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山东要从六个方面入手
发布时间:2018-09-14 20:51:02    作者:刘一颖

近日,全省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现场会议在临沂召开。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山东将把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切实抓在手上、扛在肩上,从以下六项任务着手,进一步整合资源,凝聚力量,大胆探索,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据了解,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8654个省扶贫工作重点村中已有8537个建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成率98.6%,提前超额完成年度及文化脱贫攻坚阶段性任务。对尚未完成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建设任务的117个省定贫困村,将列出台账,一村一策,认真研究,积极协调资金落地,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加快建设进度。对已经建成的活动室,将在设施、设备、人员、活动等方面提升标准和服务规范,下大力气提升效能,真正让综合性文化活动室发挥应有作用。

其次,要加强“三农”艺术创作,激发脱贫内生动力。我省将围绕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着重强化“三农”艺术创作,在“接地气”上下功夫,立足小型多样,尽快创作推出一大批短小精悍、生动活泼、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广场舞、音乐歌曲、地方小戏、相声小品等。将通过联合购买服务的模式,建立省市县合作共创重点项目机制,策划打造一批主题突出、题材新颖、艺术精湛的优秀“三农”题材文艺作品。

第三,要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切实提升服务效能。各市将立足本地实际,改进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调整文化服务内容和形式,使数字服务、流动服务、志愿服务、个性服务等新型服务模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渠道。要加快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确保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以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为总馆,乡镇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总分馆体系。

第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大力整合传统民间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鼓励非遗生产性企业扩大规模,带动贫困村农民就业增收,推动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总结非遗助力脱贫经验,对本地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规划,明确目标定位,理清发展路径,培育和扶持一批乡村文化产业带头人,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要大力支持相关高校和企业,在文化资源丰富、人口比较密集的贫困地区建立传统工艺工作站,帮助当地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开拓市场销售渠道,提高从业人员收入。要结合全省正在深入开展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在广大农村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和文化消费活动,引导和培育乡村文化消费市场,提升乡村文化发展活力。

第五,创新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扶贫强大合力。扶贫工作要开阔思路,拓展资金来源。当前涉农资金大都已经整合使用,文化部门必须积极作为,不等不靠,开动脑筋,多列题目、多出项目、多要资金,争取从大盘子里多切出文化的“蛋糕”,确保文化领域扶贫资金及时足额甚至超额到位。同时,要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积极鼓励社会各方面投入乡村公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通过村企共建等方式,引进资金和文化服务,改变文化扶贫经费投入单一、后续投入乏力的问题。要强化队伍建设,利用公益岗等形式,进一步落实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相对固定兼职人员至少1名的要求。同时采取集中培训和基层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打造一支立足乡村基层、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公共文化志愿服务队伍,大力开展贫困村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要健全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扶持庄户剧团等乡村文化队伍和文化企业,形成政府、社会、个人都积极投身文化助力脱贫的强大合力。

此外,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紧压实责任。各市要把文化助力脱贫、推动乡村振兴作为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负责同志要当好总指挥,加强研究谋划,及时研究解决文化脱贫攻坚中的困难问题,统筹各项政策、项目和资金,细化压实责任。要健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千方百计、最大限度整合各部门和社会资源,统筹推进文化扶贫工作。

责任编辑:王宗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