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我与《渤海晨刊》相伴的岁月

发布时间:2017-12-14 09:15:20    作者:张海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1999年,向《滨州日报》投稿3年后,我喜欢上了刚刚创刊不久的《渤海晨刊》,并将其作为自己发表稿件的主要阵地。2015年年初,《滨州日报》再一次全新改版后,《渤海晨刊》完成自己的使命,停刊了,但我却依旧对其心存牵挂。

1999年8月25日,我在《渤海晨刊》上发表了第一篇稿件《我区首例移楼工程告竣》,当日的《渤海晨刊》报头为蓝色,印刷体。2000年8月30日,我在《渤海晨刊》上发表了第二篇稿件《无棣消夏“欢乐在广场”》,当时的《渤海晨刊》报头“渤海”二字为蓝色,由茅盾题写,“晨刊”二字为红色,印刷体,《渤海晨刊》左上角的“滨州日报”为黑色,由祖籍山东的大书法家武中奇老先生题写。

为什么《渤海晨刊》报头左上角会印有“滨州日报”四个字呢?原来,《渤海晨刊》是《滨州日报》的子报,怪不得《渤海晨刊》的国内统一刊号(CN37-0052)和《滨州日报》的一模一样呢。另外,1985年10月1日创刊的《滨州日报》是中共滨州地委(市委)主办的,而《渤海晨刊》则是滨州日报社主办的。《渤海晨刊》对开四版,周五刊,彩色印刷,实为当时的《滨州日报》第5、6、7、8版,随《滨州日报》一同发行。

据我在《滨州日报》发表的《无棣制止“夜半歌声”》(1999年5月29日·第2488期、周末第343期·头版)推断,《渤海晨刊》应该由《滨州日报·周末版》“演变”而来的。网上说,1998年5月1日《滨州日报》始创子报《渤海晨刊》,我并不认同。据我在《渤海晨刊》发表《我区首例移楼工程告竣》一稿时,此报已出版了18期。1999年8月25日的《渤海晨刊》是第18期,那么周五刊的《渤海晨刊》第1期也就是创刊号出刊时间应该是1999年7月1日。2000年11月,《渤海晨刊》改为周三版。2001年1月1日,《渤海晨刊》实行周五刊。2007年6月25日,《渤海晨刊》全新改版,连续5次试刊,报头或蓝底红字或红底白字,并于7月1日发行了《渤海晨刊》改版创刊号(总第2001期),报头“渤海晨刊”四字红色,由何人题写不知。改版后的《渤海晨刊》在形式上除了对开变四开,还清除了版面上繁杂琐碎的视觉干扰,营造端庄、朴实、大方的版式风格,使报纸版面就像我们身边的“山东大嫚”,透着清丽,透着俊气,透着可人的亲切;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公信、鲜活、贴近、本土、责任。20余天后,类似生活报性质的《渤海晨刊》再行改版,改回了原样。不久,《渤海晨刊》报头“滨州日报·渤海晨刊”改为印刷体,字色为红色,位置居中。后来,该报由周五刊改为周一刊(星期五出版)。再后来,也就是2014年年末,《渤海晨刊》停刊。

多年来,我在《渤海晨刊》上发表散文、人文、观点、游记、摄影等作品百余篇(幅),见证了我与《渤海晨刊》相伴的岁月。

作者在《滨州日报·渤海晨刊》刊发的部分新闻稿件

散文是我的最爱,每期《渤海晨刊》的“大平原”是我必读的。我的故乡在黑龙江畔、小兴安岭脚下九三农垦,而我如今在他乡——无棣工作、生活已整整20年,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人,时时令我牵肠挂肚。于是,“大平原”成了我思念故乡的载体。于是就有了诸如《牵着游子的风筝线》《难忘东北大碴子粥》《难忘儿时元宵节》《难忘五仁月饼》《端午的味道》《东北大酱》《漫天飞舞的蒲公英》《牵着游子的风筝线》《年年此时燕归来》等我所写的、与故乡有关的文章陆续被刊载在“大平原”版面上。“大平原”版还发表了我的唯一一篇见报小小说——《狗食》,值得纪念。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面对不文明、不道德、不公正等现象,我总会拿起手中的笔,勇于揭露、敢于抨击,于是就有了《烧烤经营固定区域模式势在必行》《法律应对贴吧进行规范》《公路晒粮危害的是自己健康》《现场观摩会摒弃走马观花推崇下马看花》等文被《渤海晨刊》“观点”版采用。“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10年7月7日,原重庆市司法局局长文强在重庆被执行死刑。”当我看到这则新闻后认为,文强者,贪官也!污吏也!与蝜蝂乃一丘之貉也!于是伏案写了《蝜蝂与贪官》一文,隔日被“观点”版采用。如今,7年时间过去,再读此文,仍觉有其现实意义,如此文最后所写:“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此,我建议有关部门将唐朝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小品《蝜蝂传》作为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之课!若还不顿悟,则蹈蝜蝂之覆辙必甚矣。”

