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不息的明烛——纪念石雨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发布时间:2018-03-15 16:43:36    作者:张家敏 来源:惠民电视台

编者按

石雨田先生是原惠民师范高级讲师,滨州地区美协名誉主席,美术界老前辈,一位和谒可亲的老人。如果还在人世的话,现在正一百岁了。他虽然以中国画名世,但却在教坛默默耕耘到七十多岁,几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給了美朮教育事业。在二OO四年八月十日,一个酷熱的日子里,他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世界,离別了他的家人和无以计数的学生,与他曾经为之奉献了半个多世纪的惠民师范一起走了。从此,在这个世界上,再也沒有了惠民师范,再也沒有了他的身影!这位老人,就是可愛可敬的石雨田先生。在他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我们把他的学生--我县美术界的张家敏老师去年专门为他写的没有发表的文章转载过来,谨以此文,追思他的过去,是为纪念。

不息的明烛

——深切怀念我的恩师石雨田先生

张家敏

二〇〇四年八月十日十六时五十分,我的恩师石雨田先生,因患脑出血医治无效,在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逝世,享年八十九岁。

老师是带着对生活的无限眷恋,带着些微微的忧伤和遗憾,默默地离开这个世界的,至今已整整过去十年了……

十年前的七月八日,因惠民师范撤销并入滨州学院,学校邀请部分离退教职人员代表到校聚会座谈,宣布撤并决定。老师他作为惠民师范的元老之一被特邀列席参加,那天,我作为唯一的学生代表也在被邀之列,全程参加了参观、座谈等一系列活动,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我有幸一直陪伴在老师左右,直到午餐过后把老师平安送回滨州的住所。当时考虑到老师整个上午处在老友相逢离情别绪的氛围之中,需要休息,故只作短暂停留,便起身告辞,匆匆返校复命。何曾料想,七月八日下午的这一别竟成为我与老师今生今世的永诀!就在七月十日即学校聚会后的第三天早晨,老师他突发脑出血住进医院。当时我正在安徽淮北归来的路上,接到妻子的电话,没说明因由,只交待速速返家不得耽搁。至傍晚时分到达县城见到妻子,方知是接到学校关于老师病危的电话,令我速速赶到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这天晚上,当我带着一路风尘急急匆匆地踏进病房,一眼看见已经深度昏迷的老师那副憔悴苍白的面容,我木然的伫立在老师的病榻旁,心底一片茫然无措,泪水止不住慢慢流了下来,竟没说出一句话!稍后,慢慢了解到一些病的详情,据医院方面讲:经过治疗表明脑出血已得到初步控制,老师其它器官功能尚好,结论是很有希望出现奇迹。此刻,我心里唯望老师能够逃过此劫,并相信一定会有奇迹发生!

对于老师的病,学校和市教育局领导给予高度重视,立即成立了抢救护理小组,并责成院方全力抢救。在考虑人员选择时,我是作为老师近前的学生和人所共知的师生情谊,理所当然的成为成员之一。我窃以为,能够在恩师病重期间守在他身边尽一份孝心,这既是尽弟子之道,也是我的荣幸,如若不然的话,当下怎会心安?也会留下终生的遗憾!为此,我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这一年的夏天天气异常的炎热,我们护理小组的成员沉浸在焦虑的氛围中,苦苦等待,盼望着奇迹到来,但是人愿难遂,我们所期盼的奇迹始终没有出现,经过医院全力抢救,老师他一直再没有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终于在病榻上煎熬了三十二天之后心脏停止了跳动。这一天是二〇〇四年八月十日,农历甲申六月二十五日,距老师的诞辰仅仅相差五天!

老师他默默地走了,临走之时甚至没有留下一句遗言。这位辛苦一生,教书育人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老人,辞别他的家人和为之倾尽心血的莘莘学子,与他自建校初始即为之辛勤耕耘、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四十余载的山东省惠民师范一起走了。从此,人世间便再也没有了石雨田老师和他曾为之奉献终生的山东省惠民师范!从此,我再也不能聆听到老师那谆谆教诲,看不到老师那挥毫泼墨的身影和和蔼可亲的面容。

