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滨州党史实录③战略大后方:光荣的渤海区为全国解放作出重大贡献

发布时间:2021-07-09 05:48:30   638372 作者:记者 刘清春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翻阅历史可知,滨州之于中国革命史,大战、名战、血战少,但有一个根植滨州的名字必将永载史册,这就是“渤海区”。以滨州为腹地的渤海区——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由冀鲁边区、清河区合并而成。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一度成为整个华东战场的后方基地。

为了新中国的成立,近20万渤海子弟兵参军参战,55308名革命烈士血洒疆场!渤海区支前民工达81.9万人次,出担架2.5万副、挑子1.5万副,大小车近128万辆次,牲口97.8万头,运送支援前线的粮食1.35亿公斤。还有,近6000名干部随军南下接手巩固新生政权,在远方奉献一生。

这是一个巨大的兵源地,一个不断支前的大粮仓,一个广阔而稳固的大后方,渤海区在解放战争史册中熠熠生辉!在这里,英雄事迹代代颂扬,红色故事接辈流传,铸就了与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一脉相承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

渤海区下辖六个地委(专署、军分区),40余个县市,人口近千万,面积约5万平方公里

华东军大与华东局、华东军区部分负责同志。前排左二为华东局宣传部长彭康、左四为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兼军大校长张云逸。

1944年1月,冀鲁边区和清河区合并成渤海区。

2月,清河区和冀鲁边区党政军领导人在牛庄镇辛集、牛家庄(现为牛庄村)一带召开了两区合并工作会议,正式组成了由景晓村任区党委书记,王卓如任区党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的渤海区党委,以杨国夫任军区司令员、景晓村兼任军区政委、龙书金任军区副司令员的渤海军区。

渤海区党委下辖六个地委,原冀鲁边区的一、二、三地委改称渤海区一、二、三地委,辖区基本不变;原清河区的垦区地委改称渤海区四地委,清东地委改称渤海区五地委,清西地委改称渤海区六地委;原清河区清中地委撤销,所辖县分别划归四、五、六地委。同时分别任命了各地委、军分区的主要负责同志。

渤海区西枕津浦铁路,东北濒临渤海,北止天津南,南接胶济铁路西段,下辖40余个县、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114万,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这里大部是黄河淤积平原,地域广阔,海岸线长,物产丰富,加之群众基础好、具有革命传统,成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五大战略区之一和解放战争时期华东战场的可靠后方和后勤供应基地,1950年5月胜利完成历史使命后撤销。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渤海军区遵照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八路军山东军区的命令,组成山东第四前线指挥部,其主力部队编为山东野战军第七师(老七师)和第六、七、八3个警备旅,兵分三路展开大反攻。至9月底,渤海区部队共歼敌2.6万人,解放县城25座,人口575万。除津浦、胶济两铁路线上部分城镇尚为日伪控制外,渤海区内敌伪已被我军全部肃清。

在抗战胜利的欢庆声中,1945年10月,按照中央军委的命令,刚刚结束区内作战的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和渤海军区独立师,在杨国夫、刘其人、徐斌洲、龙书金等率领下,昼夜兼程,先后挺进东北,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日我是携万民渡河,不久我军将饮马长江”,陈毅在渤海区的“宣言”日后成现实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重点进攻山东解放区。渤海区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都被国民党军占领。但国民党军几次进犯都未能越过黄河,渤海区因此成为当时山东唯一一个未遭敌人严重破坏、较为完整的解放区,成为华东战场的最可靠大后方。

1947年下半年,我华东局机关、华东军区所属部分机关等部40余万人先后转移至渤海区黄河以北地区。当时,渤海区党委抽调得力干部组成指挥部,并在利津小街子渡口、蒲台道旭渡口和惠民清河镇渡口分别设立了渡河指挥部,筹措、建造大批船只,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昼夜抢运人员物资。敌机投下炸弹,黄河水柱不断溅起,有不少战士和村民倒在血泊里,但军民仍然奋不顾身地撑竿划船,或抓住木板游水过河。

