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一个滨州人的家庭纪实:我的家,流年向上

发布时间:2018-05-02 16:20:48    作者:张恒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我出生六十年代末期,一家几口子人居住在两间草屋里,每逢下雨或连阴天,由于长年失修,枯破的屋顶早已经不住风雨吹打,雨水顺着屋内的顶子,滴答滴答的漏水。体弱多病的母亲,还病卧在土炕上,她吩咐孩童时的我,把仅有的一小袋儿面粉,放进不大的瓷翁里,盖上盆子,以免被水弄湿。雨下了几天几夜,那时候夏天不知道哪儿来那么多雨水,人都盼着别下雨却偏偏下雨,最后连烧火做饭的柴都没有了,真是吃不上也烧不上。实在没办法,就只得到各处邻居家要点饭吃,那时候邻居家的日子过得也都不相上下。

幼小的我有时常常饿着肚子就去上学,父亲那时在外地,母亲拉着我们兄弟几人硬熬着。幼小的我,在雨夜里透过木格子窗口看到漆黑一片的院子里,除了雨声滴落的声音,就是我发自内心深处的呼唤——明天千万不要下雨了,希望太阳升起把柴草晒干,蒸一锅香喷喷的玉米窝窝头,一家人不要挨饿。

日子就这样过着,我们全家省吃俭用。虽然日子苦了点,好在那时候我们几个孩童胃口都小,还能糊口。可是没过几年,小草房终于藏不住像小鸟一样的我们,我们都渐渐长大。兄弟几个半大不小的小伙子,大哥成人了要结婚,父亲母亲开始着急了,结婚得先有房吧,房屋大或小不打紧,只要有一间房就可以。那个时候有一间房屋,不管是土坯房、瓦顶的、草顶的,甚至土平屋也能结得起婚、娶上媳妇。在农村大小伙子能娶上一门媳妇就算不错了,大都媒妁之约,婚事热闹节俭。也没有像如今这样,能在花前月下自由地谈情说爱。

大哥先前由于没有房屋结婚,所以媒人帮着找了几个对象也没成。没有别的办法,父亲在煤矿上工作,只好打了报告提前退休,让大哥接了班,当上正式工人。自此,父亲母亲总算松了一口气。父亲那时候在生产队里,多少能挣点工分,生产队或多或少的也能分点粮食,柴禾。日子渐渐好点了,父亲母亲就张罗着明年春天盖上三间房屋。当时老少几口子人挤在一盘土炕上,冬天挤挤还能凑合住,夏天天热的令人无法入睡,一口低矮不堪的土屋里,再也伸展不开四肢发育的儿子了。盖新房,迫在眉睫。

这年春天,刚刚开春。村里的人们帮忙用手推车开始推土,捣泥,脱胚。那时候我们老家盖房大都盖的是土胚房。父亲白天黑夜的睡不着觉,半夜里看看天色阴的浓,叫上我们兄弟几个,把白天摞好的土坯盖上草苫子,一直忙活到天亮,结果又是大晴天,赶紧再次放开草苫。就这些土坯耗就用了我们半个家当,那是请街坊四邻帮忙的开支。大家都来帮忙脱坯,父亲说街坊们干了半天活,总不能让大家伙饿着肚子吧。

土坯晒干了,父亲的脸也黑了。为了盖上三间土房,父亲整个人熬瘦了。眼看房子就要起来的时候,家里的钱也花光了。明天中午的饭大伙咋吃?还没有名目?房子盖了一半盖不下去了,这可咋办?建成新房的希望眼看就要破灭,我记得那时父亲愁得没办法,接连不断的抽烟。晚上他一个人坐在即将完工的土屋前呆呆的发愣,父亲仰起头喃喃自语“一定会过去这个难关啊”。到了第二天街坊们又都来了,等到大家干到晌午时,也没见母亲准备饭菜,大伙好像明白了什么,都不声不响地各自回家了。父亲是个爱面子的人,不管怎样用好言一再挽留,可是这些淳朴厚道的村民,一个也没留下来吃饭。父亲那疲倦不堪的脸上流下了眼泪,是感激的热泪,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到父亲流泪,他当时该是怎样的心情啊。

三间土坯房终于盖好了,它立在院子里,即精神又端庄。月亮升到院子上空,在夜色里,屋顶的瓦泛起光亮,月光洒到白色的墙皮上亮的耀眼。我们兄弟几个坐在院子里,听父亲给我们讲盖房的感受,畅想着以后我们家的生活。

日子就像河流,一浪浪往前赶……

记得,一九七八年这一年。春风吹遍了大地,吹到了我的家乡。国家政策调整了,可以做点小生意了。父亲很高兴,跟人别家学会了炸油条,推上自行车到各村庄里去叫卖,居然真挣到了钱,几个月的光景,用赚到的钱还买上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

家里的日子眼看着一天天好起来了,父亲紧锁的眉头也慢慢舒展开了。不善言辞的父亲,话也多了起来,每逢晚饭时,总是滔滔不绝地谈论着村里发生的变化。

就在这年的秋天,一九八一年。我的家乡实行土地分产到户,家家像过年一样忙碌。我家也分到了田地,父亲站在地头,凝望着土地对我们说,以后有了收成,吃饱了别忘了交公粮,别忘了国家。他说的话我至今记得清楚,没有国家,就没有小家。就这样每次打下粮食,我们总是积极的交上国家征收的粮食。

时光流转得很快,自从包产到户后,家里年年丰收,年年有余粮,父亲又盘算着盖新房子了。

与上次盖房大不一样了,这次可盖的是砖瓦房。五间大瓦房盖好了,那是给我二哥娶媳妇用的。房屋盖好了,宽敞的玻璃窗,一色的红砖瓦房,在清晨阳光的照射下,精神抖擞的立在村前,父亲可高兴了。这次盖房,父亲没有像上次那样因为缺钱而发愁。上梁(给房屋架上屋梁)那天,父亲趁着高兴多喝了杯酒醉了,我知道他是从内心的深处醉了,被好日子陶醉了。

最近几年,国家政策更好了。一系列慧农政策出台,农村改造项目让我们村民得到了实惠。现在我家已住进楼房,水电暖气配套设施齐全。安上网络,足不出户就能做生意购物。村庄广场上,村民们也跳起健身舞。一曲高歌唱满春风,村民无不称赞当今社会的好,国家政策的好。现在的家乡正日新月异,人人有饭吃,人人有活干,个个奔小康。

父母亲虽然走远了,流年如水,可日子一年年变好,父母地下若有知,一定会为我们的家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而高兴的。

(作者:张恒,滨州市博兴县西辛安村。)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