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滨州该怎样建设特色小镇
发布时间:2016-12-17 00:00:00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指出:“发展特色县域经济,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促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发展,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民收入增长支持政策体系,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

我市“十三五”规划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提出“两城四集群一基地”的战略发展定位,旨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尽管“十二五”期初步建成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产业体系、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但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特色不明显、绿色生态有“短板”的问题较为突出。因此,要实现好、发展好我们的定位目标,必须以“争一流、上水平”为工作总基调,充分发挥市场主体作用,培育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色小镇,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新型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自2015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意见》后,全市上下加大实施“一镇一品”战略力度,涌现出一批工业强镇、农业大镇、旅游名镇和商贸重镇。这些小镇以“特”为主,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城镇化建设、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为推动我市城镇化、培育和加快特色小镇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培育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打造产业支撑

特色小镇是特色产业和新型城镇化、美丽乡村建设的必然产物,是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随着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拓展,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培育、建设特色小镇,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既突出市场主体,又强化了生活功能配套与美丽乡村建设,为创建新型空间、新型社区,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提供了便利,进一步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一是特色产业的发展,定位要准、特色要鲜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现代农业的选择上,要立足本地实际,结合自身特征,进行科学论证,挖掘产业特色、人文积淀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的发展平台。在互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和便捷的交通条件下,这种新型社区对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带来一系列的综合变化,是城镇化建设的有益补充。

二是突出特色、精品,实现“特而强”。产业的选择决定小镇的未来,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找准特色、突出特色、放大特色、传承和创新特色是培育和建设小镇的关键。特色小镇的建设,不要唯GDP,要突出转型、创新的特色引领作用。抓住产业升级,构筑产业新高地,为小镇提供坚强支撑。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手段,推动产业链向研发、营销领域延伸。

三是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吸引投资、人才、服务要素高度集中。通过产业的带动和发展,让小镇吸纳周边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让就业人员在农村和小镇之间自由双向流动。以创业带就业,建立面向人人的就业平台;以就地、就近城镇化带动农村发展,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和扶贫目标。

营造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是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规划科学、和谐宜居的人居环境,包含了建筑、城市规划、地理环境、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目的是让人们生活得更幸福。家是中国文化的根,营造宜居、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是小镇建设的要义所在。立足当地,博采众长,突出特色,可实现现代与传承相结合、规范与灵动相统一,把小镇建设成为绿色包容、和谐宜居的有机生命体。同时,要让山水乡愁与城市文明水乳交融,实现农村更美、城市更亮、人民生活更富裕。

一是深入挖掘延伸、融合产业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社区功能,产生叠加效应,实现融合发展。文化是小镇的内核,要有文化标识,把文化基因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融合汇聚人文资源,培育形成人无我有的特色地域文化。

二是在小镇的形态设计上,要实现“精而美”,确保小镇的独特风格。注重个性化设计、品牌化效应、市场营销和形象塑造。让传统与历史、传承与时尚、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以自然风光之美、错落有致的空间之美、多元的功能融合之美、多彩的历史文化之美,共同支撑起小镇的形态之美!

三是建设完善配套的基础设施。便捷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特色小镇服务功能的体现。必须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着力提升承载能力,不断完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对人口、产业、资金等要素的吸附力,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搭建平台。

挖掘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传承工匠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凝聚共识、汇集力量,提升人们精神境界、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迫切需要。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强调:“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实施中华典籍整理工程”,迫切需要工匠精神的回归。

振兴和挖掘传统工艺。深入挖掘传统工艺的技术与文化双重价值,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形成独特的文化标示,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例如,草柳编作为一项民间手工艺术,集原创性、惟一性、艺术性、实用性、多样性和个性化为一体,既是历史又是文化,对其挖掘、保护、传承和发展是小镇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在农村的日益普及,这种传统的手工艺品与电子商务完美结合。仅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一个村的500余个电子商务网店,草柳编制品年销售额就过亿元。

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把传承民间文化融入小城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美丽乡村,让传统文化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中得到充分弘扬。无棣县埕口镇充分利用“岛、景、渔、涂、贝”海洋资源,打造集休闲度假、观赏体验、健康养老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海岸旅游休闲度假区,“贝壳小镇”。

三是培育和提升居民道德文化水平。阳信县金阳街道的“梨园观光”小镇,挖掘、重塑民俗文化,打造了民俗博物馆、梨祖杜母甘泉驻跸、老君池等景点,在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同时,也让本地群众得到了教化和有益启迪。

建立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实现优先发展

特色小镇非镇非区,而是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特色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特色小镇一般布局在城郊结合部,既有众创空间、研发中心,又有人才公寓、社区功能,是集要素融合、功能叠加、“产、城、人、文”于一体的新型空间。机制体制灵活的特色小镇,可以有效破解城乡二元化带来的诸多难题。

一是抓基础工作,明确特色小镇的创建路径。建议由市主管部门牵头,市直有关部门参与,在深入调研、广泛征求基层和专家意见、汇集部门合力的基础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试点先行、分批推进、注重实效的思路,尽快出台加快我市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指导意见,明确了创建目标、创建路径和要求,把特色小镇创建纳入城镇化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大局。

二是抓机制创新,探索市场为主的建设模式。努力探索市场化建设机制,按照“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要求,积极指导各地创新探索了3种建设模式。企业主体、政府服务模式,即政府负责小镇的产业定位、规划、基础设施和审批服务,引进民营企业建设特色小镇。政企合作、联动建设模式,即政府确定小镇的产业定位,做好大规划和大服务,引进大企业和大人物,联手培育大产业。政府建设、市场招商模式,即做好小镇的规划、建设和服务,根据产业定位面向全国及至世界招商。

三是抢抓机遇,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培育试点工作。明确培育要求,制定政策措施,开展指导检查,公布特色小镇名单。县级人民政府是培育特色小镇的责任主体,制定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整合落实资金,完善体制机制,统筹项目安排并组织推进。

四是抓政策激励,出台精准有力的支持政策。土地方面。参照“百镇建设示范行动”有关土地政策,开展“旧房、旧村、旧厂”改造和荒地、废弃地开发利用,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工作,促进特色小镇建设。按照第一批省级示范镇50亩土地指标的标准,优先安排示范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

资金方面。市财政从鼓励特色小镇建设的角度安排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同时,加大对示范镇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特色小镇社会事业发展。所在县财政也要加大资金配套力度,用于特色小镇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园区、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建设。

农民进城方面。按照《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6〕44号文件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意见》要求,聚焦促进实现全省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城中村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其他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三个市民化”的实际问题,在就业、医保、养老、子女教育等备受关注的方面都给出非常有针对性的保障政策,为农业人口“进城”准备好定心丸。

对于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服务问题,农业转移人口与当地户籍人口平等享受就业扶持政策;医疗保障问题,完善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确保城乡居民在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支付结算、经办服务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养老保障问题,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与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办法,将与企业建立稳定劳动关系或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企业养老保险等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加快构建有利于人口流动、城乡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促进农业转移人口有序流动;子女教育问题,支持将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全部纳入接收地财政保障范围,保障其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作者:李民远 尹祥鲁 马金铭单位:滨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