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籍中央党校教授李海青入选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 2020-01-10 10:01:47
  • 作者:记者 邱芹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近日,2019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20名人选、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475名人选发布。其中滨州籍中央党校教授李海青入选“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结合宣传文化工作和人才队伍实际,2003年8月,中宣部会同中组部、人事部下发了《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意见》。实施这一工程,旨在培养造就一批全面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贯中西、联系实际的理论家,一批坚持正确导向、深入反映生活、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一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社会责任感强、精通业务知识的出版家,一批紧跟时代步伐、热爱祖国和人民、艺术水平精湛的作家、艺术家。为更好地适应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又相继将宣传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专门技术人才纳入“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李海青教授是此次最年轻的入选者之一。

李海青,滨州人,1978年1月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党校创新工程首席专家。主要从事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改革问题研究。

李海青先后出版《法的信仰——一种政治哲学的分析》《权利与社会和谐——一种政治哲学的研究》《公民、权利与正义: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研究》《当代中国改革路向》等个人专著12部;在《哲学研究》《伦理学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哲学动态》《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等国家级报纸杂志发表文章近200篇,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多项,曾三次获中央党校科研优秀成果奖。近年来先后被评为中组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中直机关第八届青年岗位能手。现为中直机关青联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课题组专家,北京市委讲师团特聘专家。

中央党校有一批以学术为志业、在学术界已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李海青教授无疑是这个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取法乎上”的学术理想

和李海青接触与交流,能够明显地感受到他身上有着作为中国传统知识分子优秀基因的那种家国情怀。传统“士”的情怀与担当已经成为推动他长期刻苦勤勉治学的内在精神动因。短期的刻苦容易做到,而“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长期功夫,如果不是把学术作为一种挚爱的志业,如果没有一种高远的追求是很难坚持下来的。这样一种学术理想的自觉,他在日常的交流中会有所表露,同时也记录在自己的微信中。

看他的微信则充满了正能量:“知识分子以读书治学为业,然读书治学并非仅限于明事求理,更需追求大的境界。而达成这种大的境界的首要前提则是要有大的格局与志趣。古今中外诸多先贤伟人,之所以功业不朽,除艰苦卓绝之努力与聪慧过人之天赋以外,高远超越之人生格局必不可少。他们将个人之命运融于国家、民族、社会,心胸与天地同宽,生命与大我同在。有如此格局追求自然超越于世俗之外,不囿于个体之私与现实功利。读书治学亦应有这样一种学术人格的自觉和自省!”

李海青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坚持的,他的刻苦努力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乃至整个中央党校都是非常出名的。同事们常开玩笑说,夜间马院办公室一亮灯,必定是海青在用功。他曾用一首打油诗与我们同事谈论他的学术与生活:夜夜披星戴月归,求知治学未曾悔,一书一茶一支笔,愿以寂寞纪青春。耐得住寂寞使人有足够的时间独立研究与观察,而有所执着则使人能够带着信念与精神深入下去。

“稳扎稳打”的学术历程

自求学至今,李海青的学习与研究方向虽有所变化,但都是一步一个脚印,稳打稳扎。他在硕士研究生阶段攻读的是外国哲学专业,博士阶段跟随袁贵仁先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06年进入中央党校哲学部工作以后,他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开始转向政治哲学研究,先后出版了几部政治哲学的著作。特别是《公民、权利与正义: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地梳理了政治哲学的12个基本范畴,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梳理政治哲学基本范畴的个人独著。尽管他现在主要的关注点不再是纯粹哲学议题,但曾受过的严格哲学思维训练在其他研究主题中一览无余。他自己也讲,哲学的学习使他在三个方面受益匪浅:一是穷根究底的问题意识,二是严谨清晰的逻辑思维,三是批判反思的研究态度。

2009年调入马克思主义学院(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由于分配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李海青又开始转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改革问题研究。对于这种研究方向的变化,他认为自己以前的哲学研究为党的理论和改革问题的研究既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对党的理论和改革问题的研究又是自己关注现实的理论旨趣的必然,是党校教学、科研要求的必然。这一期间,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代中国改革等领域发表了系列论著,提出了一些关于当代中国具有较强解释力的观点和理论。

经过近年来的学术探索,他的研究领域最近又开始进一步调整收缩。他逐渐将研究汇集在两大问题上: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使命型政党的运作逻辑;二是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及其谱系。他认为,不了解中国共产党的运作逻辑,不了解社会主义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关于中国的任何研究都不可能真正深入,就无法比较有效地打通各个研究领域。

“广学善思”的研究特点

如果用四个字来形容李海青的研究特点,那就是“广学善思”。不论是听其发言,还是看其文章,都可以感觉到他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如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哲学、社会学、宪法学、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改革问题,视野比较开阔。这种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对于当前的研究来说无疑是极为必要的。

比如,他特别强调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学科亟须拓宽研究领域: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是反映现实问题的具有整体性的理论成果,进入门槛应该是比较高的。只有对现实问题有了切实思考,并具有一门或几门其他学科专业的知识背景,才有可能对文件语言进行深入解读。没有任何其他学科知识背景,或其他学科知识背景不全面,要想真正全面理解党的理论是有很大难度的。就此而言,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是要以对现实问题的深透把握以及其他学科的广泛基础才能够很好的得到理解。

善思是李海青老师治学的另一大特点。苦功并非只是埋头读书,而是既要多学,又要善思。按他自己的说法,善思一方面是指对于问题的长期持续思考,即所谓深思。这种深入“在思考”的状态很重要,这种状态的保持更重要。要保持这种状态有时需要静静地独处。寂寞的独处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世生活间开出自己心灵的一片天地,直达心灵深处。在这片领地中,思维可以尽情驰骋,问题可以自由反思。正是因为持续“在思考”,他与同事在办公室的聊天就常常成为思想碰撞的交流会。另一方面,善思本身就包括善于反思的意思。只有具有明确的反思意识与怀疑精神,对既有的理论与现实保持适度的观察间距,才能得出尽可能客观的认识与理解,研究结论才可能具有新意。

“力求创新”的学术观点

李海青认为,青年时期是人创造力的顶峰。在交流时,他时常感慨,人类历史上,凡是理论研究方面的伟大人物,大多是在40岁以前就奠定了成就基础。或者是已经提出了新的理论、思维或范式,或者是已经有了新理论、思维或范式的萌芽、因素或雏形。尽管他常说自己资质愚鲁,创新不够。实际上,作为朝夕相处的同事,我觉得,他的有些观点是颇有新意的。

这些创新观点涉及多个方面。比如“面向中国问题的中观性社会理论”构建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当前最为关键的是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深入到对当代中国社会结构与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之中,构建一种基于中国现实实践的、具有实际内容的、中观性的社会理论。这种中观性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宏大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相互作用的桥梁与中介。如果没有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真实精神的中观性社会理论,则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既无法与西方哲学研究相比肩,也无法有效发挥对中国社会的指导作用。比如改革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区别论:改革应然逻辑是指改革者在改革设计之初的应然设想,改革实然逻辑则是指改革举措实施之后的改革实际呈现态势。在应然逻辑与实然逻辑之间是存在差别的,由于存在两种逻辑的差别,一方面,我们在任何改革方案设计、出台之前,都要充分了解改革方案应用于其中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我们应对改革实际态势保持足够敏感性,并通过有效的反馈机制来调整原有改革设计、完善原有改革思路。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