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父亲的三只药箱

发布时间:2018-03-13 16:36:08    作者:滨州文学 来源:滨州文学

那天回娘家,看到父亲正在擦拭他的药箱,小心翼翼,仔仔细细。这是他治病救人的百宝箱,也是他相伴多年的老友。父亲做了46年的乡村医生,去年才按照镇上统一安排退下来,这个小小的药箱装着他多少记忆、多少情感!

我久久地凝视着这个长方形的银色药箱。它静静地坐在柜子上,一片阳光打在它的身上,给它镀上了一层闪闪的金光,落落大方,优雅从容。忽然,这个药箱竟然说话了:“你知道我、我的前任和主人之间的故事吗?”我说:“知道一些,你还是给我讲讲吧。”药箱清了清嗓子,给我讲述了如下的故事。

第一只药箱:苦尽甘来

父亲小时候是很坎坷的。当年他才一周岁多一点,爷爷因病不幸去世了。奶奶悲痛欲绝,不谙世事的他却哭着闹着非要撕掉裱在鞋子上的白布。此后,父亲与奶奶和姑姑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到了七八岁时,不幸赶上了那场席卷全国的大饥荒。不要说粮食了,家里的榆树皮都被剥掉充饥了。父亲吃了用谷糠做的面团,干涩无比,滞积在肠中下不来,危及生命。奶奶带着他到处求医问药,才转危为安。

父亲聪明好学,从小学到初中,成绩都在整个年级中出类拔萃,遥遥领先。奈何生不逢时,又遇十年浩劫。学校停课,父亲被迫回家务农。待学校复课,姑姑已经出嫁,家庭重担全部落在奶奶的三寸金莲上。尽管老师三番两次找到父亲,劝其返校复学,都被他婉拒。

银色药箱沉吟了一下:“当时,你父亲内心一定经历了痛苦的挣扎和艰难的抉择,你能理解吗?”

我:“当然了,残酷的现实,无奈的选择,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

父亲辍学后,在村里当了一年的大队保管员。也许是命运之神垂青,恰逢各村选拔培训赤脚医生,因父亲当时在村里也算是文化人,几个大队干部的孩子,年龄又都不合适,于是父亲背上了药箱,成了一名人人羡慕的、光荣的乡村医生。

第二只药箱:恪尽职守

四四方方,褐色皮革质地,前面正中央,有一个涂满白色颜料的圆圈,里面嵌着一个醒目的红十字。我对这个药箱记忆犹新,如今它破旧不堪,布满灰尘,瑟缩在储藏室一隅,寂寞失落。恍惚中,它又浮现在我的眼前。

左边第二个人为作者父亲

褐色药箱幽怨地说:“你还记得你父亲当年多么爱惜我吗?”

我怎会不记得?这只药箱陪伴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无论白天黑夜,只要病人一声召唤,父亲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患者的面前,全力为他们救治。空闲时,父亲会把药箱的里里外外擦得干干净净,然后把注射器放在器皿里,放到火炉上消毒。注射器在沸水里翻滚,我坐在一旁发呆。这个小小的药箱,对我来说,真是无比神奇。我经常看到父亲拿出体温表,放到病人腋下,几分钟就能准确报出多少度,他是怎么看出来的?那个高高的血压表,水银柱一上一下,里面有多少玄机,父亲怎么就能得知病人的血压?他熟练地给老人小孩打针、输液,那些橡皮管里的水真的流进了病人身体?一个人的身体怎么能加进那么多水?我和弟弟还多次偷偷戴上父亲的听诊器,模仿父亲的样子,相互“听诊”,只听见“咚、咚、咚”铿锵有力的回音,明明声若鼓点,怎么能说是心跳的声音呢?

褐色药箱:“你还记得,那次你把你父亲惹得发火吗?”

我是个乖孩子,那是唯一的一次,如何不记得!唉,说来也蹊跷,以前父亲每次出诊,我都乖乖地看着他急匆匆地跟随请他的人而去。那一次居然突发奇想,就要跟他走,父亲温和地劝我,不能去,误事。可我充耳不闻,毅然决然,最后还抱住了他的腿。父亲心里着急,大声斥责,我依旧执着地紧紧抱着他的腿,一言不发。父亲勃然大怒,猛一抽脚,我顿时一下跌坐在地上,他头也不回地扬长而去,全然不顾哇哇大哭的我。自此,我再也不敢说跟着父亲去病人家了。那年,我四岁。

作者的父亲

我还记得,寒风凛冽的隆冬夜,我家屋子后墙(屋后是条路)忽然传来“咚咚咚”急促的踹墙声,不一会便听见父亲的咳嗽声,伴着手电筒的亮光,大门开了。空气冷飕飕的,我不禁把棉被裹得再紧些,又沉沉地睡去了,不晓得父亲什么时候回来,也不记得这样的情景有多少次了。

前几年,村里的一位青年摔断了腿,打上钢板,需要巩固治疗。针药是从县医院拿来的,父亲每天按时到他家给他打针,坚持了两个多月,不收一分钱。

邻村的一位老人得了癌症,父亲隔三岔五去给他输液、打针,前前后后持续了一年多,随叫随到,风雨无阻。父亲坚持自己的原则,只要不用自己的药,就完全义务服务,让病人家属感动不已。

还有个病人很贫困,口碑也不是很好。他生病要连续输液一两周,对父亲说钱以后给。父亲想也没想就一口答应了,这样的事情多了。可别的病人都好心地劝父亲,说他就是耍赖皮,一定不会给钱的。父亲笑笑,不以为然。直到几年后,那人因病去世,钱一直欠着,父亲对这件事只字不提。

第三只药箱:守望幸福

面前的银色药箱看了我一眼:“村小区的宣传栏上,你看到你父亲的照片了吗?”

哦,我早就看到了。其实我们家不仅仅是村里的文明家庭,还是全镇的呢!

父亲心地善良,为人谦和,无论亲戚还是乡亲,谁只要有困难,他都慷慨解囊,竭力相帮。在家里,父亲把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性格温和的他和母亲相处融洽,感情甚笃。

银色药箱笑了笑:“你父亲现在很知足,他是一个淡泊乐观之人。”

是啊,父亲常对我说:“家有一老是一宝。你看我都这把年纪了,还有老娘疼,多好啊!”我和弟弟也生活安定,国家放开二胎政策后,父亲又喜得孙子。弟弟一家远在青岛,于是父亲学会了和他们视频聊天,时常捧着个手机,脸上笑开了花。前几年父母搬进了楼房,门口即是碧波荡漾、风光秀丽的明湖。父亲经常哼着小曲,绕明湖散步,看闲人垂钓,赏喷泉变幻,听丝竹悠扬。

父亲看我对着药箱出神,笑问“想什么呢?”我瞬时从思绪中回到现实:“没什么,我给你和这药箱拍张照片吧!”父亲欣然同意,药箱也偷偷地笑了。

作者:赵淑珍,邹平县明集镇初中教师。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