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钩沉】号称“兵仙”的韩信为何师事李左车

发布时间:2020-02-29 17:37:23   154603 作者:张海鹰

在无棣县车王镇车镇村北0.5公里处有一处墓葬,相传为李左车墓。李左车是谁?熟悉秦汉史的应该知道,这是位谋略可比张良的西汉开国名将,韩信曾以师礼向他求教。

 

李左车为战国名将李牧之孙,韩信攻赵曾悬赏千金捉拿他

 

据《史记》载,李左车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孙,秦楚时期著名谋士,为兴汉立下奇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阴灵侯”。后,唐王李世民改封李左车为“灵沛侯”。

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兵打赵国,兵进井陉口。李左车便向成安君陈余献计,陈余不纳,韩信遂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斩陈余,擒赵王,赵国灭亡。


(井陉之战示意图,来源网络)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李左车,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李左车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韩信十分客气地向李左车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起先不愿意多谈,他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呢?”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您的计谋。如果他按照您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您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您的高见,请您不要再推辞了。”

李左车这才直言道:“将军从关中出兵,渡过黄河向东,先灭魏,再灭赵,名闻海内。威震天下,这是将军目前的优势。可是,将军现在的兵士已相当疲乏,如果急于攻燕,万一不能很快取胜,时间拖久了,齐国必定做好了充分准备,那时,将军的弱点就不免要暴露出来。善于用兵的将军,总是发挥自己的优势而利用对方的弱点,将军不如先在这里休整军队,一面大造攻燕的声势,一面派一个极有口才的人,带着将军的信去见燕王,故意显示汉军的强大,逼燕王投降,这样,齐王也就容易对付了。”韩信一听,连声称妙。李左车谦虚地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接着,李左车又道:“我的建议未必全部可取,供将军参考吧。”韩信采纳了李左车建议,不久就取得了燕、齐的国土,韩信被封为“齐王”。

白驹如过隙,弹指两千年。如今,在无棣境内与李左车有关的古墓、遗迹、古村尚有李左车墓、光武城、馆里等。

 

李左车墓相传位于车王镇车镇村北

 

据《大清一统志》载:“汉李佐车墓,在海丰县三十里。”据《无棣县志·疆域志·古迹》(1925年版)载:“古邱,一在张家店南二里,相传为魏王豹墓;一在车镇北一里,相传为李左车墓。”李左车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即使死后疑冢就有多处。


(李左车墓,位于无棣县车王镇车镇村北 刘连坤摄影)


四百年前,明代无棣乡贤、人称“杨天官”的杨巍曾赋诗《赠车镇村族叔三老》:“吾家养斋老,所性好清闲。薄地不盈顷,草房只数间。宅邻广武墓,树接乌鸦山。已住郊原外,柴扉长日关。”诗中之“广武墓”即李左车墓。

二百余年前,清代无棣乡贤、人称“师晦先生”的李烋作五言古诗《李左车墓》,咏古吊今,诗云:“漠漠海云外,道左留古坟。云是逐鹿时,邯郸老谋臣。阱陉寰中险,方轨不容轮。千夫守间道,万骑成灰尘。淮阴名将才,宁让广武君。询知谋不用,方成背水勋。大抵英雄见,岂同龌龊人。一朝帐下虏,俨成坐上宾。传檄入燕都,雷霆震耳闻。山河齐十二,列如掌中纹。同焉好奇计,显晦云泥分。达者升天衢,轩豁出人群。惜此荆棘里,永閟下泉身。”


(保全庙,2013年建于无棣县车王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 刘连坤摄影)


“李佐车墓俗名‘保全庙’,位于车镇村北0.5公里。”(《无棣县志》1994年版)自古以来,称墓为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墓主人的爱戴。逢年过节,百姓来到李左车墓前,上香磕头,企求保全,岁岁平安,年年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2013年,车王镇投资400余万元在被誉为“津南第一园”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里建造了一座保全庙,该庙南北长33米,东西宽32.6米,由大殿一座和配殿两座组成,采用西汉建筑风格。自此后,香火旺盛。

李左车佐韩信讨伐齐国时,还在无棣境内留有一处迎宾馆,这或许可以从位于德惠新河东岸的碣石山镇馆里村名的由来得到证实。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1404年(明永乐二年),穆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邻近有一庙宇似的建筑,传为秦汉之际李左车修建的迎宾馆,以古迹取村名。”

扶危济困、广施恩德的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当地百姓将其供奉为“雹神”,坊间多有“一拜雹神祈福,二拜雹神消灾,三拜雹神人寿年丰”一说。

 

无棣境内数座古墓葬与李左车佐韩信伐齐有关

 