张云逸、邓子恢、舒同等率领华东局和军政机关转移到阳信一带。同时,华东局部分党政干部和野战军兵站、医院、后勤机关、荣军学校,鲁南、鲁中区党委所属部分机关,还有大批伤病员、伤残军人、干部家属和随军民工,苏北、淮北地区的部分人员,以及经渤海区转入鲁西南地区作战的华野六纵等部,分别安置在滨县、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利津、乐陵、庆云、盐山、商河、临邑、德平等县,其中阳信、滨县、惠民、沾化较为集中,几乎村村户户住满了外来军民。

当年8月上旬,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粟裕带着一个警卫排、一部电台,路经惠民县,准备转赴冀鲁豫边区,指挥华野西线兵团,配合刘邓大军转入外线作战。在渤海区党委驻地何家坊,陈毅向渤海区党、政、军、民作了一次形势报告。为防敌机袭扰,会址选在村西北角一片松柏茂密的坟茔里。天气有些闷热,性情豪爽的陈毅索性摘掉帽子,解开衣扣,拿着扇子开讲起来。

他讲到,解放战争全局已经到了历史的转折点:不久前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长驱千里,挺进中原。从此战局扭转,我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山东战局也将很快发生变化。陈毅一挥扇子豪迈地说:“不要看他目前表面上气势汹汹,像个‘霸王’,用不了多久,就连他的老窝也保不住了。今日我是携万民渡河,不久我军将饮马长江……”

艰难的时候,是渤海区民众源源不断地送粮送物资,他们无私地支援着我子弟兵在前线作战。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及直属队、伤残军人等部转移到渤海区黄河以北地区以后,总计有40余万脱产人员需要当地供给。鲁南、鲁中、胶东等地部队也都向渤海区申请供给。同时,渤海区还负责华野西线兵团的部分供应。

雨天淋湿了柴草,战士做不了饭,房东大爷把房屋的檩条隔一根抽下一根来做柴禾;战士们没有棉被,老百姓就把给新媳妇准备的新被子拿出来;民工一勺一勺给伤员喂饭,口对口为伤员吸痰;博兴县小营区牙店联防妇女主任郑秀兰带领3个洗衣组、6个炊事组,一昼夜接待伤员700余人,煮面条750公斤。当时,有这样一首民谣:“碾磨一齐转,米面送前线,打倒蒋介石,粮食是子弹。”

陈毅1947年8月12日在渤海区党委扩大会议上指出:“前线的胜利不是单靠将军、指挥员的天才,而是靠全体党政军民团结与努力。过去渤海区对支前工作贡献很大,今后仍继续加强工作。没有前后方共同的努力,同心同德,胜利是不可能的。”

杨国夫中将深情回忆道:“我从延安空手而来,我带领的成千上万的八路军,是渤海优秀健儿,手中的枪炮是渤海健儿拿脑袋从敌人手中夺来的,一切的供给都是渤海人民给的。我当司令是渤海人民用血换来的,没有渤海人民群众,我是光杆司令。我的老伴张岚,也是渤海儿女,没有她与我搭伙,我还不是光棍一条杆?因此,渤海是我的第二故乡,我是渤海人民的儿子……”

毛岸英在此参加土改,钱正英策马治黄

渤海区广大翻身农民在“欢庆土地还家”的同时,高喊着 “保卫胜利果实,打垮蒋介石”的口号,纷纷报名入伍,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参军热潮。图为1945年初,渤海军区召开参军大会。

1947年11月6日,毛岸英遵照毛泽东“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要求,随中央土改工作团,乘坐一辆美式卡车,经过几个昼夜的颠簸,到达渤海区党委驻地阳信县李桥村。

那时的毛岸英化名杨永福,高高的个子、白瘦的方脸、大大的眼睛,穿着肥大的灰军装,军装上5个大扣子掉了2个,给人的感觉谦逊随和。

根据工作进展和上级指示,渤海区党委决定在李桥村进行建乡试点工作,并在王架子村召开了专门会议。会议由区党委赴阳信土改工作团团长段林主持,张晔代表华东局农委作工作报告,刘格平代表渤海区党委讲了话。会上,大家提名杨永福(毛岸英)为计票员。经投票选举,产生了新的乡政权。不久,根据工作需要,毛岸英与部分同志转调到阳信县张家集村,被安排在张元林家东屋偏房居住。

