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滨州图库 >图说滨州

惠民县每年8000余人登上村(居)善行义举四德榜

发布时间:2017-11-21 20:15:09 14589次 作者:通讯员 吕明芳 樊世山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乡风民俗是一个地方、一个时期广大群众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乡风文明是衡量当地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近年来,惠民县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重要论述,紧紧抓住美丽乡村建设载体,通过完善村规民约、发挥红白事理事会作用、加强宣传引导、培树先进典型等形式,积极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节办、厚养薄葬,在全社会形成了勤俭节约、文明和谐的新风正气。


印发16万份宣传材料,绘制文化墙6万余平方米,引导群众自觉移风易俗


“现在人情少了,彩礼轻了,原来三天的白事,现在一天就办完了,省事省心,农民的负担也轻了。”惠民县麻店镇五牌村村民杜某手里拿着移风易俗宣传单页说。

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解支持,是做好农村移风易俗工作的重要环节。为此,惠民县从宣传引导入手,在县电视台、电台、报纸、网站、微信、手机APP等媒体开辟专栏、专题,利用多种形式,对农村移风易俗工作进行报道,大力倡导厉行节俭的新风尚,曝光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反面典型。拍摄移风易俗微电影《三斤三两》,通过电视台、智慧惠民客户端、孙子故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广泛刊播,提高市民知晓率。

同时,印发《倡树文明新风,移风易俗从我做起——致广大干部群众的一封信》、《农村红白事指导标准》等宣传材料16万份,粉刷移风易俗宣传标语3200余条。各村利用村内大喇叭,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内容,教育启发群众自觉革除陈规陋习、主动践行文明新风。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绘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移风易俗、培育好家风等内容文化墙6万余平方米;建成道德主题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广场、长廊30余处,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让人们在休闲健身时受到文化熏陶和道德滋养。


通过各种评选活动评优树模,注重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惠民县选取皂户李镇、李庄镇为移风易俗工作典型示范镇,在皂户李镇召开全县移风易俗工作现场推进会,宣传推介皂户李镇袁家庙村、火把李村移风易俗和李庄镇公墓建设的经验做法。该县还把移风易俗活动与评优树模相结合,广泛开展了“最美家庭”“身边好人”“道德模范”等评选活动,并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群众。

在群众心中,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干部就是一个标杆,移风易俗工作亦是如此。为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该县对党员干部婚丧嫁娶严格监督,让党员干部带头做到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为群众树立标杆。

各镇(街道)也把移风易俗活动与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表彰活动紧密结合,设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张榜公布各类好人好事,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宣传展示先进典型的风采,形成崇德向善、和谐向上的村风民风。自2013年以来,该县1118个村(居)善行义举四德榜每年实现全覆盖,每年上榜人数达8000余人,对倡导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规范制度,全县1118个村全部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


所有红白喜事都得符合村红白理事会的规定:白事午饭后再来吊唁,一律不摆酒席,招待亲朋只用茶水;喜事不得大操大办,每桌饭不超300元,不得上名贵烟酒……去年2月份,惠民县皂户李镇袁家庙村针对村里愈演愈烈的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奢靡之风,制定了一套移风易俗的村规民约。两年坚持下来,这套规定不仅刹住了红白事铺张浪费歪风,还被村民广泛点赞。

为扎实引导全县农村群众推进移风易俗,培树文明新乡风,该县成立了由22个单位组成的全县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制定出台了《惠民县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方案》、《农村红白事指导标准》等若干项破旧立新规章制度,指导各村把“抵制高价彩礼、革除薄养厚葬陋习”“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纳入村规民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深入开展。各镇(街道)均成立了乡村文明行动移风易俗工作领导小组,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全县各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张榜上墙,形成“县上抓统筹、乡镇抓监管、村级抓落实”的齐抓共管机制。严刹红白喜事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之风。截至目前,全县1118个村全部成立村级红白理事会,制定了村规民约,建设村级公益性墓地580余处。倾力倡导婚事新办、喜事节办、丧事简办,实行全村红白喜事定点集中操办,弘扬勤俭节约传统美德。今年以来,平均每场白事节省6000元,红事节省近万元。



责任编辑:朱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