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建“海绵城市”或能免年年“看海”尴尬
发布时间:2016-12-17 00:00:00   

城市内涝,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产生的灾害现象,主要表现为城市在暴雨下因排水不畅而造成的严重积水。入汛以来,全国多地出现极端降雨天气,很多城市遭遇了城市内涝的困扰。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城市主次干道、黄金地段积水成河,交通瞬间瘫痪,行驶车辆遭水侵熄火——暴雨引发的内涝成为城市发展的难题。

近年来,每到汛期,我国很多城市都要轮番经历特殊的“雨考”。人们感叹城市脆弱的同时,也发问为何城市“年年治涝,年年涝”?

很多城市为何“年年治涝,年年涝”

导致城市排水困难的原因很多,我国城市地下排水系统不完善,暴雨强度超过了排水的一般能力是主要原因。城市靠管道排水,由于我国城镇化建设非常快,往往先进行地上建设,地下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标准偏低,城市排水系统排水功能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比较差。

此外,由于城市开发,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结构性改变,土地透水面积缩小,蓄、滞、渗水能力减弱,绿地、水体等天然排涝系统的减少,使城市缺少贮存多余雨水的地方,这也是使城市内涝现象加剧的重要原因。

天气因素:受全球变暖和季风性气候等影响,我国天气异常多变,极端异常天气和突发性自然灾害呈日趋增多之势,防范难度也日益加大,城乡夏季易出现极端暴雨天气。

排水建设跟不上:城市内涝的问题,反映的是过去我们在城市建设中“重面子轻里子”“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和“先地上,后地下”的发展模式。城市快速发展,外观越来越漂亮,但内部布局不合理,地下管网和基本公共服务不配套等问题长期得不到足够重视,致使在最初设计施工时,受观念引领、城市规模及财力等影响,造成许多城市排水系统不达标,再加上管理不善、老化失修等问题,内涝防治体系与现代化的城市发展需求极不匹配,一遇强降雨就容易造成洪涝等灾害。

储水空间大幅缩减:以前,天然的植被、耕地和湖泊等一系列天然的途径,能够将一部分雨水渗透地下,一部分蓄在塘湖。但是随着城市快速建设,行洪河道变成城市内河并赋予景观,没有了拓展河道的空间;填湖造地,填河筑路,高楼林立,城市硬壳化使得水系遭到了破坏,大大缩小了水域面积,破坏了水系统的通畅性,使地表水无法渗透和蓄积,就全部转化成地表径流。在暴雨强度比较大,出现超过城市排涝标准的降雨时,就很容易导致城市内涝洪灾。

缺少现代化内涝防治体系:管网建设不足,蓄、滞、分、渗、调等综合性手段缺乏,以及缺乏相关法规、政策调整。

暴雨不可免,破解“内涝之困”或可期。

打造“海绵城市” 治理要从“末端”转向“源头”

大暴雨发生后,多数城市可以说是靠“人民战争”战胜了可能发生的水灾。但人防不如技防,告别内涝,既要有应急之计,更呼唤长久之策。而打造“海绵城市”提供了一种从“末端治理”转向“源头治理”的新思路,实现智慧治水,或是破解内涝困局的出路。

国务院办公厅去年10月印发《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海绵城市”建设,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是指导意见勾画出的未来生态型城市蓝图。多发频发的暴雨事件,恰恰证明了“海绵城市”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建设“海绵城市” 非一日一时之功

为解决城市内涝问题,我国正大力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力争让城市内70%的降雨就地得到消纳和利用。“海绵城市”突破了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它以建筑、道路、绿地等城市基础设施为载体,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而在需要时则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解决城市内涝,建设“海绵城市”需要一套完整的方案,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加强规划引导,统筹有序治理。解决方案要包括风险识别与评估,把工程与非工程减灾措施、监测预警系统、灾害应急管理措施等技术和管理综合在一起。

“海绵城市”建设不能盲目进行,要针对城市的不同特点找适合的建设方式,不能局限于学习国外下洼式绿地、雨水调节池等建设方式,而要结合城市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适合的方式。建设“海绵城市”绝非一日一时之功,需要城市管理者认准目标,决意推进,不断扩大战果,才能收到应有成效。

