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日报社出品
党媒平台

滨州416万亩夏粮丰收成定局

  • 2019-06-16 22:09:08
  • 作者:记者 孙文杰 通讯员 高立逸 报道
  •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 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出品

滨州日报/滨州网6月16日讯  6月9日至18日,我市小麦收获进入集中期,记者从市农业部门获得信息,截至6月16日,全市已收获小麦368.81万亩,收获比88.6%,滨城区、阳信县、无棣县、北海新区收获比超过90%;夏玉米已播种面积301.34万亩,播种比69.5%。

市农业农村局党委书记张成江介绍,2019年全市小麦种植面积416.13万亩,生产总体形势较好,呈现面积减、单产增、总产增“一减双增”特点,有望获得好收成,产量将保持较高水平。据5月初农情统计,全市小麦种植面积比去年减少8.06万亩;预计单产485.33公斤,比上年增加31.43公斤;预计总产201.96万吨,比上年增加9.42万吨。他介绍,今年国家小麦最低收购价为每斤1.12元,托底作用明显,小麦市场价格保持稳定,农民种麦收入预期稳定。以中裕为代表的粮食加工企业强筋麦收购价格预计在每斤1.27元,较市场价每斤高0.1元以上,农民可增收1.5亿元以上。

全市流转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耕地260万亩,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水平大大提高

为加快推进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施意见》,全市大力培育新型农业规模经营主体,不断加强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理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管理职能,进一步完善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提高合同签订率,全市土地流转方式多样化、流转主体多元化,流转规模迅速扩大化,流转管理日趋规范化。

全市适宜流转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18.8万多亩,今年总流转总面积达到260万亩,占比62.1%。其中流转入农民合作社的土地面积41.8万亩,流转入农业龙头企业的土地面积60.6万亩,其他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也成为土地流转的主要载体。

大规模土地转入新型经营主体手中后,他们采用先进的农业机具、优良品种和种植技术,有效提升了农业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推动传统农业快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据阳信县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介绍,该公司统一进行测土配方施肥,统一购买种子、农药、化肥,统一机械化作业,不仅每亩地可以节约成本170余元,而且平均增产小麦50公斤左右。

同时,土地大面积流转为推进农机农艺融合提供良好条件,市农业部门组织农机、农艺专家共同研究制定三夏农作物种植模式和作业规范,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大力推广小麦联合收获、秸秆还田、土地深松、玉米直播等“一条龙”作业,规范实施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种肥同播、土地深松和病虫草害防治等配套的农机化核心技术,确保了小麦适时收获、秸秆合理利用、玉米适期播种。

优质良种大面积推广,农技服务及时到位,小麦增产潜力得以充分挖掘

我市在推广种植强筋品种师栾02-1、济南17等优质小麦品种的基础上,近年来大量引进推广济麦22、鲁原502、山农28、山农29等优质小麦品种,这些品种适应性强,在无极端天气的情况下,容易获得高产、稳产。

市种子部门根据品种的特性特征,结合各县(市区)实际,在主推济麦22的情况下,在邹平推广济南17,在滨城推广师栾02-1,在无棣盐碱偏重地区推广临麦4号,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增产潜力。

针对小麦生长不同阶段出现的病害、虫害、旺长等各种状况,市农业部门和农技人员及时编发小麦管理技术意见,开展技术讲座,累计达5000人次利用微信群、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深入田间地头等方式不间断进行指导。同时,全市及各县区召开小麦管理现场观摩推进会7次;举行小麦镇压抗旱控旺现场观摩会2次。6月13日,正在地里收割小麦的滨城区三河湖镇丛家村丛子文感激地说:“我家地里小麦出现了红蜘蛛病,多亏农技人员开展下乡服务时发现,还教给我防治方法,不然今年麦子的收成不会这么好。”

为加快农业科技进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质量安全,今年2月底开始,市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了千名农业科技人员下乡服务活动。活动以科技进村、入户、到田,推广高产优质、绿色生态和抗灾减灾技术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全市主要农作物(产品)优良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力度,加大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力度,为推进全市农业现代化提供科技支撑。截至5月底,全市共集中办理培训班170个、集中培训11545人,开展下乡活动553次,科技人员下乡921人,指导农户19950户,服务指导新型经营主体2133个,服务指导面积209.27万亩。

责任编辑:杨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