地说:“别处金秋,这里银秋。杨柳雪真的覆盖上了一层‘雪’。”他们听取大队的情况介绍、查看大队七年的账目后,又到田间地头进行调查,并到供销社核实杨柳雪的棉花产量,迅速回京向中央进行了汇报。1970年,国务院通知山东省委上报杨柳雪的典型材料。

1970年1月,全国棉花生产会议在北京召开。当滨县杨柳雪大队连续4年粮食单产超过500公斤,棉花单产超过50公斤,由靠吃国家统销粮一跃而成为向国家贡献商品粮大队的典型材料报送到周恩来总理手中时,周总理称赞杨柳雪大队是粮棉双丰收,超过农业发展纲要的典型。

1970年2月13日下午,周总理和李先念、纪登奎、余秋里等中央领导在接见参加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的全体人员时,周总理分别向杨柳雪大队革委会主任杨秉利以及山东代表团的彭嘉珠、杨维屏、缪光华等人询问了杨柳雪大队的情况,要求全国棉区向杨柳雪大队学习。

杨柳雪大队成为全国农业先进典型

第二天,也就是2月14日,《人民日报》以“棉区的一面红旗”为题报道了杨柳雪大队的事迹。是日,周总理对参会的山东代表作出如下指示:“杨柳雪这个典型抓对了。都像杨柳雪这样,山东就翻身了。杨柳雪的经验过去宣传了没有?不要嫌这个队小,就轻视,是棉区的一面红旗嘛。”

全国棉花生产会议结束后,中共惠民地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于1970年2月23日发出《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区联系思想、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杨柳雪大队盐碱窝里创高产的经验,争取粮棉双跨《纲要》,打好农业翻身仗。紧接着,中共山东省革委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于2月27日向全省发出了《关于开展向杨柳雪大队学习活动的通知》。此后,《大众日报》对杨柳雪大队的事迹进行了多次跟踪报道,全省和全国各地到杨柳雪参观学习络绎不绝,使杨柳雪大队粮棉取得双高产的经验在全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阿尔巴尼亚客人在棉田参观(杨柳雪镇提供)

杨柳雪干部欢迎 阿尔巴尼亚农业代表团来访

杨柳雪村民与阿尔巴尼亚朋友合影留念

周恩来、李先念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杨柳雪的发展一直很关心,在1971年至1974年连续4次召开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中央领导都曾询问杨柳雪的情况。1972年8月,国务院还派工作组到杨柳雪大队,针对粮棉生产一度下降的问题进行过调查。在1974年初召开的全国棉花生产会议上,当周总理在会议材料中看到杨柳雪大队的棉花单产又达70公斤,粮食单产700公斤时,高兴地说:“杨柳雪上来了。”

杨柳雪人民也没有辜负总理的期望和赞扬,从1965年至1974年10年间,杨柳雪大队棉花平均亩产130斤,每人每年向国家贡献160斤;粮食连续8年亩产均在千斤以上,在每人只有四分半(0.45亩)粮田的情况下,不仅不吃国家商品粮,而且向国家贡献粮食180500斤。

杨柳雪这个农业典型的树立,对全区、全省乃至全国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自收获周总理赞誉开始,杨柳雪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阿尔巴尼亚、大寨等国内外考察团纷纷来访,全社会掀起学习杨柳雪的热潮,参观人数最多时每天多达7000人。

老一辈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了全国的一面红旗,为下一代树立了榜样。为纪念周恩来总理和传承杨柳雪棉区红旗精神,近年来,杨柳雪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在怀周祠的基础上,投资建设了樱花广场、海棠大道、周恩来纪念馆、怀周广场、杨柳雪村大礼堂“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通过传承红色文化,积极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迈出了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步伐。

责任编辑:杨孟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