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着门缝看历史】(102)何思源对《续修惠民县志》篇目提出了四点高见

发布时间:2020-02-14 23:35:27   66755 作者:侯玉杰

1934年,惠民县启动续修县志工作。主持《续修惠民县志》的是惠民县知名人士阎容德。志稿初成时,阎容德分别征求社会名流丁惟汾、何思源等人的意见。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的何思源,收到了阎容德给他的小启、目录、凡例,仔细阅读后,亲笔回信,提出了四条中肯的修改意见。从传世的《续修惠民县志》稿来分析,何思源的意见完全得到了执行。


(《续修惠民县志》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何思源的书信,被收录在《续修惠民县志》中,原文如下:

绶青志兄惠鉴:

敬复者,前接手示暨提倡续修县志小启、县志目录、凡例草本各一份,欣悉。吾兄于献身国事之余,拟纂修邑志,昭信来兹,立功立言,钦佩莫名!目录、凡例,前已业经详细翻阅,包罗宏伟,应有尽有。兹再提出四端,藉奉讨论。

(一)县志似宜有财政志。财政为国家行政之支柱,财政状况若何,不仅表示政治上一般情形,并且表示社会之进展阶段。整个国家如此,县邑亦然。尤其现代国家,地方财政极为发展。吾国民元以来,亦极端重视地方财政。县为自治单位,地方财政更应悉为整理,因此,县志应就务行政、财政收支等,详为说明,而为财政志。

(二)县志似宜有经济志。经济为社会命脉,久已成为定论。中国现阶段之经济状况,极为复杂,就整个家国论,固应认为国民经济,而各部分之地方经济色彩,亦颇浓厚。至于国际关系,则又被牵连而为世界经济之一环。因此,中国各部之地方经济,一方不能泯没其特异之性质,同时,又沾杂上世界之色彩,此属过度之现象,亦系社会转变之阶梯,并且,社会经济表示社会上一般情状与社会关系,而保持一代之时代性。因此,续修县志,应就地方生产状况、主佃分配状况、主仆契约状况以及地价、物价、食粮价、货币价之变化,与夫生活程度之升降等,详为说明,而为经济志。

(三)教育志中应记载教育经费。如亩捐、杂税、基金、学田等经费之收入。教育机关、各级学校及社会教育等经费之支出,以及教育经费之保管等,似应详为记载,藉以明了教育之基础。此外高级教育,似宜改为高等教育;通俗教育,似宜改为社会教育。中等教育项下之武定师范讲习所、武定初级师范学堂、山东省立第六乡村师范学校及小学教育项下之单级教授养成所、师范讲习所、学校学习教职员训练班、县立师范学校等小题目,应纳为一项之下,成为师资教育。惠民县劝学所、教育局、县政府第五科,应由小学教育项下分出,成为教育行政。小学教育应与义务教育合并,名为初等教育。

(四)人民志中之“风俗”似宜改为“礼俗”。俗为生活习惯,礼则习惯之义,而著外者也。俗既列出细目,礼亦应详为记载。婚礼之纳聘、问字、迎娶、回门;丧礼之含殓、接三、成服、安葬,以及其他之庆贺礼、开幕礼等,或旧礼之日趋变化,或新礼之逐渐形成,县志应载在内容仪式之程序,并应道及其变化之行迹。一代之生活习惯,由此蔚为典章文物,百数年后,纵大有变迁,藉此犹能显示于未来人之面前。此史志之所以可贵,亦即编纂史志之要,参与者之责任也。

上述四端,应否列入,弟以疏于史学研究,不敢武断,惟既承下问,不得不然而坦率陈述。当否,有待卓裁也。

近来迭赴各县视察,致迟奉答,尚希鉴谅为幸,专此顺颂。

撰祺

弟何思源,六月二十日。

 