1948年3月,渤海区党委根据中央指示和渤海区土改工作基本完成情况,探讨如何结束土改实验,随即组织了以中央土改工作团、华东局土改工作团为主,当地部分县、区、乡、村干部参加的“老区结束土改实验工作团”,进驻阳信县沈庄、张集村一带,开展结束土改和建乡实验工作。

工作团下设多个工作组,分驻阳信县张集乡的沈庄、张集、小李、小刘、董家佛堂等7个村。中央土改工作团成员有徐冰、张琴秋、张晓梅、张勃川、曾彦修、于光远、毛岸英、史敬堂、贾琏、曹铁欧等10余人。

中央土改工作团成员,有的是资历很深的高级干部或高级知识分子,但他们没有一点架子,住在老百姓家,还常帮着干些家务活,甚至和老大娘一起纺线,很快就和群众打成一片。工作团的伙房设在沈庄,平常能吃点细粮、包大包子就算是改善生活,各驻村工作组都是自己到伙房吃饭、提水,或到野外拾柴火烧水。区党委为中央土改工作团批了每月几斤肉的保健待遇,他们都交到伙房,让大家一同改善生活。毛岸英吃住也没有搞任何特殊,还经常帮房东提水、扫院子、喂猪等。毛岸英和房东张大娘一家结下了深厚情谊,回中央后还写信问候。

土地改革,让贫苦民众拥有了自己的土地,因此渤海区的支前力量特别突出。

数字为证——据统计,解放战争时期,渤海区支前民工达81.9万人次,全区平均每11人中就有1人参加支前;共运送支援前线的粮食达1.35亿公斤,占全省此时支前用粮的38%。单是孟良崮战役期间,渤海区三专署就为前线筹集和运送小麦2500万公斤。

渤海区支前民工和解放军一样,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离开一个驻地时做到“五不走”:房东的水缸不满不走,院子不打扫干净不走,借了东西不还不走,损坏了群众东西不赔偿不走,不向老乡感谢不走。支前民工普遍认为,自己代表着一村、一县甚至老渤海的形象,子弟兵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他们也要像战士一样严格自律,让外地人都记住渤海人民的厚道实诚。

黄河归故,治理水患成为渤海区极为重要的一项任务。那时,腰扎武装带、身挎盒子枪,骑着大白马治黄、打仗的钱正英,成为滨州百姓心中的传奇人物。孙家楼村民回忆说,钱正英的枪法、驯马能力、文化水平、管理头脑在黄河坝上是百年难觅。

据《山东黄河志》记载,1946年5月22日,山东省黄河河务局成立,局长江衍坤、副局长王宜之。正在第三野战军忙于架桥铺路的钱正英,奉命调往黄河工作。1947年12月30日,山东省河务局通知,王宜之调任,遗职由钱正英充任。山东省河务局成立之初是在蒲台县城办公,1947年5月转移到农村,先后在滨县孙家楼、西王村、山柳杜村,惠民县姜楼村等村驻扎。

钱正英代渤海区党委、行署起草了《关于黄河春修工作的指示》,并亲自主持了麻湾险工春修工程的设计、指挥。为确保工程质量,钱正英经常骑马奔跑于各个施工点,具体指导、检查、验收。当时,施工中最大困难是缺乏根石,因而渤海区党委、行署发出了“献石、献砖修治黄河”的号召。于是,男女老幼纷纷将石磨、石碾、门枕石、接脚石、碌碡、砘子和鸡窝、锅台、炕沿上的砖头都献了出来。这场特殊的“人民战斗”确保了麻湾险工整修的成功,大大加强了抗洪能力。整修的每个环节,也充分展示出钱正英出色的组织、指挥能力。

人民治黄,让母亲河开始安澜,为新中国的成立、稳定作出了贡献。

渤海子弟兵征战全国,从东北打到海南岛,把红旗插到天涯海角

为解放全中国,渤海区子弟参军热情高涨。

1947年2月上旬,惠民县先后动员两批青壮年参军,第一批2817人,第二批1500人。在惠民市永兴乡,父送子,母送儿,妻送郎,兄弟争相上前线,小郑家村郑风翔、郑风庭、郑风贵兄弟三人一齐报名参军,朱老虎村朱文同48岁参军,80岁老母拄杖送行……

为何如此奉献?

