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搜书志: 1985年,倾斜的足球场

发布时间:2018-06-25 14:30:38    作者:钱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世界杯“万马战犹酣”。酣不酣的,都是洋马,没有一匹中国马。诗是我家事,但世界杯久矣是别人家的事了。

所以,编辑女士问我会不会写一点跟世界杯有关的文章,一向谈天说地、搜书论诗滔滔不绝的老钱竟是罕见地一时语塞。

我做过编辑,情知人家组稿是要在意阅读量的。您写得再好,只有您一个人在那儿哈哈地乐,别人都不搭理你,媒体也懒得陪您玩。为了这个预期的关注量,我嗫嚅半晌,说试试吧,打从过了2002年就没怎么再看过足球比赛——千禧宝宝们今年都高考了吧,怕说不好。

正儿八经的专业球评不归咱说,而像这种(如截图)不着调的段子,就算往恨铁不成钢的好意上贴,也不是什么正能量。这种犯贱当有趣的“文化”泛滥,说明一个国家、一个种群在堕落,从神志上堕落。而可怕的不是堕落,是堕落的时候很多人明明神志是清醒着的。

中国足球队参加1985年第十三届世界杯东亚区预选赛赛况。

最终下决心还是写,而且落下这个能勾起很多当年的文学爱好者加老球迷心事的标题,是那天在公交车上,听两位白发苍苍的老同志说起了世界杯,说到了1985年,说到了曾雪麟、戚务生,说起了孙正平,还说起了鱼跃救球和张俊秀。说到激越处,两个老人都沉默了,扭头看细雨蒙蒙的车窗外。我懂他们,这叫做,哀莫大于心不死。

哦,1985年,那是中国足球纪年史上怎样一壶该开没开的水啊。

那当儿,王蒙在做《人民文学》的主编。1985年第7期卷首“编者的话”里说,“五月十九日晚上,北京工人体育场发生球迷闹事的情况,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我们特约刘心武、理由同志赶写了纪实小说《5·19长镜头》和报告文学《倾斜的足球场》……这是爱国爱民之作,表明所谓问题文学,只要写得好,是仍然具有生命力的”。

顺便说一句,同在这一期编辑部重点推荐刊发的新人徐星的《无主题变奏》,也在新时期文学史上有着特殊地位。当时徐星的工作是全聚德烤鸭店勤杂工。扫地抹凳子之余写的这篇小说,被《人民文学》编辑朱伟(后为《三联生活周刊》主编)看到后拍案惊奇,即送王蒙签发在第7期显著位置(紧跟在编辑部约的那两篇稿件后面)。这么说吧,有了徐星,才有了王朔。就如同有了《金瓶梅》,才有《红楼梦》。

当时的中国队是亚洲杯亚军,队内拥有贾秀全、李华筠、古广明、柳海光等亚洲级球星。图为当时的国足阵容。

还是说那年的足球——嗨,怎么一说足球就走神儿。话说这天晚上,挟亚洲杯亚军声威的拥有贾秀全、李华筠、古广明、柳海光等一众亚洲级球星的中国国家足球队,在曾雪麟、张俊秀等名宿带领下——现在回想起来,这真是一支亚洲全明星足球劲旅,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迎战中国香港队。这是世界杯小组赛的最后一战,与中国香港队只要打平即可出线。

中国队与中国香港队并肩入场。

这一届世界杯把亚洲分为东、西两个赛区,理由在《倾斜的足球场》中这样评论,“老实说,国际足联对黄种民族够照顾的,使中国避开沙特、科威特和伊朗等那些剽悍的强队。中国足球队在东亚赛区的分组角逐中一路领先……”这样一种形势下,刘心武在《5·19长镜头》中对球迷求胜心切的描述毫不夸张,“就是不仅不允许国家队输,也不允许只是踢平,而必须得大胜,并且要立即大胜,因此即使是让香港队球员暂时地控制了一会儿球,也认为是奇耻大辱”。