地下管道不可能无限扩大。城市下水道从排水的角度,肯定是规模和空间越大,越有利于城市排水,但是这个规模和空间不可能是无限制大。它有一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基于排水管道设计标准和城市内涝防治标准来综合考虑,结合建设条件和投资等综合考虑性价比来确定。

气象部门要及时发布雨情、水情预警

告别城市内涝,根本上需长久之策。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还相对滞后,短期内城市内涝难以解决,在此情况下,公众和政府又该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专家指出,公众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对气象等有关部门的灾害预警信息要重视。在暴雨来袭时,尽可能少出门,尤其尽量减少开车。公众还要对自己的居住环境和活动场所有一个风险评估,采取预防措施,尤其是对下水道、水体是否带电提高警惕。

气象部门光有暴雨预报还不够,因为暴雨的中心和城市实际积水最多的地方并不完全重合,要实现气象、水文、交通、城市建设管理等部门联动,及时发布雨情、水情预警,其中包括哪些地方容易发生内涝、积水可能有多深等信息。

滨州应立足实际多措并举防内涝

滨州市属黄泛冲积平原,地势由西南略向东北倾斜,地形坡度为1/6000—1/8000之间。滨州市属华北暖温带干旱和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少雪干冷。

我市排水防涝面临诸多困难

地势比较平坦。我市地处鲁北平原,地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倾斜,自然比降小,雨水汇集慢排出时间长,易形成内涝。

汛期降水集中。我市属温带季风性大陆型气候,四季分明,夏季酷热多雨,全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特别是7月和8月降水频繁,局地性暴雨时有发生,且突发性强、来势猛、速度快、降水时间集中,极易形成城市街道积水。

排水体制不合理,排水防涝设施欠账较多。我市老城区为雨污合流制排水体系,部分管渠设计断面小,与河道连接的管道多采用溢流井式排放雨水,遇强降雨时排水速度慢。部分排水设施建设标准低,不配套,特别是老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年代早,管径偏小,老化严重,行洪排涝能力低,易雨后积水,且改造难度非常大。

部分河道淤积严重,下游排水不畅。我市城区河道全部汇入潮河入海,城区及下游部分河道已多年未清淤或清淤不彻底,秦台河、新立河、秦皇河、滨南支沟、张肖堂干渠等排水河道上建有多处橡胶坝、倒虹吸和一些桥孔过窄的桥梁等,阻碍了汛期排水。

山东近几年整体偏旱缺水,但汛期极易局部旱涝急转。往往一些地区前期降水偏少,正在奋力抗旱,干部群众盼雨心切,容易产生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应对旱涝急转的准备不足。

城市内涝解决之道

要想彻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必须立足滨州实际,从源头治理,采取排蓄结合的形式,积极推行低影响开发建设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海绵城市主要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要摒弃高强度过度开发的理念,降低建筑密度,减少硬化程度。将建筑、小区可渗透面积、雨水收集利用等要求作为城市规划许可和项目建设的前置条件,因地制宜配套建设雨水滞渗、收集利用等削峰调蓄设施,逐步形成截、滞、蓄、渗相结合的综合排水防涝系统,全面提高城市防涝、防洪减灾能力。同时,积极推进防汛排涝工程建设,建设高效完整的地下泄洪排涝系统将大大减轻每年洪涝发生时的压力。清淤、疏浚泄洪河道和排水管网,提升排水能力;加快推进有条件区域雨污分流改造,完善排水管网,基本形成排蓄结合、运行高效、安全可靠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以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市城区主要泄洪排涝河道西沙河、秦皇河、新立河、张肖堂干渠、滨南支沟、秦台河、朝阳河等要通过拓宽清淤河道特别是中下游,以加强排涝泄洪能力。南新开河、北新开河、72湖、108园、城市道路两侧水系和四环水系等城市基础设施工程后续改造建设时,一定要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城市现有沟塘、河道、湖泊、湿地等水系是城市蓄洪、排水、控制径流总量的重要载体,只能改造完善,不能为了搞房地产开发随意填埋侵占。要依托城市内河,在城市低洼易雨后积水区域及路段建设防汛排涝泵站并配置双电源,快速排除低洼区域雨后积水。

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防涝意识。健全完善城市防汛应急监测、指挥调度预警系统,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有效应对狂风暴雨。

(作者:李守华,市政工程管理处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