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汇聚全民力量 打赢保城迎审攻坚战】滨州“上海大都汇”从城市管理“难点”到“标杆”!他,功不可没

  • 2021-09-08 20:56:06
  • 作者:记者 李诚 通讯员 宋娟 夏玉忠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上海大都汇位于滨州市区黄河七路以南、渤海九路以东,总面积5.3万平方米,共有14栋居民楼、725户、2516人,沿街商户196家,从商人员500余人。上海大都汇北邻市人民医院,属典型开放式商住混合型商圈,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的必查点之一,也是彭李街道于家社区整治难点。近期以来,在街道统一安排下,在街道相关负责人的精心指导下,于家社区党总支书记郭志鹏,带领社区、村级网格一班人,抓整治、促提升、保常态,实现商圈全面提升,日前, 该商圈代表彭李街道迎接全区现场观摩,夺得全区城区组第一名的好成绩。

凝心聚力攻克商圈迎审工作难点

“该商圈基础设施薄弱、商住庞杂、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一直是迎审工作的难点。”郭志鹏说。

知难而进。针对上海大都会的实际情况,郭志鹏召集社区、村级网格、物业公司等,多次开会研究,进一步统一思想,制定整改方案。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着力抓好商圈环境改造提升。首先是整治环境。社区工作人员、村级网格全体干部、物业企业全体人员一起上阵,联合城管执法,带动社会志愿者参与,先后进行了4次较大型的环境综合整治,清除垃圾死角、清理 “牛皮癣”、清理乱摆乱放等,让商圈环境立竿见影、焕然一新。其次是硬件提升。郭志鹏协调物业公司,累计投资20余万元,对进出商圈的6个出入口安装门禁6套、隔离桩150余个;结合雨污分流工程,更换下水道井盖、雨水篦子等40个;维修更换楼道照明设施60套;修补路面700多平方米,划设停车位90余个。现在,商圈内车辆出入停放有序,环境面貌得到了极大提升。

换位思考,为群众便利性着想

“要想赢得群众支持,就要走好群众路线,和商户打成一片。”这是郭志鹏在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迎接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工作中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商圈物业有位保安老杨,这位老人个性较强,不容易沟通接近。郭志鹏就换位思考,试着接近他,跟他聊天,并经常帮他拖垃圾桶,看到社区书记不怕脏不怕累,还帮自己干活,改变了老杨对郭志鹏的看法,一来二去成了朋友。“一天晚上11点多,我到上海大都会加班,老杨看到我后,不顾劳累,领着我到各处转转,我心里非常感动。”郭志鹏说,“只要有了换位,交流就变得顺畅。”

迎审工作开展以来,郭志鹏经常带领着社区工作人员和村级网格的党员干部来商圈,张贴门前“五包”责任牌,排查创城中存在的问题,更多的是与商户聊天,宣传创城知识,帮着他们清理门前乱摆乱放,了解他们的经营情况和诉求愿望。一回生、两回熟,轻松地交流远比生硬的说教有效果,经过长时间的沟通,社区、村级网格与商户之间熟络起来,感情也日渐加深,看到社区人员这么认真和辛苦,商户们也都自觉承担门前“五包”责任,不好意思去做不文明的事情。

“现在,到商圈走上一遭,商户们会主动热情和我们打招呼,还一个劲让到店内喝茶,人熟是一宝,这样整个商圈管理起来更容易了,商户、居户的创城意识增强了,创城的氛围更浓了。”郭志鹏说。

创新管理机制迎接保城迎审

“现在,商圈环境秩序好了,如何抓好成果巩固和长效保持是我们面临的突出问题。”郭志鹏说。

对此,于家社区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常态长效保持的具体意见。首先,通过集思广益,形成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就是突出物业主体,对物业管理人员实行责任区划分,责任落实到人,并建立奖励激励机制,对工作劲头足、成效好的员工予以奖励,形成比赶超的工作氛围。其次,建立一名班子成员包保、一名社区书记负责、一名网格人员盯靠、一名执法队员值守的长效管理机制,由社区、村级网格、物业、商户代表共同参与,不定期组织开展商圈整治集中行动,通过集中行动,优化环境秩序,促进“八小行业”规范,增强商户参与意识,调动商户、居民参与创城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上下互动、多方共治的良好格局,实现了商圈的常态化、规范化、高效化管理。

责任编辑:孙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