今年92岁的老战士王兰初铿锵有力地回答:“旧社会的时候,我家里人口多,没啥吃,共产党来了,地也有了,生产的东西也有了,我不去参军谁去呢?毛主席领咱翻了身,咱就得拼到底!”

抗战胜利后,杨国夫、刘其人、龙书金、徐斌洲等率山东野战军第七师和渤海区独立师奉命挺进东北,后编入东北野战军六纵,1948年11月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

解放战争爆发后,渤海区共发动了4次大参军运动,刚刚求得翻身的渤海区广大农民纷纷报名参军,为保卫胜利果实,掀起了空前规模的参军热潮。

华野十纵善打阻击战,连国民党都哀叹“排炮不动,必是十纵”。图为1948年11月初,十纵南下参加淮海战役。

1947年4月,渤海军区奉命正式组建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宋时轮任司令员,景晓村兼任政委,此部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8军。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渤海纵队正式成立,袁也烈兼任司令员,周贯五兼任副政委,廖容标兼任副司令员,此部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3军。

1947年8月,两广纵队在渤海区组建,曾生任司令员;1947年2月,渤海军区教导旅组建,由三五九旅副旅长张仲翰带领西进加入西北野战军行列,后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步兵第六师,现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驻屯新疆库尔勒市;1948年底和1949年初,渤海区又先后编成“补充二师”、暂编新兵师前往淮海战役前线和渡江战役前线编入华野主力部队,一部后编入第二野战军特种兵纵队。

解放军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野战军中都有渤海区的子弟兵部队,这在山东各大战略区中是唯一的,渤海区成为解放战争中我军的重要兵源地。

渤海区还抽调近6000名干部随军南下,接管新解放区,建立和巩固新生政权;抽调30余名干部北上大连组建中共渤海区大连工委,开展对敌占区城市的经济工作。

奉中共中央命令,西野二军六师执行进军新疆任务,于1950年2月全师到达南疆焉耆地区,开始屯垦戍边。1953年部队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二师。图为二师干部战士不畏艰苦开展大生产。

正如曾任渤海区党委书记的景晓村在《渤海子弟兵出征记》中所说,渤海区子弟兵牢记老区人民的嘱托,为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挺进东北,驰骋华东,逐鹿中原,解放平津,鏖战淮海,飞渡大江,横扫沪闽,席卷粤桂,一直把红旗插到天涯海角和祖国西部边陲。可见,渤海区子弟参加人民军队,人数之多,征战距离之远,作战范围之广,在全国各大战略区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1950年4月海南战役胜利结束,这成为四十三军在解放战争中参加的最后一仗。

满凤吉,128师382团3营部排长,山东博兴;卢福山,128师382团7连副连长,山东广饶;张现祥,128师382团8连战士,山东邹平;解良元,128师383团3连战士,山东沾花(沾化);张明轩,128师383团2连战士,山东武定……这些名字,是今年4月底,本报记者在海南解放公园采访时发现的。

这些烈士,他们多大岁数,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哪个村的,我们不知道;他们是否成婚是否有过孩子,我们不知道……但我们知道,战旗美如画,是这些英雄的鲜血染红的!

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后的初期建设中,渤海区千万军民在渤海区党委的领导下,为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推翻三座大山,建设新中国,进行了前赴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在中国革命史册上写下了光辉一页。

本文主要参考了《中共渤海区地方史》《渤海子弟兵出征记》《永远的怀念——渤海区著名烈士、党史人物纪念文集》《惠民县志》等文献资料。

大事记

1945年

9月中旬,中共惠民市委、市政府和中共惠民县委、县政府建立。下旬,渤海区党政机关由城外移驻惠民城里。

10月,渤海区六个专区合并为四个。滨州区域邹平、耀南、齐东、博兴等县属第三专区,惠民、阳信、无棣、沾化、滨县、蒲台等县属第四专区。

12月,渤海区党委在惠民县进行减租减息试点工作。

1946年

1月,渤海区党委动员组织群众,开展反奸诉苦、减租减息和改造乡村政权运动。

5月5日,渤海区党政机关由惠民城迁驻何家坊。

5月,渤海区军民齐动员,针对国民党政府撕毁协议提前动工黄河花园口堵口工程,沿黄各县40余万人迅速开展复堤自救。至7月,除国民党军占据的齐东段以外,境内黄河复堤工程基本竣工。

