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三十)|工地上的除夕夜

发布时间:2019-01-14 08:57:00    作者:张玉贞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工地上的除夕夜

              张玉贞

人之暮年,往事悠悠,每到春节来临,我总会想起那年独守水利工地过大年的情景,在我脑海里盘旋着、萦绕着,唤起我的回忆。

那是1964年,国家投资重建清坡沟城关公路桥。这座桥位于济埕公路上(济南至无棣埕口),当时是交通要道,南到济南,北至天津,西通德州,东连张店(淄博)。该桥是建国后修建的,结构形式为砖墩木桥面,由于年久失修,损坏严重。为重建大桥,水利局成立了施工领导班子,老石同志为负责人,我负责技术指导,招了三名临时工,其中一名施工员,一名保卫员,一名炊事员。我任数职,既是技术员,又是保管员,还兼管着记账和生活(没有专职会计和司务员,工程开支记在账本上,凭单据到局里向会计报销)。

工程进度很快,上冻前完成了桥墩砌筑,桥面板全部预制成,用柴草覆盖,洒水养护。转眼春节即将来临,工程停了工,外地工人和本县民工放假回了家。水利局领导来工地安排节日值班。春节期间,阖家团圆,谁在工地看守呢?老石同志家中有妻子和孩子得回家,三个临时工不能留工地,只有我能在工地上值班。

除夕下午我忙了起来,将工棚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桌子椅子擦的亮亮的,床铺整理好,棉被叠好。经过一番忙活,建桥工地上有了新气象。我坐在板凳上略一休息,准备包饺子。和好面,切好了馅,包起了饺子。包的饺子很不好看,有大个的,有小个的,有长形的,有扁形的,还有露馅的。费了很长时间,总算把饺子包完了。

夕阳西下,夜幕降临,除夕夜到了。我穿上大棉袄,戴上棉手套,一手拿着手电筒,一手拿着木棍子,走出工棚,围着工地转了一大圈,查看了料场、仓库、预制场,一切都好。这时,天空布满了黑云,北风呼呼地吹着,数九寒天,滴水成冰,冻得浑身发抖,天真冷啊!我回到工棚,往火炉里添了一铲煤,火苗旺了,身上总算暖和了。

在这除夕夜,我独在工地上过年,心里寂寞、孤独,也有几分恐惧。过去常听人讲,除夕夜有怪物出现,到处乱闯;还有鬼火,随风飘滚。工地东边不远处,正有一大片坟地,大大小小的坟堆,排在荒草地上,还有一个新坟堆,坟顶上还插着白幡,随风摆动,哗哗作响。听到的,看到的,一桩桩,一幕幕,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虽说不迷信,除夕夜独身一人在城郊野外工地上,说心里话,真是害怕啊!这时,我忍不住想到在老家过大年的情景。除夕这天,全家人都在忙,父亲忙里忙外,打扫卫生;母亲刷盘洗碗,和面拌馅包饺子;我和弟弟贴对联,挂灯笼。除夕夜,一家人坐在暖暖的炕上,吃着香喷喷的饺子,谈天说地,满屋是欢声笑语。天刚蒙蒙亮,起来拜年,男的一帮,女的一帮,都穿着新衣服,面带笑容,嘻嘻哈哈,先给近门的长辈拜年,再给远门的叔伯大爷、婶子大娘拜年,大家都说着吉祥话,真热闹真喜庆啊……

周边村子不断传来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往桌子上一看,马蹄表的时针指向一点,啊!已是子时了,家家户户都在放鞭炮,溜饺子过年了。我从被窝里爬起来,下了床铺,感到全身冷嗖嗖的。我烧旺了火炉,放上小铁锅,一会儿水开了,我放进饺子,开了几个滚,饺子溜熟了,捞到盘子里,面对灯光,吃完了饺子,新年就这样过完了。

东方的天边露出了晨曦,红红的霞光,洒向了大地,万物似乎披上了金灿灿的外衣,多姿多彩!

崭新的一年开始了。

作者简介: 张玉贞,无棣县佘家镇西北邓村人,1961年参加工作,1997年退休,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历任无棣县水利局工程股股长、水利勘测设计室主任、主任工程师等职。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