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1980年出生的我,踏着改革开放足迹长大

发布时间:2018-11-20 15:36:01    作者:通讯员 耿沛芳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我坚定地认为歌里唱的就是改革开放。我出生于1980年,可以算作是改革开放的同龄人,虽然我不知道改革开放前是什么样子,但我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过程,也享受着改革开放的成果,我踏着改革开放足迹长大。

复式教学的快乐

还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应该是1987年左右。我们村有一所小学,一间教室,一间办公室(兼老师宿舍),20来个孩子读一、二、三年级。对,就是三个年级的孩子在同一间教室,由同一位老师上同一节课。你可能听说过,这就是复式教学。怎么上?没经历过的肯定有这种疑惑。简单!每天上课的第一件事是老师先给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布置写字或算数,以确保他们安安静静,不打闹。然后给三年级的大学生讲课、布置作业;再给二年级的学生讲课、布置作业;最后给一年级的小学生讲课、布置作业。一般上午只有一节课,下午只有一节课,如果遇到麦收或秋收的时候,干脆不上课,因为老师要回家忙农活。小学四五年的时候才知道,每个年级应该有独立的教室,除了数学和语文,还要学习自然和历史。但那时候,我们好像除了课本以外也没有其他学习资料,我们根本没有沉重的书包,更不需要减负。我们比现在的小学生要幸福。

我们的课余生活更是丰富多彩,跳皮筋、弹弹珠、迈步、跳绳、跳房子……虽然没有现在孩子们手中的手机、电脑等高科技,但我们有健康的身体和明亮的眼睛。体育测试的立定跳远,女生轻轻松松就能跳2米,我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近视,更没有人小学就带上厚厚的眼镜。回想当时的情景,真想时光倒流能再回少年时。我幸福快乐的小学时光就在这些丰富多彩的游戏中一晃而过,根本不知道学习是为了什么。

中学初尝生活的苦与乐

1992年,我在懵懂中竟然以全年级第二的优异成绩考上了初中。但当时不是义务教育,每学期学费大约是1000多元,对一个农村家庭而言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当时,比我只小两岁的弟弟也已读五年级,爷爷生病,所有的收入仅靠父母勉强支撑。每到交学费的时候,父亲都是早出晚归,四处借钱。村里与我同龄人的女孩子都已经辍学回家,只有我一个人在读书。很多人看父母的笑话,讽刺他们自己家穷的揭不开锅了,还让个闺女念初中干啥。他们默默忍受着相邻的嘲讽,给我和弟弟立下承诺,只要有本事能考上,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供应我们读书。

也正是这时候,我才明白了父母的不容易,我更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生活,我好像读懂了解海龙的《大眼睛》。那时候,读初中需要住校,学校离家十多里,没有宿舍,借住在亲戚家,自己在家带馒头和腌咸菜。一周只回一次家,馒头夏天会长毛,冬天就冻得邦邦硬,只有期末考试的时候才舍得买一包5毛钱的方便面和1毛钱的海带丝犒赏一下自己。现在好像还能闻到方便面泡海带丝的味道。

1995年我考上了高中,成为村里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高中生。虽然高昂的学费仍然让父母头疼,但他们的眉眼中流露的却是满满的幸福。高中是惠民三中,在李庄镇,离家40里,没有公交车,只能自己骑自行车上学。年仅15岁的我骑一辆加重自行车,带着被褥、脸盆、暖瓶和自家腌制的一罐咸菜踏入了高中的大门。当时,学校已经有食堂了,但食堂里只有馒头,没有炒菜,我们能吃上新出锅的热馒头就已经很满足了。每个月回家一次,带回的是自家腌制的咸菜。当时家里种大蒜,所以我一冬天的咸菜就是咸蒜,一开始是直接吃,后来母亲怕我吃不到油水,就将咸蒜切碎拌上点油吃。一直吃到我闻道咸蒜的味道就想吐的程度。

每当我站在讲台上和我的学生说起这些的时候,他们都认为我在给他们讲故事。90后的他们吃着面包、火腿肠,根本无法想象长了毛的馒头怎么能吃;00后的孩子出门有轿车或公交车,上下学都要父母接送,他们当然在质疑40里的路骑自行车怎么还能带那么多东西;05后遇到问题就要问“度娘”或作业帮的他们始终无法想象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怎么能完成作业和练习题……

大学看到了发展的新世界

1998年我有非常幸运地考上了滨州师专,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为此父亲还高兴地雇了一场电影,大宴宾朋。自认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我踏入大学校门时才知道什么是孤陋寡闻。现在还记得初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面对像电视一样的“大脑袋”显示器,根本不知道如何开机,更不知道鼠标和键盘是什么仪器。老师让我们按“任意键”的时候,全班40多个同学没找到“任意键”的位置。因为当时计算机还没有普及,我们学校开设的专门的计算机教育系竟然连招生任务都没完成。

现在回想,我们当时使用的是奔腾256计算机,里面只有晦涩难懂的doc命令,只有根目录和子目录,根本没有腾讯、微博、网易等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更没有各式各样的游戏,所以我们根本不懂Word也不会WPS,更不会制作PPT。

工作中共享改革的成果

仍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每次上数学课,老师都会拎着一两个小黑板到教室,当讲到例题时,老师就把小黑板挂起来,有时还会用白纸遮掉一部分内容。英语老师则喜欢用小卡片,预先写好一些单词,一张一张抽着让学生念。就在我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老师还依然用粉笔在黑板上书写,整块黑板写满了就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一层白白的粉笔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老师上课沿袭了几十年的三大教具。那时的老师天天与粉笔灰打交道,估计谁也没有想到,有一天粉笔和黑板会被现在的多媒体所取代。

2007年电脑在教育领域开始普及,老师们也有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以前为了获得足够多的资料,老师到处托人寻找教辅书籍,现在办公室里,老师的备课资料都在电脑里;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点地全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一张PPT就能解决问题……2014年,地处农村的皂户李镇中学的教室里也安上了多媒体一体机,上课的学生们认真地注视着黑板上方的液晶电视屏幕,那里显示着老师的讲课要点和随堂练习。教学工作的现代化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成绩和惊喜。

作为曾经的学生和现在教师的我,可以说见证了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每当我静下心来,把自己的成长放到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去回忆时,我无不发出这样的感慨,我们是改革开放成果的受益者,我们是改革开放一路风雨的见证者,我们是改革开放新新的推动者,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幸福的,这一切都得益于我们的国家,得益于党的正确方针,我们要感谢党给我们带来的这一切。(图片来自网络)


责任编辑:王宗尧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