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大众日报报道:滨州市民政局激发干部工作热情 写好“创造性落实”文章

  • 2019-07-13 15:43:50
  • 来源:大众日报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说起“滨州市民政局”,全省民政系统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们在全省民政业务综合评估中保持了“四连冠”的记录,并创造了诸多“全省首个”乃至“全国率先”的创新经验。

作为刚刚获得中央表彰的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滨州市民政局的秘诀有很多。有一条,局长张金梅认为很关键,那就是让干部置身于干事创业之中,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催着干”“推着干”为“争着干”“比着干”,在全系统培育形成“争一流、上水平”的浓厚氛围。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滨州市民政局坚决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认真真把党委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注意写好“创造性落实”文章。

扎牢民生兜底保障网,助力脱贫攻坚,滨州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全面建立乡镇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部设立10万—25万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对于3000元及以下小额临时救助,由县(市、区)民政部门委托乡镇街道“第一时间”采取救助措施,这项政策极大地提高了救急解难的时效性。

最近,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低保家庭李超(化名)就受益于此。李超患有尿毒症和脑淤血后遗症,需要长期透析且没有劳动能力。儿子很小的时候突发高烧,被烧成了智力残疾,到了今年,本来眼睛就不好的妻子又被查出患上了乳腺肿瘤,家里的收入来源只剩下了低保金。

得知他的情况后,滨州市民政局经过调查核实,当天乡镇上及时拨付了3000元的临时救助备用金,解燃眉之急。市民政局又联合多部门对其进行救助,市慈善总会先后救助李超家2次共计1万元,联系沪滨爱尔眼科医院定向资助1万元。与此同时,滨州市民政局又联系市特殊教育学校帮助李超的儿子免费入学;与海燕社工达成意向,协助李超妻子从事家政工作,每月可以有2000元的工资收入,竭尽全力帮助这个困难家庭渡过了难关。

养老方面,滨州市民政局在全省率先以县(市、区)为单位整建制完成敬老院消防改造,建成了全省最大的农村养老社区。在全省率先试点农村老年人互助型“孝善食堂”。按照“村里出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拿一点、政府奖一点”的原则,依托农村幸福院,实现就餐服务、交友娱乐、日间照护一条龙,蹚出了欠发达地区农村养老的新路子。在滨州市惠民县皂户李镇康家堡村“孝善食堂”,低保家庭、农村特困家庭和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就餐全部免费。

只要真正有利于困难群体的,就坚定不移地大胆探索,滨州市民政局为全国贡献了“困难家庭残疾儿童政府免费替代养护”模式,达到了“托养一个残疾儿童,挽救一个困难家庭”的目的。“‘兜底’代养基本原则,是要将残疾儿童家长‘弃’转变为福利院的‘寻’,由被动应对扭转为主动服务。”张金梅介绍,截至目前,已经累计代养全市困境残疾儿童31名。2019年又将救助对象扩大到全市户籍常住人口中的1.5岁—6.5岁困境残疾儿童。

健全民心政情“直通车”,干部职工对业务政策“一口清”;暗访全市所有敬老院,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作风在一线转变;甘当绿叶,甘当蚂蚁,更向往蝶变……滨州市民政局全体干部职工用忠诚与担当,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把“人民满意”这块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责任编辑:王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