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三十一)|暖心的小火炉

发布时间:2019-01-15 16:20:01    作者:刘利军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暖心的小火炉

                    刘利军

当秋天枯黄的树叶从树上簌簌落下,当北风在你不经意间强劲地吹上脸庞,当小河的水面被一层薄冰覆盖,当校门口的集市上摆满了火炉和铁皮烟囱时,我不由地意识到:冬天真的要来了

此时,站在户外,轻轻地哈一口气,一团白雾便裹着一份温暖袅袅升空;野草变成了赭色,根边多少还带着点绿意,老树枝桠交错,只有几片稀稀落落的叶子点缀着生命的痕迹。站在河岸的堤坝上放眼四望,这才发现昔日里灵动的徒骇河河水,而今只剩下了窄窄的一道灰链,弯曲着往远处延伸着。

生活在北方,一个最大的好处是室内可以自由取暖。因此,一到冬季,最令人感到暖心的当属那个小火炉了。

在我国北方很多地方的农村,到了寒冷的冬季,家家都有生火炉的习惯。在天刚要变冷时,人们就忙着添置烟囱、糊炉膛。一通忙活,找个晴好暖和的天,把火炉架好。只等到天气真的变冷,用它来生火取暖了。

当气温降到零度以下,家家户户的房顶上便烟气缭绕了。不管外面多么寒冷,屋内的小火炉总是忘情地燃烧着,通身通红,把整个屋子炙烤得暖暖的。冬季田里没有了农活,人们可以尽情享受火炉带来的温暖,并且屋外风刮得越大越猛,屋内的火炉就燃烧得越旺,丝毫感觉不到冬天的存在,真是屋内屋外冰火两重天。

这期间,不管你走进谁家,总会看到屋内一只铸铁小火炉,稳稳地立在墙壁一侧。炉子烧得满膛红红的,炉膛内呼呼作响。火炉上面通常是放着一把水壶,炉子下面的防尘箱里煨着一只烤红薯。时间久了,屋子里飘出烧焦的香味!烟囱上系根细铁丝,另一头连在土墙上,上面搭着一条湿毛巾或是一副棉手套又或者是一双袜子或鞋垫,被炉火一烘,上面蒸汽袅袅。火炉一旁的矮凳上,勤劳的主人大多放置一个大盘,盘中清水适当,水里直立着穿好的蒜瓣。蒜瓣在水中的部分白根密布,胡须般密集且缠绕,上面蒜苗葱郁,长势喜人。这期间,不管是来个猪肉白菜炖粉条下饭,还是包顿猪肉饺子改善,掐下几根蒜苗,切成末,放在菜里或是馅里,清香有味,非常好吃。这情形简单而温馨,真是别有情趣。

记得小时候,农村的经济比较落后,到了冬季,很少有点煤炭火炉的人家。那时比现在冷得多,冬季屋里的水瓮都结冰,土地面上冻裂开好几道璺。我们小孩子们管不了那么多,时不时地伸手到瓮里捞冰吃,多次弄湿了棉袄袖,为此屁股上不知挨了家长多少个巴掌。记得当时我家的境况不是很好,每每到了冬季,我就会跟着父亲到村北的窑上捡拾烧窑没有烧透的煤核,捡来后放在天井里的一个角落里。不是很冷的时候舍不得点,多是取来一个泥做的火盆或者是掉了边沿而又漏水的铸铁锅底,里面摆上棒子瓤,用棒子皮点起来取暖。这种方式便于就地取材,经济实惠,还很管用,但会弄得满屋烟雾缭绕。人们一边伸着手取暖,一边呛得眼泪直流。那时的人们不会想到,用这神方式取暖,还会有CO中毒的危险。唉,那段令人难忘的艰苦岁月呀!

后来,家里的条件好点了,便在市场上买了炉子和烟囱来取暖。加之当时爷爷的弟弟,也就是我的二爷爷,是个离休干部,每年总会有用不完的煤票送给我家,父亲就会赶着牛车到县煤厂将煤运回家。这样我们家也点起了小火炉。每年在点火炉之前,父亲总是选个暖和的天糊炉膛,将炭炉的膛糊起一部分来,既节约了煤炭,也不妨碍取暖。

在冬季,人们生火炉除了取暖外,还会在上面烧水、做饭。在火炉上熬饭时,由于炉火比较硬并且有持续性,先要将炉火弄得小一些,不然饭就会有熬糊的危险了。由于是细火慢熬,所以熬出的饭特别粘稠,味道特别好,营养就特别丰富。尽管当时人们家里条件都不好,但也会有改善生活的时候。记忆中最深切的当属炖鸡吃了。鸡是自家养的,肉质特别筋道,小火很难炖烂。所以当鸡肉炝好锅加足水之后,再放在火炉上煨煮。这样炖出的鸡肉都脱骨,味道还特别醇香。所以家里每改善一次,屋子里好几天都会有鸡肉的香味。冬季人们出门少,所以往往是一个冬天过去,长时间不曾谋面的人一见面大都会说“呦,胖了嗨。”这或许就是冬天的味道吧。

很多时候的白天,屋内点起小火炉,一家人会围坐在火炉周围拉些家常。有时来了串门的,顺手提起壶热水,沏上一壶热茶,再顺手拿个果盘,抓上几把瓜子,一边喝茶一边嗑瓜子。看着杯子里的热气袅袅升腾氤氲,最后消失在阳光的灿烂里,于是满屋子就都是茶的香气了。有时遇到雨雪天,脚上的鞋子湿漉漉的穿着不舒服,这时就可以脱下来,拿出里面的鞋垫,将鞋子和鞋垫放在火炉的一边烤上。时间不长,就能烤干,再穿在脚上,暖乎乎的非常舒服。这在寒冷的冬天,简直是一种超级享受。晚上呢,家里人大多凑在一起,围着一个大笸箩搓玉米。因为当时没有脱粒机,我家的玉米当时都是冬季在晚上用这种纯手工方式完成的。“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唐代的白居易尚且如此享受,何况传承能力超强的现代我辈?因此,有时来了串门的,就现成的在火炉上煮点花生米,再炒上盘鸡蛋,烫上壶酒,小酒一喝,细话一拉,暖心暖胃,惬意极了!

闲暇的冬季,人们晚上也不会熬得太晚。所以,在火炉还烧得比较旺的时候,烧好足够的水。舒舒服服地洗洗脸,泡泡脚,然后坐在被窝里,一边听窗外北风呼呼,一边尽享火炉带来的温暖。等炉火快要燃尽时,人们就会往火炉里添些碎块或炭沫,让炉火不至于灭掉,夜间屋子里太冷。到了第二天清晨,用炭钩子在炉下轻轻勾几下,放上几个棒子瓤,不大功夫,就听得炉膛内“突”的一声,黄红色的火苗就又重新燃起了。

火炉,让冬天的北方不再严寒,火炉,让北方的人们睡得温暖而惬意,火炉,让北方肃杀的冬季变得温情而又诗意。北方人对火炉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特殊的依恋。

作者简介:刘利军,滨州市沾化区黄升中学教师,喜爱文学,喜欢写作。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