我喜欢旅游,在游览名胜古迹、欣赏青山秀水之际,总爱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录下来。当《渤海晨刊》有了“旅游·美食”(后改为“时尚生活”)版“滨州旅行家”栏目后,我的游记得以有的放矢,于是就有了《青岛一日游》《云台山两日游》《大连游记》《一顾茅庐——诸葛草庐游记》《园林之盛,甲于天下——瘦西湖游记》《帝王御苑揽——北京北海公园游记》《游东坡赤壁》《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县衙——内乡县衙》《庭院深深深几许——汪氏小苑》《“军旗升起的地方”——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亚洲第一滩”——青岛金沙滩》《“中原好莱坞”——焦作影视城》《鸡公山颐庐中国人的志气楼》等游记。其中,我登临中国“三大名楼”之作《昔人黄鹤皆西去 唯留诗赋叹古今——黄鹤楼游记》、《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游记》和《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分别于2012年3月9日、6月13日和2013年5月3日的《渤海晨刊》刊发,最得意之作还是2012年8月17日刊发的《美景美食美传说——杭州西湖游记》一稿,因为它非常符合“旅游·美食”版的要求。

我爱好摄影。《渤海晨刊》的“影像”版让我有了用武之地。我发表的美景稿件有《白雪映红豆》《霜欺红豆豆愈艳》《日出窗花红胜火》《日落江花红胜火》《傲雪迎春》等。“影像”版还开设了很多小栏目,如我发表在“百味人生”“快门快乐”上的《一家“三口”奔幸福》《互爱》《我也来帮忙》等,发表在“多棱镜”“曝光台”上的《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残缺霓虹灯影响市容》《请为孩子们让出一条“绿色通道”》《请为孩子健康筑起“防火墙”》《清理“三大堆”勿忘“城中村”》等。我最喜欢“镜头背后的故事”栏目,并在此发表了《揣在心口的“全家福”》《永牵母亲手平安度春秋》《强拈照片频频看 再读家书泪涟涟》《我为岳父点喜烟》《我的青春,曾经也飞扬》《难忘16年前抗洪抢险》《“小兰,你还好吗?”》《刘汉民和他的“弦乐器博物馆”》等图文并茂的稿件。

尽管我是东北人,但早已将无棣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爱第二故乡就得爱她的人文,不然就不能与她融为一体。于是,我在《渤海晨刊》“人文滨州”版上发表的《鲁北地区惟一保存完好的明代县衙——海丰县衙》《抗战时期的无棣县人民武装》《建国初期的无棣扫盲运动》《桃花岭与明朝名臣杨巍》《明朝开国功臣孟善与大孟家村》《帝赐街》《“灶户”的演变刊》《吴家码头与海丰吴氏刊》《上世纪50年代无棣曾创办三所大学》《吴重憙与烟台道56—58号》《“中国红十字会”创始人——吴重熹》《袁世凯与吴重憙的师生“情谊”》《吴绍诗父子纂修考释《

2014年12月26日,《渤海晨刊》出了最后一期后,便音信全无,再难寻其芳踪。为此,我将2014年11月14日第3364期的《渤海晨刊》珍藏了起来。因为,当期2版的“时尚生活”以头条的位置刊发了我的游记《帝王御苑揽——北京北海公园游记》(全文2184字,插图5幅)。

“我喜欢唐诗宋词,更喜欢文学写作。在新的一年里,我将把《渤海晨刊》‘大平原’当作我文学耕耘的沃土,用我澎湃的热血创作出激情的文字,讴歌火热的生活、美好的明天!”(摘自《渤海晨刊》总第2660期头版《我的新年愿望》之《笔耕不辍谱华章·张海鹰》 2010年2月12日)     

(作者姓名:张海鹰  作者单位:无棣县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