扒着门缝看历史。何思源时任山东省教育厅厅长,百忙之中,详细阅读篇目,提出具体的撰写方案和内容,令人敬佩。

扒着门缝看历史。这是可以具体操作的意见,更是极难撰写的意见。这四条意见的前三条是及时撰写新生事物,如经济、财政、教育经费,强调了经济;第四条是强调写礼俗,写平常大家熟视无睹的事物,于细微处见精神,让当时的日常社会生活状态活生生地展现在百年之后的读者面前。

特别说明:这是引用的民国《续修惠民县志》抄本的资料。这只是抄录的原文,除非个别错字,不予改正,只能如此。日后条件许可,自当查阅档案原文予以修正。

 

附件:

(一)何思源传

 

何思源,字仙槎,菏泽市牡丹区人,1896年7月出生。他早年上私塾,1910年考入高级小学,仅半年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六中,因家庭贫困,曾辍学到济南做新闻记者糊口,校长葛象一认为他人才难得,设法将他找回并资助一部分资金,1914年毕业。凭他的家庭条件,本无力再继续上学,但是因为他学习勤奋、成绩优异,校长丛禾生资助他一部分学费。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主攻英语、法语并任班长,再转哲学系。新文化运动兴起,他是新潮社最早成员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是由山东问题引起的,作为山东人,他不仅参加了火烧赵家楼曹汝霖住宅和痛打章宗祥等激进活动,还在运动前后写了大量文章,刊登在《新青年》等刊物上。


(《新青年》)


1919年7月,何思源考取官费留美生,10月,到达美国,入芝加哥大学,1921年获哲学硕士学位,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哲学和德语,准备赴欧洲。1922年,“九国会议”在华盛顿召开,山东学生电推何思源作为中国留美学生代表,他与杨振声、罗家伦等组成“中国留美学生代表团”,要求大会讨论山东问题,这是五四运动在国外的继续。1922年秋,何思源去欧洲,次年,入德国柏林大学,1924年毕业,再入巴黎大学,主要研究经济学。他撰写了40万字的《国际经济政策》,192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在巴黎,他结识了法国女同学何宜文,并于1928年在上海结婚。


(何思源与妻子何宜文)


1926年冬,何思源完成学业回国,首先到达革命大本营广州,与戴季陶等筹建中山大学,并受聘为经济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再兼经济系主任。1927年加入国民党。中山大学设政治训育部,李济深任主任,何思源任副主任并主持工作。1928年初,国民革命军北伐,蒋介石要戴季陶物色山东籍知名人士随军入鲁。戴季陶推荐了何思源,1928年2月,蒋介石委任戴季陶为北伐军政治部主任,何思源为副主任、代主任。于是,何思源随军进入山东。

1928年5月初,山东省政府在泰安成立,何思源任教育厅厅长。他主持山东教育10余年,提出“求生教育”的主张,指示要从最下层做起,从农民子弟初级教育和民众教育做起,即读书是为了帮助生产,提高生活。他大胆起用专业技术人才,被反对派攻击为“六中、北大、哥伦比亚”。何思源说:“他们说我用人以六中、北大、哥伦比亚为准,这正说明山东教育班子硬,推不倒,只好骂骂而已。”当时,全省有中等学校31处,其中校长身份是美国留学生的1人,毕业于北京大学的7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12人,另有5人分别毕业于北洋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其他只有6人。至于教育厅班子和各高等学校中,除去英国、美国等留学生外,则基本上是北大和北师大毕业生。筹建国立山东大学时,他聘请蔡元培任主任,傅斯年、杨振声和他本人为委员,首任校长杨振声,聘请的教授有闻一多、梁实秋、洪深、游国恩、任之恭、傅鹰、童第周等,皆学界泰斗,山东大学一时蜚声全国。


(何思源与家人合影)


1937年底,日军炮击济南,12月22日,何思源被迫随省政府撤离,先到单县,再转曹县,后到河南,从郑州北渡黄河,绕道河北省,1938年初到达鲁北地区,以教育厅长身份兼任鲁北行署主任,1944年11月任山东省政府主席。1946年10月,调任北平市市长。因不满国民党独裁统治,1948年6月,被免去市长职务。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起平津战役,何思源参加了促进北平和平解放工作,被推选为和谈首席代表。为此,1月17日,国民党特务在他家安放炸弹,其小女儿何鲁美身亡。1月18日,他带伤出城与人民解放军代表洽谈,为北平和平解放作出了贡献。毛泽东说他是“真正代表了民意”。

