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山东省教育厅与滨州市政府共建滨州学院签约

  • 2022-12-31 14:33:26
  • 作者:记者 裴庆力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讯 12月30日,省教育厅、市人民政府共建滨州学院签约仪式举行。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出席仪式并分别致辞,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春田主持仪式。

9F9A5181.JPG

李明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滨州市委、市政府以创新驱动发展,以改革引领发展,高度重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出台一揽子措施,为驻滨高校创设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环境,积极帮助滨州学院解决发展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重大问题,为省市共建滨州学院奠定了坚实基础。升本18年来,滨州学院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久久为功,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航空办学特色,成为我省航空航天人才培养高地,为我省航空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下一步,省教育厅将同滨州市一起,加大对滨州学院转型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卓越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学校在优势特色学科建设、硕士学位点多点布局、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141航校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跻身国内知名高水平航空大学行列。他希望,滨州学院抢抓发展机遇,以省市共建为契机,充分利用好省市两方面的支持优势,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特色,立足滨州、依托行业,明确目标定位、理清发展思路,强化内涵建设、积淀更强实力,更好服务于更高水平富强滨州建设,为滨州乃至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9F9A5173.JPG

宋永祥在致辞中说,在城市发展中,有两件事非常重要,一是与大学搞好互动,把人才、科技、产业优势转化为区域发展的现实生产力,二是为企业搞好服务,企业作为市场主体,是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只有让企业和企业家舒服、满意,区域发展才有未来和希望,政府就要在大学和企业之间搭起联通的桥梁,滨州市把滨州学院这所省属高校当成“自己的高校”,不遗余力地给予发展支持。

宋永祥在致辞中说,山东省教育厅与滨州市人民政府共建滨州学院签约,是推进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次重要探索实践,也是滨州推进“双型”城市建设的一件大事喜事。这次签约体现了“血脉相连一家亲”,滨州学院扎根滨州大地,与滨州同根同源、血脉相连,已成为滨州乃至全省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面旗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高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前列,已成为滨州市“双型”城市建设和山东高等教育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为山东省乃至全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已成为“在滨州、知滨州、爱滨州、建滨州”的标杆,成为“入学即入岗、毕业即就业、专业即产业”“三即”职教模式的重要实践和“五院十校N基地”科创格局的重要支撑。他表示,这次签约必将实现“同频共振多方赢”,各方更加紧密务实合作,合力开创共享、共建、共赢的新局面,共享滨州发展机遇,共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共赢美好未来,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教育实践、滨州篇章。将集聚优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加快推动产业优势、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为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将有力提升滨州学院的办学层次和综合实力,为滨州教育强市、“双型”城市建设提供强力支撑。将形成共建的集成放大效应,有利于促进滨州学院内涵式发展,有利于支撑滨州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推动山东高等教育均衡化发展,共同探索城市与高校“双向赋能”的新模式,打造省、市、校多方共赢的新典范。他希望各方并肩携手、齐心协力,希望省教育厅在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教育发展等方面给予滨州更多指导支持。希望滨州学院发挥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势和科技创新体系优势,深入对接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和头部企业研发机构,深入对接滨州十强产业,更好助力品质之求、精明之路、担当之行。滨州市将主动服务、用心服务、高效服务,在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更大支持,推动滨州学院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9F9A5111.JPG

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邢顺峰与市委常委、副市长屈跃宽代表双方签署共建滨州学院合作备忘录。我市领导丁锋、王庆霞、杜玉杰、李长海、胡波、郭新伟、孙学森出席仪式。

9F9A5253.JPG

据悉,省教育厅、市政府共建滨州学院协议的签订,标志着省教育厅与滨州市的战略合作又迈向了一个新台阶。我市将与省教育厅携手并肩,紧密配合,认真落实省市共建各项要求,在政策、人才、经费等方面给予滨州学院更大的支持、提供更优的服务,努力推动滨州学院早日建成航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推进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贡献滨州智慧和力量。李长海表示,滨州学院将以省市共建为契机,充分利用好省市两方面的支持优势,落实好各项共建任务,进一步凝炼发展特色、打造发展优势、提高发展质量,力争在学科专业建设、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责任编辑:郭文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