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目标新闻发布会|滨州市卫生健康委: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集群,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发布时间:2023年03月29日 11:13

“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滨州市卫生健康委专场

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东就2023年“亮目标”工作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李梅生主持发布会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干2023,奋勇争先向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举行滨州市卫生健康委专场。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王东就2023年“亮目标”工作有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成员、市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李梅生主持发布会。

市卫健委多措并举满足市民高质量医疗服务需求

看好病、好看病一直是人民群众卫生健康诉求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人民群众对市卫健委工作最直接、最切身的体验之一,为满足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在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以专科建设为重点,打造高质量医疗服务集群。继续开展市级临床专科能力“腾飞计划”,建设公布40个左右的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十四五”期间共创建150个左右的市级重点专科,与以往的省、市级重点专科、精品专科打造我市高质量医疗服务集群,提升品牌效应。以临床专科建设为抓手,持续推进医疗机构内涵建设,重点强化学科诊疗能力,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推动医疗机构提档升级,巩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成果,让群众看好病。

以医院评审为抓手,高质量推动医院内涵建设。今年市卫健委将开展二级医院等级评审,对8家二级综合医院开展等级复审,制定1000分的评审标准,由重点任务、数据质量和现场评价等部分组成。同时,将开展“三级医院等级评审回头看”,针对评审指标,坚持问题导向,落实整改责任,以医院评审为载体,对提升二三级医院内涵建设质量提出了全面要求。

以改善服务为依托,提升医疗服务品质。今年市卫健委将继续落实“党建+健康”先锋行动,实施医疗卫生服务“品质提升工程”,落实“四心服务”,延伸60项服务举措,把让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从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等细节做起,将改善医疗服务融入贴心服务“七个一”、“七件实事送健康”实践活动,以“小切口”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品质“大提升”,努力构建诊疗更加安全、就诊更加便利、沟通更加有效、体验更加舒适的新时代医疗服务格局,推动医疗卫生服务高质量发展。

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

基层服务是网底,事关广大群众健康福祉,也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近年来,滨州市卫生健康委贯彻落实“以基层为重点”的工作方针,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持续提高,在标准化建设、乡村医生执业化水平、推动基层首诊等方面走在了全省前列。今年以“大干2023”为主基调,聚焦十个重点、做好十件实事,促进服务品质和群众满意“双提升”。

筑牢基层疫情防控底线,落实分级分类健康管理,提高“早发现、早识别、早干预、早转诊”能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和服务水平,40家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保持在全省第一方阵。科学统筹村卫生室布局,分类配齐96家中心村卫生室、1438家一般村卫生室设施设备,提升基层智慧随访和康养水平。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再建设30处名医基层工作室,覆盖8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二三级医院服务。稳定优化乡医队伍,乡医中专科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以上占比提高到70%,提升乡医学历和执业综合水平。实施基层人才培训项目,开展常见病、多发病逐级培训1000人次,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规范实施12类49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65岁及以上老年人、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均达到61%以上,优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等重点人群健康管理。

深化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动医保、薪酬等配套改革,推动实现基层就诊,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强化医防融合慢病管理,遴选50家机构开展标准化流程改造,使居民自然、连续接受全流程服务。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质量发展,全人群和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分别提高到45%、75%,当好群众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全力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中医药医养健康产业发展

近年来,国家、省、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出台一系列得力政策扶持中医药发展壮大,取得初步成效。2023年围绕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市卫健委将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强力推动中医药综合改革。继续落实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推进滨州四项全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揭榜挂帅”项目实施。牵头组建黄河三角洲中医药联盟,召开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高峰论坛。持续做好中医药资源挖掘整理,形成滨州市民间中医药传承人名录及滨州市民间中医药特色疗法目录,向社会进行宣传推广和应用。推进全市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2023年底全市二级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建成市级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馆(国医堂)建成市级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角。

全面提升公立中医医院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以名医、名科、名药建设为抓手,推动国家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建设项目落地落实。持续推进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全市引进5个左右省级以上名中医工作室,开展第四批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建设。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开展县域“智慧共享中药房”建设,实现中药饮片统一采购、统一调配、统一炮制、统一煎煮、统一配送。建成50处中医药特色村卫生室建设。启动第五批市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遴选不少于10名指导老师和50名继承人。扎实推进师承教育、西学中、中医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等专项培训,培植基层人才1000余名。做好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实现乡、村两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服务全覆盖。

大力发展“中医药+”新业态,推动中医药与“康、养、教、体、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加快山东黄河谣数字医疗健康产业园建设,争创省级数字经济园区,打造医养健康“齐鲁样板”。着力培育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中药材现代生态产业园。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符合国家规范化标准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力争全年实现中医药医养健康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0亿元。聚焦龙头企业精准招商,围绕产业链条补缺和延伸,提高招商引资实效。落实“项目为王”理念,发挥我市中医药独有的生态优势、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招大引强,加大产业招商力度。

网友评论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