新中国成立后,何思源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委员等。他精通英语、德语和法语,又学会了俄语,为编辑《德语文法》《法汉大辞典》做了大量工作。1982年4月28日在北京病逝。(摘录自本人著作《滨州百名历史人物》)

 

(二)阎容德传

 

阎容德(1873~1936),字绶卿,中国同盟会会员,生于山东省惠民县老鹳姚庄(今阳信县翟王镇老观姚村)一个农民家庭。幼年入本庄私塾,后当教师。1903年考入山东省师范学堂,1906年毕业,赐廪生。


(阎容德像)


阎在师范学习期间,受蔡元培等人兴办的“中国教育会”影响,逐步接受民主革命思想,1906年在济南参加中国同盟会。同年,在惠民县城创办棣州公学(1913年改为岱北公学)。1907年,阎去利津县创办师范讲习所,任教习兼高等小学教师,此间曾解囊捐银20两为学校购置新书。同年底接替王炳尊任棣州公学校长,为补办学经费又将家中仅存京钱7000文捐助公学,并带领师生劳动建校和开荒种地,扩充办学经费来源。为排除乡绅、官府幕僚对公学的挑剔,阎赴省请谒提学办理了公学立案注册,同时亲自制定校规,身体力行,严谨治校,很快使公学在社会上赢得了声望。

1910年冬,阎联络学界同仁,敦促知府成立了武定府教育会,并被推为会长。阎任此职后,即大力宣传中国教育会章程,秘密发展棣州公学全体学生参加中国同盟会,使棣州公学成为同盟会在鲁北开展民主革命活动的基地。

1912年初,中华民国成立,阎当选为山东省临时参议院议员,并被推任武定府十专署财政。是年写出《鲁政计划意见书》,被省议院择要实施。1916年在周村起兵讨袁,阎派教员李冠五和学生数十人前往支援。惠民城传阎有反袁行为,在缉捕之列,阎闻讯后,愤然南下,经南京去广东,投入孙中山等发起的讨袁“护法”斗争,并被递补为国会众议院议员。1922年6月陈炯明兵变时,阎曾随孙中山到“宝壁”号军舰避难。1924年,孙中山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阎随丁惟汾回山东整理党务。11月与王尽美、王哲、王乐平4人赴北京参加国民议会促成总会会议,在北京大学听取了李大钊、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的报告。12月阎等4人又到天津国民饭店谒见孙中山,被孙中山委派为山东国民议会特派宣传员。阎去德州,其他3人分别去青岛、烟台、淄博等地宣传组织国民议会促成会。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阎任国民革命军中央混成旅党代表。

1928年5月,阎被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任命为山东省政府委员,同年6月至10月代石敬亭(阎之学生,时为暂代省政府主席)行省政府主席职,后兼农矿厅厅长。1929年阎以省政府委员兼任省赈委会主席,5月奉命主持黄河下游利津河段凌汛决口的堵合,因汛期水涨,未得成功。同年8月卸任,期间经手款项数万计,经查无毫厘之误。

1932年阎因病离职,后主编了《续修惠民县志》(初稿),撰写了《岱北公学史》,并著有《东西洋侵略中国史》《护法记事本末》《抱病遗怀七绝五百首》等10余部作品,其一生藏书甚多,但与其作品一道多毁于兵燹。

1936年秋,阎主持筹办岱北公学30年校庆,因过度劳累而病发,于校庆之夜返回惠民县城察院街寓所后去世,时年63岁。(摘录自1995年新中国首部《阳信县志》)

 

侯玉杰

2020年2月14日,星期五

 

晚上的雨雪一直下,淅淅沥沥,此时此刻,我宁愿理解成苍天落泪、山河同悲。作为历史研究者,加入不到逆行者的行列里,我必须攥紧手中的笔,“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