老师的离世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对于他教书育人的一生和为德为艺的境界和追求,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为他的不幸离世表示深切哀悼!在庄严肃穆、花圈如海的告别大厅,老师的遗体安放在正中,灵前摆满了鲜花,在凄彻哀婉的音乐声中,人们以泪雨和悲声与他依依惜别…… 尤其是石雨田老师为之倾尽心血的莘莘学子们,不论他们是已经年老,还是正值年轻,更是难以抑制住内心的哀痛,沉痛哀悼自己的恩师——这位学高身正、宽人严己、德高望重、和蔼可亲的石雨田先生。如今这种悼念已伴随着我们走过了整整十个春秋!今天,在老师逝世十周年大祭之际,我肃立在他的墓前,追思他的过去,以及我与他相处的二十五年间所亲知亲历的那段时光,那无数次的教诲、关爱和期盼,如在目前,怎不令人思绪翻涌!当我跪倒在老师的墓前敬上两杯甘冽清纯的浓浓的水酒,焚香默祷之时,依旧泪水潸然,分不清这泪水是感恩还是思念……

我怀念石老师,是因为他的的确确值得我去深深的怀念。我赞美石老师,是因为他留给我太多值得赞美的因由。在我的意识里,他是和熙骀荡的春风,催生了无数学子心灵深处智慧与希望的种子;他是甘美的丝丝春雨,无声无息、无怨无悔地滋润着无数学子的心田,使一颗颗种子生根、发芽、开花;他是一名优秀的园丁,用辛勤的汗水和心血,浇灌得春色满园,桃李芬芳;他是一片蓝天白云,以宽阔坦荡的胸怀把美丽带给人间,他善待他人,以德报怨。来时没有分毫的索取,去时不留一丝印痕;老师他是高山,他没有炫耀,也不曾傲慢,但你必须仰面,才能望到他的容颜。

其实,最形象的比喻,莫过于说老师他是一颗蜡炬,他饱经沧桑,光明磊落,流尽热泪燃烧了自己——却把光明留给了他人!

老师他走了,从此断绝了我们师生曾经二十五年的尘缘,但老师的深情厚谊永存,老师他走了,这柄蜡炬燃烧到了尽头,永远的熄灭了,但是那闪闪的烛光却在我心底依然照亮着,不曾熄灭!不论是在这已经过去的十年,还是此后的二十年、三十年,他将伴随着我的终生!

或许有人质疑我为什么这样评说,或许有人以为这不过是几句有点诗意的浪漫感言。故故妄言之,故妄听之而已。但这的确是我萦绕在心头很久很久没有说出的话语,是我此时此刻的所思所感。其实,这也难怪,如果你从来没有走近过这位老人,怎么能够拥有我与老师二十五载相处的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感?情之所至,毋庸讳言。多年来,老师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眼前,依旧慈祥,宛然如生…… 及至于在老师辞世后的这十年间,我多次想写点什么来寄托自己的哀思,但每次提笔在手却又难以成篇,因为,每每触动这个区域,心底就会升腾起一股凄恻的哀痛,会顿时让人情不自持,泪水满眼……

本文作者与石雨田先生

石雨田先生简介

石雨田先生是蒙阴县人,早年曾受业于大画家关广志教授门下,1937年毕业于北平华北艺专西画系。1941年教后又转习国画。

半个世纪以来,辛勤耕耘,泼墨点彩,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秀丽的蒙山沂水陶冶了他诚朴的品格,也培养了他热爱艺术、热爱祖国山山水水的思想感情。他的画传统功力深厚,受元代大家的影响尤深,有敢于直破古人的创造精神,笔墨苍劲洗炼。他师古人,更师造化,并借鉴西画法,作品于朴实中见灵巧,活泼中寓淳厚。不论是山水、花卉、还是蔬果,无不笔简意周,各臻神妙。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石老愈加勤奋,重新焕发了艺术的青春,古人的技法经验经扬弃和升华已经与他自己的风格熔为一炉,在笔墨上独具一格,在构图上别具匠心。

近年来,他有不少作品参加省、地各类展览和在许多报刊上发表,1989年中国美协山东分会等单位为他在滨州举办了个展。受到社会广泛的关注。他的一些绘画精品还被日本、加拿大等国友人收藏。他的名字已被载入《中国现代美术家人名录》和《中国现代美术家辞典》。

石老一向不慕名利,胸怀坦诚,素常寡于物质享受,衷心致力于美术教育事业。他的学术论文《浅谈师范美术教育》曾荣获山东省师范美术中心教研组论文特等奖。

石雨田先生国画作品

部分老照片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