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博兴县陈户镇村党支部书记沈兴光:10年,他让“烂摊子”蝶变“示范村”

  • 2021-04-29 15:44:01
  • 作者:通讯员 王丽芳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在博兴县陈户镇北相村村外水渠旁,正盯着农田水利项目进展情况的人名叫沈兴光。2011年4月北相村换届选举,沈兴光以19票得18票当选该村党支部书记。“除了我自己没投自己,都想让我回来当书记。”沈兴光说。

“那时村里水路电都不通,交通也不便利,没有像样的产业和项目,集体经济长期空壳,村民也不富裕。”接手这样的“烂摊子”,沈兴光很是头疼。“进村只有一条土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一点也不夸张。”沈兴光说,“吃水管线老化,漏水也比较严重,每星期只有周二和周五来半天水。”

上任后问题一大堆,沈兴光只能从村民最关心的问题一一干起,带着村民修补、更换老化的自来水管线、电线,推平坑洼不平的生产路。“那时候村里没钱,我就拿了2万块,村‘两委’班子成员也凑了些,我们靠这些钱开始开展工作。”沈兴光说。为了省工钱,村干部自己动手在高温下安装路灯,村民也纷纷自发赶来做义工,不到3天36盏路灯就竖了起来。

路灯照亮了村中街巷,也让老少爷们看到了希望,对沈兴光带领的这个新班子信任起来。

正当沈兴光带着村里干的热火朝天时,一个噩耗像晴天霹雳打了沈兴光一个措手不及。2011年10月,沈兴光正在地里干活,忽然两眼发黑,失去视力。家人把他送进医院,几经检查被确诊为尿毒症晚期。“那一刻,我觉得天都塌了,100%活不成了,不光医药费难以承担,能不能找到匹配的肾源都不知道。”沈兴光说,好在经过近一个月的等待,找到适配肾源,手术也很顺利。

当时沈兴光还不知道,住院期间,村民们联名给县里写了封信。时任博兴县委书记了解后前来看望,捐款帮他解决治疗费用,并鼓励他出院后继续为村里的发展出一份力。

有了县里和乡亲们的支持,沈兴光干事的底气更足了,出院不到一周,就迫不及待的回到工作岗位,带着村民跑部门、修道路,工作没搁下,体重硬生生掉了50多斤。半年后,北相村4纵9横2052米道路全部硬化完成。

更让沈兴光头疼的是,北相村的地是盐碱地,浇水只能靠田间一条名为“五斗排”的小水沟。“沟淤死了浇不上水,种啥收成都白瞎。”沈兴光说。眼看农时就要过去,一耽误就是一整年,找水源,成为沈兴光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

为寻找水源,沈兴光沿河整整找了3天,再逐一协调开闸,多年不通水的北相村农田终于有了“甘泉”,带来的变化也显而易见,那一年棉花每亩增产10%以上。“后来我们村又修建了灌溉水渠,还有了自己的蓄水池。能浇能排,把碱也带了出去。”沈兴光说。

“笨鸟就得先飞”,这是沈兴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增加农民收入,沈兴光去了很多地方考察学习种植养殖项目。2019年,北相村利用上级拨付的资金参与博兴县食用菌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同时创办了裕农兴粮专业合作社,在博兴县委组织部“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基金”和县乡两级财政扶持下,投资105万元建起了3个高标准蔬菜大棚,聘请寿光蔬菜大棚技术员,指导发展蔬菜产业。

“去年村集体收入约15万元,今年比去年还要好。”沈兴光说,“现在陈户镇40多个大棚都是从我这里学去的。村里妇女来棚里干活,一天能挣150块钱。去别村的大棚打工,都算是熟练工,一天也得挣个一百多。”

如今,北相村新村委办公场所、老年活动中心已经建成,村广场宽敞平坦,绿树成行,健身器材有序摆放。10年时间,沈兴光把北相村从先前的“脏乱差村”打造成了美丽乡村示范村,他自己也被评为省级“担当作为好书记”。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和产业,下一步,我们将吸引村里年轻、有学问的人员回到村里,再就是在土地上做文章,利用村里的大棚、利用空闲土地发展一部分庭院经济,让老百姓多增加收入。”提到未来,沈兴光信心十足,语气也更加坚定。

责任编辑:张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