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城区:一对老人的仁爱之心 半个世纪的慈善坚守

  • 2020-03-18 16:29:17
  • 作者:通讯员 刘金平 郝亚男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来势汹涌的武汉疫情,时刻牵动着每个国人的心。当战疫的号角吹响,那一个个逆流而上的身影、一幕幕的感人至深的场景,瞬间凝聚起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在滨城区恒信安康家园里,就传颂着一位76岁退伍老人的故事。以“微薄之力”行大爱之举,在疫情面前,这位老人的善举,如冬日的一缕阳光,温暖着所有的人。

感动——1000元的无偿捐赠

看不出岁月侵蚀的痕迹,76岁的胡汉良神采奕奕,容光焕发。当滨城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把捐赠证书和捐款收据交到他手上时,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忍不住打开了话匣。

胡汉良老人从滨城区民政局工作人员的手中接过捐赠证书

“我是从新闻里看到武汉疫情的,没想到这么严重。”胡汉良说,看到这种情况,他就和老伴商量,怎么着也得给国家做点贡献。

胡汉良的提议得到了老伴周玉芳的理解和支持,第二天一大早,老两口就拿着1000块钱,通过小区物业经理辗转捐赠给滨城区慈善总会。

1000元算不得一笔巨款,却是老两口省吃俭用攒下的积蓄。“微薄之力,不足挂齿”。胡汉良说,他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并不值得拿出来炫耀。

老两口合影

诚如周玉芳所言,把钱捐给武汉,我们一点儿也不心疼,只要疫情早日过去,我们就很高兴。

朴实无华的老两口以平凡人的担当,谱写了一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时代壮歌。其实,平凡人的伟大,更为动人。

传承——三代人的参军接力

老人家里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客厅墙上悬挂的那些照片。有战友相聚时的合影,有孙子参军后的留念。在胡汉良看来,这才是他最引以为豪的东西。

周玉芳老人的父亲在解放战争中英勇牺牲,被评为烈士

周玉芳回忆说,她的父亲是参加淮海战役的时候,英勇牺牲的。为了完成父亲的遗志,和胡汉良结婚不到半年后,就支持胡汉良参军入伍,保卫边防。

在部队的四年时间里,胡汉良经受住了艰苦的考验与磨练,年年都被评为五好战士。

“如今孙子也参军了,间接来讲,也算是有三代人入伍了。”胡汉良更希望把军人不计名利的品质、奉献担当的精神和报效国家的志向传承下去。

因为那个年代的特殊原因,胡汉良并没有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四年的军旅生涯,早已锻造了他积极进取、富有担当的个性。“不是党员,也要严格按照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胡汉良知道,良好的家风才是一个家庭兴衰的根本。而他能做的,就是以身作侧、率先垂范。

三代人的参军接力,一家人的红色传承。胡汉良的家庭,无愧于“光荣之家”的殊荣。

温暖——小区里的免费顾问

退休后,老两口的生活非常充实。特别是2012年搬迁到如今居住的小区,他们的日子更是踏实幸福。

“整个小区27栋楼,没有不认识我的。”胡汉良一脸自豪的说道,孩子们见了他都非常亲切。

原来,这一切都源于胡汉良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善举。

胡汉良老人入伍50周年纪念

从滨州市第三棉纺织厂退休后,胡汉良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哪怕做点小事情也好,一是可以补贴家用,也尽可能地给他人提供方便。”胡汉良说,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修起了自行车、三轮车。

慢慢地,他的电话也频繁起来,小区及周边的人都知道他们还身边有个收费合理、服务上门的“修车老人”。

胡汉良说,他做事的一个原则就是帮助别人、高兴自己。即便修自行车,对老人小孩儿一直免费;其他人修车,也往往按成本价收取。

不光如此,胡汉良还主动负责起小区的婚丧嫁娶。一开始他只是热心帮帮忙,时间长了,哪家有了红白事,都找他商量。

“以前规矩多、礼数多,一个红白事下来,没个几天办不完。”胡汉良笑着说,现在政府推行移风易俗,流程简化了,也省心多了。

这幢不足百余平的小楼房里,有太多令人望而生敬的东西。疫情无情,人间有爱。老两口长达半个世纪的相守相望,却成为“战疫”中一抹别样的亮色。

责任编辑:王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