双方互换队旗

遗憾的是中国队以1:2 输了,中国香港队进球者分别是张志德和顾锦辉。在中国香港队打进第二个入球后,剩下的三十分钟一秒一秒过去,解说员孙正平的语气开始变得克制起来。“上半场在中国队攻破对方球门时,他曾禁不住一拍桌子,高声叫好。不久他接到从电视大楼打来的专线电话,体育部的负责人提醒他不要过于激动。现在,他不会激动了。根据他对体育的内行知识也看清场上的趋势,僵持的局面使他的解说变成重复性的言词”。(《倾斜的足球场》)

中国队古广明(白衣)奋力铲抢。

下半场第18分钟,香港队迎来一次进攻的机会,将比分改写为1-2。之后中国队未能追平比分。在中国球迷眼皮底下,中国队输掉了如此重要的比赛,比赛结束后现场球迷情绪激动。

比赛结束后,许多观众压抑不住内心的悲愤,要求与足协领导对话。部分球迷情绪激动,在场外拦截外宾、掀翻汽车,甚至殴打民警,酿成了所谓“5·19”事件。这是中国球迷史上第一次球场闹事。

两篇同写一个主题的文学作品,《5·19长镜头》放在前面,即使用现在的编辑眼光看,也是有道理的。目录上的《5·19长镜头》后面注着“纪实小说”的标签,在当时文坛引起过争议。不少人认为,所谓“纪实”,就应该是新闻作品类,如通讯、报告文学等。而小说,是源于生活的经过艺术提炼虚构的文艺作品。又“纪实”、又小说,如此混搭,岂不乱了祖宗章法?但王蒙主笔政下的《人民文学》没管这一套,对焦点社会问题背景下推出有典型意义的文学人物形象(滑志明)的创新探索给予大张旗鼓的支持。这篇“纪实小说”以5·19之夜路透社驻北京记者抢发“北京足球骚乱”消息开头,以虚构的事件参与者北京青年滑志明眼中的整个事件进程为主线。小说结束时,呼应开头,提到事件过去没几天,路透社就无暇评论中国这点事了,因为在欧洲的布鲁塞尔,5月29日晚,意大利尤文图斯队与英国利物浦队还没等开赛,两支球队的支持者便大打出手,死了38个人,打砸抢了珠宝店,一名球迷向警察开了枪。

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滑志明这个经典的足球文学人物形象外,是小说的最后一句话,意味深长:

“事到如今,我们无妨反过来想想,倘若5·19那天球赛结束,看台上的中国观众都心平气和地为‘双方的精彩表演’鼓掌,然后有秩序地、迅速地鱼贯而出,并纷纷微笑着各自回家,全世界和我们自己,对我们这个民族该作出怎样的评价呢?”

王蒙之后,刘心武继任《人民文学》主编,但时间不长,因主持刊发一篇“问题作品”导致下台。

素有足球情结的王蒙大概不甘心光看别人写得欢,1988年他发表了中篇小说《球星奇遇记》。那时他官运亨通,正在做共和国的文化部长。小说里面对球星恩特“踢而优则仕”但旋即卷入一场巨大足球阴谋的荣辱浮沉的描写,竟成后来球坛一些乱象的谶语。而他惯用的突破时空限制、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意识流谋篇布局特点和排山倒海、张力十足、血脉贲张、涕泪交零的语言风格也在这部小说里发挥得淋漓尽致。2007年,73岁的王蒙推荐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协,再次引发争议。

聊到这儿,我还是得跟读者说声对不起。您要是觉得这个题目确实有点借世界杯骗取读者关注的嫌疑、浪费了您的时间,那我就更内疚了。这些年写了不少文章,评论了一些事,有的是懂一点的,有的是自己以为自己懂一点的,好不好的,写作态度是认真的。唯有这篇文章,尽管态度依然认真,但这是我自己明知道自己不懂还要写的唯一的一回。好在说的是一段旧事。我保证,再也不写这种自己不懂的东西了,譬如足球。

(作者:钱杰)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