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滨州日报策划推出《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 首期《沿着黄河去码头》《诗意三河湖》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18-04-01 16:25:28    作者:记者 王锋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日报·滨州网4月1日讯    滨州日报社策划创意的《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近日由团结出版社正式出版,首期两本为《沿着黄河去码头》《诗意三河湖》。

《沿着黄河去码头》内容包括三部分:一、黄河福地 广田故里。编入了滨州广大作家们赴码头文学采风的作品,又分散文篇(30篇)、诗歌篇(11组)。二、沿着黄河去码头。收入了2017年“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的主要新闻作品和10幅精彩瞬间图片。三、悠悠乡愁 诗意码头。本部分是码头影像,共精选底蕴深厚、内容丰富的彩色照片22幅。

《诗意三河湖》也是三部分内容:一、三河湖,滨州的掌上明珠。是作家们三河湖文学采风的作品辑录,其中包括散文17篇、诗歌24组。二、河湖胜景 光影魅力。收入24幅美轮美奂的摄影图片,生动表现了三河湖镇的独特风貌和乡村美景。三、厚重人文 殷商高地。这部分重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反映侯家遗址、兰家遗址、汲湾汉墓的考古成果和意义,反映殷商时期这里的人们“渔猎煮盐”的生活概貌。

编辑出版《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是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滨州日报社作出的积极响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怎么走?党中央提出了七条“之路”,其中一条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的组织出版,正是借助本土作家的创作力量,紧扣滨州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合主题,积极服务文化滨州建设的有益实践。

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惠生为丛书写《序》。《序》充分肯定了《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出版的价值和意义,并提出希望和要求。团结出版社相关负责人、主编多次称赞《沿着黄河去码头》《诗意三河湖》两本书“质量很高”。

《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计划每年由滨州日报社、滨州市作家协会联合组织出版。今年将选择2-3个美丽乡村建设成就突出、文化底蕴深厚、乡风淳朴文明的镇街,组织举办作家采风、摄影采风等活动,引导创作优秀作品,挖掘独特人文资源,然后结集出版,为文化滨州建设不断贡献力量,使《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越来越厚重。 

行走在通往乡村深处的路上

文/王锋

《沿着黄河去码头》《诗意三河湖》两本书,迎着2018年明媚的春光,带着本土文化的宜人馨香,欢快地来到了我们手上。

在美丽乡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我们组织本地作家到乡镇采风,“试水”滨城区三河湖镇、邹平县码头镇,以文学的触角和情怀,去抚摸丈量那一方土地上的独特风光、厚重历史、民俗风情、文化根系,意在对美丽乡村的文化内涵进行丰富、发掘、提升和传承。

翻开书页,时空回转。2015年6月19日,“河湖胜景 厚土朗天——三河湖畅想”文学采风活动举办,滨州、淄博两市的30多位诗人、作家参加;2016年7月8日、9日,作家们又走进“广田故里    魅力码头”,走进黄河大坝下的十里荷塘、百年枣园和灿若星布的人文遗迹中,寻找诗意和乡愁。两次采风活动均由滨州日报社、滨州市作家协会主办,三河湖镇、码头镇分别承办。

非常感动和感谢滨州的作家群体,两次采风活动都用情“走心”,短时间内,参加者纷纷拿出了感情充沛、题材鲜活、语言优美、时代感强的优秀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已在《滨州日报》“大平原”文学副刊刊登。经文学艺术描述与歌吟的河川风物,顿生熠然光辉,牵引着人们去发现、珍惜身边存在的乡村之美。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愈发感到这样的乡镇文学采风,是一种题材集中、组织灵活、意义深远的文学活动形式。著名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先生指出:“文学可以保养一方精神,促进一区文明,推进和建设有信心有诗意的生活。”发掘乡村文化底蕴,丰富地方文化内涵,呈现多元乡村态势,无疑是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实施的重要落脚点。为留存传承好作家们的心血之作,促进滨州本土文化建设,让这样的文学采风能得以复制推广,这两本书,经过“冷静沉淀”后,在中共滨州市委宣传部、市文联的关心鼓励下,在“滨州盛世问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得以正式出版。

