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着力构建“一次办好”改革体系 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

  • 2018-09-26 08:44:16
  • 作者:记者 李伟伟 通讯员 宋国栋 王大恺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是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关键一招”。市委、市政府坚持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谋划,着眼于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构建符合滨州实际的“一次办好”改革体系,力求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上拿出过硬措施。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硬措施”提升“软实力”,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明显增强,改革成果不断扩大,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了“加速度”。7月22日,在第四届“一带一路”园区建设国际合作峰会暨第十五届中国企业发展论坛营商环境峰会上,滨州市入选了“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地级市)十佳城市”。

回应企业群众新诉求,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

省委书记刘家义指出,我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就是有效制度供给严重不足。我市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力,着力回应企业群众新诉求,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切实提高改革质量和水平。

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市委及时召开市委常委会会议、市委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光峰同志多次作出批示,提要求、讲意见、现场办公,要求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全力破解影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市委副书记、市长宇向东同志亲自谋划、靠前指挥,迅速成立起以市长任组长的“一次办好”改革推进工作组,负责研究解决推进“一次办好”改革中的重大问题。同时,对应优化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分别成立10个工作推进专班。

今年2月份,我市率先设立了省内首家市级营商环境监督局,负责指导监督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协调解决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进一步破除制约企业、群众办事创业的体制机制障碍,并制定出台全省第一部系统性优化营商环境规范文件《优化营商环境办法(试行)》。

我市及早出台全市深化“一次办好”改革深入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实施方案,围绕目标高、项目细、措施实、责任明、时限清,框定了11项重点工作和35个具体任务。其中,有些主要指标比省定标准再提档升级。比如,实现40个工作日内完成包括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在内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比省里再缩减5个工作日。

为夯实“一次办好”改革基础,8月7日,我市全面公布了市县两级“一次办好”政务服务事项清单,确定市级“一次办好”事项1737项、县级“一次办好”事项6585项,实现了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覆盖。

力求审批事项更少、流程时限更短,改革释放新动能,牵住降成本的“牛鼻子”

如何通过改革释放新动能?首先,我市加大政府简政放权力度,激发各种所有制企业的活力动力。在行政审批事项上做到市级减无可减、放无可放。目前,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精减39%,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工商登记前置审批事项由改革之初的226项减到32项。1—6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58万户,实有市场主体达27.66万户,同比增长17.61%,比商事制度改革之初增长16.15万户。在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规范方面,较2017年减少4个执收系统、6项收费项目和145项收费标准。在优化办事流程方面,着力提升进出口企业通关服务效率,完善优化出境货物检验检疫流程,时长在比全省平均流程缩短76%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取消延续25年的原产地证备案企业年审制度,实施区域原产地签证一体化,在全省范围内实现了“属地备案、通报通签”。 

其次,“一次办好”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牵住降成本的“牛鼻子”。当前,我国企业成本高,主要反映在税费负担、制度性交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层面。为此,我市扎实开展涉企收费清理规范工作,梳理并公开了全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全面落实降费政策,按规定取消出入境检验检疫等39项收费。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我市实行较低企业用能标准,目前全市非居民用水3.8元/立方米、工业用气2.59元/立方米、工业用电0.7525元/度,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推进能源领域改革,去年以来,共签约电力直接交易试点用户69家,计划用电量54.85亿度,每年可为企业节省用电成本约1.7亿元。通过改革,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积极组织开展政银企对接活动,截至6月末,第四届资本对接大会银企签约资金到位1202.76亿元,到位率88.71%;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着力推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农房、林权、海域使用权、股权、知识产权等创新抵(质)押业务。企业税费负担得到减轻。严格落实国家各项税收优惠政策,1-7月份,全市已经落实税收优惠67.7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4.06%。全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实行土地预支制度,明确合法合规项目可以预支土地指标;实行新增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年期制,有效降低了用地成本。降低企业物流运输成本。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滨州港2个3万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已竣工验收,2个5万吨级油品泊位正顺利推进。加快推进铁路工程建设,济青高铁主体已完工,滨港铁路二期、黄大铁路以及阳信、邹平铁路专用线都在顺利推进;滨州港至中海沥青输油管线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加大物流骨干企业培植力度,支持重点企业开展物流外包,推动智慧物流体系和平台建设,规范物流领域收费。今年上半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长16.5%,列全省第三位。

打造“一次办好”政务服务“滨州样板”,全力把市政务服务中心建成一张靓丽“城市名片”

政务服务中心是“一次办好”改革的重要载体,是政府为民服务的主要窗口,代表着政府形象,反映政府的作风和效能状况,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此,市委、市政府将建成新市级政务服务中心作为2018年十大民生实事之首,倾心打造“一次办好”政务服务的“滨州样板”。

我市坚持一流标准、一流设计、一流服务,大力推行政务大厅“五个一”集成服务改革。同时,充分学习借鉴南方先进地市经验,从最方便百姓、服务百姓上下功夫,提出了精心打造“1+10”的政务服务模式。基本涵盖了全部涉行政许可事项和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全面进驻、全程办理。可以说,10大板块的流程优化工作既是市政务服务中心高效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把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事项“一次办好”的主要载体。

自4月4日开工建设,我市3个月内完成了2.35万平方米市政务服务中心装饰装修和智能化改造,2个月完成了294项行政许可事项、45项其他权力事项梳理汇总和审批服务流程设计,10天完成了53个单位500余名工作人员搬迁进驻。同步建成了市县统一的“12345”政务服务热线,比省要求时间提前3个月完成。7月31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启用,10个审批服务板块全部按照高标准设计的流程优化方案办理业务,搭建行政审批的全流程“高速路”,真正实现了减材料、减时限、减流程,构建起了“一厅办、一窗办、一网办、一线通”的高效服务新模式,力争尽快实现“省内一流、国内领先”的目标。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落实落地

聚焦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谋划,靠前指挥,将“一次办好”改革切实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深化“一次办好”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同时,我市坚持真督实查,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市职能办建立了台账通报机制,每月调度通报改革进展情况。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督查机构、审计机关全程参与,综合运用督查、审计、明察暗访等方式对“一次办好”改革各项工作任务进行全程监督,先后组织了2次暗访督查和1次全市专项督查,市县两级纪检监察机关对破坏营商环境问题,问责了64人,公开曝光了7起典型问题。实现了全市上下对“一次办好”改革的认识再提升、标准再提高、氛围再强化,为扎实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提供了有力保障。

今后,我市继续全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落实落地,全面提升市县乡政务服务大厅水平,加快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全力抓好营商环境10个专项行动,攻克制约当前营商环境的难点痛点堵点,努力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责任编辑:王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