在无棣县境内,尚有几座古墓葬与韩信、李左车伐齐有着直接的关系。

韩信马童墓,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位于县城北15公里,今信阳乡郭来仪村西南,占地面积480平方米,封土高2.5米,传墓主为韩信马童,现保存完整。”

樊哙墓,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位于车镇乡范道口村南O.5公里处。1955年立案。古墓封土高两米,占地约200平方米。墓地周围常有汉瓦汉砖出土。1987年该墓经挖掘清理,已平毁。”樊哙,西汉开国元勋,著名军事统帅。相传,汉惠帝六年(前189年),樊哙平乱路过今车王镇范道口村、二郎庙村一带时,突发暴病身亡,葬于此地。



魏王豹墓,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无棣县志》(1925年版)载:“汉魏王豹墓,城北七里。相传韩信由燕伐齐到此,豹迎战三百合,中卸甲风阵亡,信令将士撮土筑此墓。”魏豹,秦末人,自立为魏王。据传,魏豹和韩信为姑表兄弟,魏豹陷入韩信的迷魂阵被擒,不服,韩信放其再战,连战三天不分胜负,魏豹回帐中卸甲中风而亡。魏豹死后,韩信念其忠贞骁勇及姑表之情,令将兵捧土将魏豹厚葬于信阳城西南,即今郭来仪村西南。魏王豹墓民间俗称“台子坡”,在当地每年的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天,都有台子坡庙会。

杨巍在诗作《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云:“草色萧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门情。魏豹坟边四履尽,淮阴垒外九河平。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犹耽世上名。”诗里提到“魏豹坟”即魏王豹墓,“淮阴垒”即韩信所建信阳城。英雄长眠古墓千年,也赢得了千年尊敬。李烋在《魏王豹墓》一诗中对墓中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会葬于海滨?稽古质疑:“一代分符主,因何瘗海滨?不知渠是否,难问墓中人。”

韩信大战魏王豹时,曾在车王镇境内活动,今车王镇镇辖区内、德惠新河东岸的前挂口、中挂口和后挂口3个行政村的村名由来都与此次大战有关。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明初,朱、张、马、刘、王五姓迁居海丰县马颊河东岸,共建三村,均借当地关于‘韩信下齐,接甲于此’的传说,取村名挂甲口。后因三村同名不易区分,复冠以方位,以刘、王二姓所立之村居南,称前挂甲口,简称前挂口,张、马二姓所建之村居中,称中挂甲口,简称中挂口,朱姓所建之村居北,称后挂甲口,简称后挂口。”

 

广武城相传为李左车所筑

 

无棣素有“冀鲁枢纽”“齐燕要津”之称,乃史上军事之要地。《春秋左氏传》记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无棣邑为春秋齐国北鄙,介于燕、齐两强接壤处的交错地带,左环渤海,右控平原,地理位置良好,战略优势突出,加之无棣濒临河海,渔盐富足,域内地貌平缓,多平原地形,故盛产枣栗,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太平寰宇记》有无棣“九河之会,五垒之居”的记载。“五垒”即为信阳城、广武城、龙且城、无棣城和古防洪提。

广武城,相传为李左车随韩信驻军无棣时所筑。“广武城遗址:位于县境东北部,西南距埕口村15公里,高坨子河东岸,传为西汉广武君李左车所筑。后唐、后周曾驻兵于此。因受海潮冲刷侵蚀,现仅存一月牙形土岭,面积约200平方来,俗名‘车辋城’。1977年实地勘查,古城残基的劳痕仍历历可见,在蓬蒿海沙间散弃着汉陶残片,曾出土铜剑、箭簇等文物。”(《无棣县志》·1994年版)1992年9月,广武城遗址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武城之南即是信阳城,为无棣“五垒”之首。信阳城为韩信屯兵所筑,位于信阳镇境内,该城于二十世纪70年代被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无棣县人民政府在其侧镌文刻石“信阳故城址”,立碑以昭后人。《无棣县地名志》(1990年版) 载:“(信阳城)紧靠两条黄河故道,南曰‘萧米’,北曰‘覆釜’。汉初建城时,黄河水正从萧米河东流,取韩信建城和城处大河之阳的意思,命名‘信阳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信阳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清代无棣诗人李异有诗赞云:“层垒犹堪国士夸,空留断戍阅年华。干戈此日销沉久,桃李春风尽是花。”

广武城、信阳城,还有境内的龙且城、光武城,卧龙藏虎,刀光剑影。《海丰县志》(清康熙九年版)载,无棣“介燕齐之间,三代而后,疆场多兵戈之役,即邑北数垒,各据地势,盘基角胜,可想见当年所有事也”。

责任编辑:王光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