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王同祥:89岁老党员诠释初心五种色彩

  • 2020-01-16 08:45:39
  • 作者:通讯员 孟海杰 张玉军 闫顺凯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在滨州高新区小营街道,有一位89岁老党员,叫王同祥。他始终坚守初心、不改本色,对党忠诚,为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诠释初心的五种色彩。

图为王同祥(左)介绍《抗日故事汇编》情况。

金色:参与抗日救国宣传

王同祥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寇侵华的战火很快烧到了他的家乡,日伪分子将奴化教育的魔掌延伸到了这里,强迫学校对学生灌输奴化思想。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抗争。王同祥所在的许王小学就是当时宣传抗日救国思想的前沿阵地。

“民族危亡,岂容坐视。”这是老师经常给他们讲的一句话。从小接受抗日救国教育的他积极报名参加了许王庄“儿童团”,并担任团长。集会、游行、走街串巷喊口号,小小年纪的他积极参与抗日宣传。晚饭后,他还组织儿童团成员到外村进行宣传,慢慢地,他成长为一名不怕苦、不怕累,对党忠诚,为人民服务的儿童团战士。

绿色:改良碱土地,水稻大丰收

1949年8月,王同祥任小学教师。任教期间,他始终把教育下一代作为己任,后调小营区委任秘书。1969年,王同祥调拾堡管区任管区书记,当时拾堡管区的土地表层一片白花花的盐碱,土地板结成块,几乎寸草不生。王同祥下决心一定要带领群众战胜土地盐碱。

想要摆脱贫困,改良碱土地是关键。经过反复实践总结,有水就能压制土地冒碱,于是他们决定全面种植水稻。说干就干,以“学大寨”为精神动力,王同祥带领干部群众一起干,冬春季大搞整平土地,夏秋季按照日降400毫米雨不成灾的标准设计规划灌排系统,大搞水利工程。经过多年的努力,土地得到了很大改良,破除了老辈刮碱堆积无数的碱土堆,可是由于缺少干渠,用水难仍是困扰拾堡管区的一大难题。

1978年秋,恰逢博兴县计划修一条从道旭引黄闸通往博兴的干渠,王同祥非常高兴,心想这正是永久性攻克用水难的好机会。可当时的博兴县委考虑到线路如果通往西面的拾堡管区再折回工程量太大,县委于是初步计划从洼孙正直向南直通博兴,这样一来拾堡管区的十几个村土地改良大业就大打折扣。一天,县里领导来调研引黄线路,为了拾堡管区群众的利益,王同祥就大胆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指着地图说:“我建议从道旭向西到拾堡,再到申家,再走台西刘、台东闫、和睦村,与道旭干渠会合后往博兴方向。”在他的一再坚持下,县委认为王同祥的方案更有长远眼光,于是采用了他的建议,一条“口”字形引黄路线定格在了小营的土地上。1979年,拾堡管区的万亩白色盐碱地彻底变成了绿色大粮仓,多种农作物都长势喜人,尤其是水稻喜获大丰收。

橙色:发挥余热,为老干部奔波

橙色代表温暖。王同祥离休后的岁月里,把更多的温暖送给了老干部。1991年,王同祥离休。离休后,他并没有闲下来,而是继续发挥余热,致力于老干部支部建设,这一干又是二十四年。平日里,每月他都骑自行车到支部的老干部们的家里去看看,遇到有困难的,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其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就商量大伙一起想办法解决。老干部朱洪胜生病期间,王同祥经常前往探视,朱洪胜念叨最多的就是自己离开后残疾的二儿子如何生活,王同祥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离开后,王同祥就跟上级部门汇报了此事,并帮其二儿子办理了残疾生活补助,在上世纪90年代,每月80元的补助切实解决了生活上的一大难题。为此,他所在的老干部支部多次被市里表彰,1995年11月,被省委评为“离休退休干部先进集体”。2014年,因年事高,他请辞了党支部书记职务。直到现在,他还时时牵挂着老干部事宜。

红色:整理编写抗战历史题材故事集

2014年,为传承爱国主义红色基因,也为了实现心里多年的梦想,84岁的王同祥重拾笔笺,开始编纂《抗日故事汇编》。他翻阅了大量的地方史志文献,喊来自己的学生邱金平讲述了其父亲邱干卿英勇抗战的故事。李金波提供了父亲李登俭在日军大屠杀中幸存下来的故事。老友齐玉文、李敬德等提供部分史志资料并讲述自身的亲闻亲历,加上自身的所见所闻,最终汇聚了这部全是真人真事的抗战历史题材故事集。

由于年事已高,王同祥一天最多写300字,编写中,他在词句、修辞上反复推敲琢磨,手写稿写完感觉不满意就改,改完再抄一遍,这样反反复复写到第四稿才终于定稿。印刷后,免费赠阅给身边的亲戚、朋友及想了解小营抗战故事的年轻人,并做好赠阅登记,为传承红色基因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他介绍所写的抗日故事时,总有说不完的话,眼睛里闪烁出对抗日英雄的敬仰之情。在此之前,王同祥、王延德等四人还共同搜集并集资印刷了由同村王延德执笔的《许王八路》。

蓝色:把追求真理的家风传给后代

蓝色代表真理,王同祥就是热爱真理、追求真理的人。王同祥一直关心国内外大事,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思想传承并发扬光大。

在惠民上学时,当别人聚在一起聊天、闲逛时,王同祥就抱一本书到城墙上津津有味地读着。看书、读报、写字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尤其是《文摘报》,他每日必读,每当看到好的句子,他就拿笔划出;遇到好的文章,就拿剪刀剪下;碰到生字、生词,就翻阅一下字典。读书是他一直以来就有的爱好、习惯,退休后更占据了他生活的大部分,一本斑驳泛黄的《现代汉语词典》陪伴了他整整35个春秋。除此之外,他还写过《碑文集》,编过《家谱》。孝敬老人、尊老爱幼的良好家风从他的祖辈起一直延续至今,从小耳濡目染的他,一辈子孝敬长辈,为人忠诚、老实,做事实事求是、勤勤恳恳。从孩子们懂事起,他就将自己毕生所学、所见、所闻讲给他们听,王同祥任教十余年,他的不少学生身居要职,可他从未给孩子托过一次关系,而是鼓励他们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取得进步,忠厚传家,王同祥把追求真理的家风传承给了子孙后代。

历史无言,记忆有声。在职时,他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实事,时刻把群众挂在心上;离休后,仍心系老干部,为老干部奔波。至八十九岁,他仍深情地说:“位卑未敢忘忧国”。他用自己的忠贞、为民、仁厚、担当、求真诠释了初心的五种色彩。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