7月,渤海区党委在惠民城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土地改革工作。10月,在试点基础上全区土改迅速开展起来。

12月,渤海区杨忠县建立(为纪念原八路军一一五师教导六旅政治部主任杨忠烈士而命名)。

12月,渤海区掀起大参军运动,至翌年1月结束。

1947年

2月,渤海区支前委员会建立,3月改为支前司令部。各分区、县建后方指挥部,区建支前小组,统一负责作战部队的后方供应工作。

2月,我华东野战军发起莱芜战役,渤海区有10个县组织5万民兵开赴前线,抽调1.2万辆大车运输物资,运送粮食200多万公斤。

4月,渤海区已有1.6万多个村进行土地改革,约有200万无地或少地农民分到土地200余万亩。

7月,渤海区党委组织机关干部千余人,分赴惠民、阳信两县帮助开展土改复查工作。

8月,华东野战军司令员陈毅在渤海区党委驻地何家坊,向区领导机关干部作目前形势和任务的报告。

9月下旬,渤海区军民反击进犯的国民党军,10月博兴县解放。

1948年

3月,华野山东兵团在胶济路西段发起周(村)张(店)战役,收复邹平、长山、齐东等县。至此,现滨州区域全境解放。

3月,渤海区党委组成老区结束土改实验工作团,开展结束土改和建乡实验工作,历7个多月,于10月结束。

3月,渤海区党委决定在沾化、无棣两县北部沿海地区建立海滨县。1950年1月,海滨县撤销。

4月,惠民市撤销,其辖区分别划归惠民、阳信县原建制。

11月至12月,渤海区党政军民全力支援淮海战役,先后动员和组成15个民工团、两个民兵团计6.3万人,及20.5万临时民工随军在前线服务;动员组织群众17万人,大小车辆8.6万辆,船1250只,牲口23万多头,筹集、加工、运输军粮7500万公斤。

11月至12月,渤海区党委部署发动大参军运动。

1949年

2月,渤海区党委发出抽调干部南下的通知,正式成立华东南下干部纵队渤海三支队,前后共编成四个大队(后又抽调组成第五、第六大队)。滨州区域各县南下干部分属第三、第四大队,后分配至浙江省直及温州、丽水,福建省永安地区,华东人民革命大学与上海市真如区等地工作。另有渤海区三地委、四地委一部支前带队干部,参加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服务团,分配至四川省万县地区工作。

4月,渡江战役后,渤海区支前民工随大军过江南下,为解放全中国继续战斗。据统计,在整个解放战争期间,渤海区支前民工达81.9万人次,出担架2.5万副,挑子1.5万副,大车65.2万辆次,小推车63万辆次,牲口97.8万头;共运送支援前线的粮食达1.35亿公斤,柴草125万公斤,煤400万公斤。

5月,为纪念烈士所改县名恢复原名,耀南县恢复为长山县,杨忠县改称惠济县。

6月,中共渤海区一、二、三、四地委,分别更名为沧南、泺北、清河、垦利地委,军分区和专署也相继更名。

10月1日,渤海区党政军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和群众团体万余人在惠民县城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2月,渤海区党委发出《关于公开党的指示》,有计划有领导地公开党的组织,接受群众的监督批评,加强党的建设,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

1950年

1月,渤海区行署在惠民县城召开全区劳模代表大会,交流经验,奖励生产。

春季,各县相继召开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5月,根据中共中央山东分局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决定,渤海区党委、渤海区行政主任公署相继撤销。

策划:李志武

顾问:于孝安 张文 赵利华

滨州市委党史研究院 滨州日报社主办

责任编辑:邱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