两本书的内容,都以文学采风作品为主,加入了部分摄影作品和地方人文内容。

让我们把目光投向三河湖、码头镇,稍作浏览。

“三河湖,滨州的掌上明珠”,绸缎一样柔软的碧水,滋养着水中、岸边一望无际的芦苇。这些朴素而平凡的植物,越过千年时光驻留于此,和水鸟、游鱼、木船和谐混搭,陪伴着两岸一个个安静的村庄、一片片沃野良田,构成三河湖镇的大致风貌。

徒骇河风光

徒骇河是禹疏九河之一,是山东省内第二大河,这条河就像一条玉带,自南向北28公里,贯穿整个三河湖镇区。并与土马沙河、付家河奇异交汇,形成天然的河湖胜景,三河湖由此得名。这是一颗“大地的眼睛”,靓丽、澄澈,充满了神秘诱人之美。

三河湖风光

踏歌三河湖,遥望历史,大禹治水的足迹仿佛还在;殷商时期的人们,提着陶罐,在这一地域捕鱼、煮盐;这里曾出过一位被宋太宗钦点的状元胡旦;1947年8月,著名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两广纵队在此成立……放眼当下,三河湖大打“生态牌”、“旅游牌”,省级特色教育小镇正在如火如荼的创建中,渔村文化丰厚的小王村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沿着黄河去码头骑行比赛"(李默 摄影)

码头镇,位处邹平县西北端,是紧紧依偎着黄河的一个“世外桃源”。昔时的码头地域,北靠大清河、南有小清河、西依绣江河,三河汇聚,漕运繁忙,帆影绰绰,文化繁荣。今朝之码头,依靠黄河水的滋养润泽,沃野平川,盛产粮棉,瓜果飘香,生态良好,被称为“金码大地”。

著名的百年黄河险工梯子坝就坐落在码头镇域内;仅有140多口人的邵家村,因拥有“百年枣园”而尤为出名;大寨村“十里荷塘”,年年再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醉美景观;“顶瓜瓜”生态园的甜瓜,甜得让人忘不了……

草庙村是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李广田的故乡;李码村出过一位征战生涯波澜壮阔,乾隆帝曾为他亲题碑文的武将李化龙;归苏村的青龙街、炭刘村的民俗文化博物馆等,展现出浓浓乡愁。

码头,多么引人遐想的名字,它既是一个确切的美好去处,也是一个富有诗意乡愁的象征性指代。2017年10月31日,中国.滨州首届“沿着黄河去码头”全国自行车精英赛成功举办,这项赛事必将朝着“国家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的目标,一路迅猛发展。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在滨州,有一支朝气蓬勃的作家队伍,尤其在诗歌、散文方面,每年都有卓然不凡的创作成就。市作协、滨州日报社以及各县区的文学组织,通过网络等多种载体,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活动,使滨州呈现出浓厚的文学艺术氛围,为文化滨州建设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进镇街、入乡村,深入基层的文学采风活动,为有热情、有担当,愿意为建设本土文化尽己之力的广大作者,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对促进作家真切感受时代脉动,吸收着大地营养迅速成长,无疑是一种好的方式。和大地相连,创作才不会贫血。文学只有关注现实社会,才能更接地气,更有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下,不少作家的写作过分关注主观情愫的宣泄,漠视历史的厚重,忽视当下的深刻,写作元素贫乏,作品就难免浮夸。客观地讲,我们收入的作品中,也难免有少部分缺少深切体验和独特发现,情感上,还不能通往“乡村故事深处”。但毕竟通过这样的采风,能以文学的方式,记录当下一个地方的发展概貌,创作出一些华章,发掘出不少故事。并必将为有心“深潜”的作家,朝向更大题材更高水准的创作目标,提供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线索和素材。

希望这两本书的出版,仅仅是一个开始。祝愿“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越来越厚重。

——(本文为《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沿着黄河去码头》《滨州美丽乡村文化丛书﹒诗意三河湖》两本书的前言)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