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2017年滨州对虾养殖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 2018-06-22 15:09:34
  • 作者:通讯员张振华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全市2017年度“争一流、上水平”十佳成果、重大成果、优秀成果展示

2017年全市对虾养殖产量稳居全省第一

2017年以来,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围绕推进海洋与渔业新旧动能转换和打造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目标,立足我市对虾资源和产业优势,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推动我市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全面提升。2017年,全市对虾养殖产量8.4万吨,占全省总产量50%以上,稳居全省第一,我市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省对虾养殖第一市”。 

对虾,是我市渔业优势主导品种之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养殖面积、产量和技术等在全省领先,但存在滩涂养殖产量不高、优质苗种紧缺、品牌打造不够等问题,制约着我市对虾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此,市海洋与渔业部门提出了打造“全省对虾养殖第一市”的工作目标。一是加大资金扶持。投入专项资金1200万元,撬动友发、金盛、金水源等企业投入社会资金5000余万元,用于海水标准化生态池塘改造提升等工程,进一步激发了企业开展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对虾养殖产业的积极性。二是加强技术服务。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协调帮助科研院校和渔业企业搭建科企对接平台。邀请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省海洋生物研究院、省虾蟹创新团队等10余所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我市开展技术指导40余人次,并派出5名技术人员常驻友发、海旺等企业开展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三是打造地域品牌。严格投入品使用管理,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切实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积极引导开展水产品“三品一标”、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认证工作,树立滨州对虾健康、安全、放心的市场品牌。 

标准化池塘改造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年内整理海水标准化池塘2万亩,改造后对虾养殖亩产由50斤提高到300斤以上,增长了6-10倍,成功突破了我市海水对虾养殖30多年来产量效益低下的瓶颈问题,对于引导众多沿海渔业骨干企业投入养殖生产,全面提升滩涂开发效益、培育和壮大海洋渔业产业、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 

对虾产量质量实现新突破。繁育SPF一代对虾苗种150亿尾,全市优质苗种普及率由不足30%提高到80%;无棣沃达公司建成长江以北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对虾工厂化养殖基地;滨城、博兴、惠民等县区设施化对虾多茬养殖技术日趋成熟;引进试养了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对虾新品种6种全部取得成功。这些举措对于打造畜牧水产千亿级产业集群,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增加渔民群众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科技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海洋渔业科技创新团队,聘请了包括泰山学者、国家省渔业创新团队首席专家等38名专家教授作为高级顾问,建立起一个高效、规范的科企对接平台,并成立了全省沿海地市首个鱼病医院。这对于今后在我市开展渔业新品种引进试验、高端产业技术研发和先进科技成果转化,建设中国北方最大的对虾苗种繁育基地和推进渔业现代化打下了良好基础。 

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无棣盐田对虾品牌市场知名度不断提高,“博兴对虾”获批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向国家工商总局上报了“滨州对虾”地理标志产品登记申请,正在审核中。省级水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继博兴县和沾化区之后,无棣县成功创建为农业部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我市成为全国拥有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最多的地市,为我市今后打造对接京津冀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下一步,我市海洋与渔业部门将围绕“一二三四”总体布局(一个基地:绿色水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两带”开发:沿海高效生态渔业产业带和沿黄高效健康渔业产业带;三处区域性产业中心:黄河三角洲优质水产苗种繁育中心、黄河三角洲水产品精深加工贸易中心、黄河三角洲渔业新品种示范推广中心;四大规模化养殖区:浅海50万亩贝类生态底播增殖区、滩涂30万亩标准化对虾池塘养殖区、陆基5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区、沿黄10万亩对虾高效健康养殖区),开拓进取,创新实干,继续发展壮大我市对虾产业,进一步提升对虾养殖产量和效益,打响“全省对虾养殖第一市”品牌。

责任编辑:王志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