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三十五)|从“容器”里的故乡,看乡村诗意的冷暖和变迁

发布时间:2019-02-11 16:22:57    作者:时培建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从“容器”里的故乡,看乡村诗意的冷暖和变迁

——以李元胜诗歌《容器》为例

时培建

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市场经济加速城镇化进程,原有乡村没落或消逝,乡村秩序、文化生态被打破。我们看到,一方面,空巢老人、留守儿童等新问题日益加重,另一方面,迁居进城的人对城市生活的不适与陌生感引发了对故乡、故土、故人的怀念。于是,新时代的“新乡愁”应运而生。

2018年春分过后,著名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李元胜曾以《天色将晚》组诗问鼎《诗刊》2017年度诗人大奖,与颁奖词共同刊出的是这一组作品,而其中一首《容器》更加让我为之震撼。原文如下: 

容器

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

才会真正失去它

16岁时,我离开武胜

每次回来,都会震惊于

又一处景物的消失:

山岗、树林、溪流

这里应该有一座桥,下面是水库

这里应该是台阶,落满青冈叶

在陌生的街道,一步一停

我偏执地丈量着

那些已不存在的事物

仿佛自己是一张美丽的旧地图

仿佛只有在我这里

故乡才是完整的,它们不是消失

只是收纳到我的某个角落

而我,是故乡的最后一只容器

“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在我看来,这是一首乡愁主题的恋歌。离开家乡十余年,让我跟作者在此刻有了共鸣,如今乡村的没落,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些年,家乡悄然发生着变化,而我俨然成了这种变化的缺席者,每年也总有几次回家,听人经常说的就是:谁家的老人去世了,谁家孩子在城里买房结婚了,谁家媳妇又生二胎了,谁家两口子去儿女家看孩子已经好多年不回家过年了……偶尔走在村道上,认识我的人越来越少,我不认识的人越来越多,偶尔遇见三两孩童,他们会用异样的眼光打量我,像打量一个“外乡人”。

诗中,第一二两句出手不凡,“只有从未离开故乡的人/才会真正失去它”,写得好。因为只有身在故乡的人,才不会感知乡村的消失,老屋、树林、山丘、溪流,没了也就没了,在故乡的人是感受不到的,慢慢地就被遗忘了。而诗人是敏感的,只有身在外地,猛然回家才知道,原来在这里有什么,在那里有什么,而如今什么什么已经没有了……头两句用了“反向阐述”的手法,越是离家的人,才不会失去故乡,突出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依恋。

第三到八句,开始叙述故乡的景致,一例例消失的景致,用了“震惊”一词,妥当。我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满目疮痍的时代。我们所有人的故乡都在沦陷或者消逝,这将要或者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同宿命。就像如今,我们的下一代已经出生并随我们定居城市,遥远的乡村就这样“空”了,人在消失,村庄在消失,原有的传统文化也在因无人继承和发扬而逐渐消失,乡村文化的根基开始动摇,经济发展落后,加之人们对农村生态文明的漠视,我们的故乡慢慢远离我们。

试想,当我们的父母死后,乡村也慢慢死去……就在这种“异乡”和“故乡”的交错感受中,引发了乡愁的思考,发掘新的诗意。乡村景致的消失,乡村诗意的消失,甚至乡村诗人的消失,诗人应该以超出别人更加敏锐独到的眼光和笔触,记录和呈现这个巨变的时代,展示充满焦虑与乡愁的乡土中国的另一面。

从第九行到全诗结束,很自然是情感的抒发。在自己曾经最熟悉的故乡,用到“陌生”一词,足以体会到作者内心的凄凉、无奈和无力之感,是一种隐隐的疼,刻骨铭心的悲哀。把自己比作一张旧地图,因为只有旧地图上才会有当初完整的故乡,“一步一停”体现了诗人对故乡消失的景致的不舍,对故乡的不舍,对缺席故乡变化的遗憾。

“诗歌是一个民族最高的工艺品”,最后一句,点亮与升华主题,我认为这也是全诗的诗眼,说自己像一个“容器”,把故乡消失的东西收纳在自己身体的某个角落,盛放着,寄存着,保留着,呵护着,回忆着,爱恋着,温暖着……最朴素的叙述中体现了作者诗歌的高超技艺。

记得曾跟一位诗友交流,她说陪女儿放风筝时想到了故乡,该如何阐释这种意象?江一郎诗里说乡路是一根绳子,随时绑他回家;乡路又是一条鞭子,离得越远,抽得越疼。我认为,乡路就像那根风筝线,这头是我,那头是老家;又如一条脐带,这头是我,那头是故乡。于是,诗意就来了。

我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的精血,城市也有,但远不及乡村,但我已明显感受到,乡村的文化都在慢慢变淡,变轻,变薄,变少,我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已经不多,我们又能给我们的下一代留下多少?我想,作为诗人,并不愿意让未来的乡村在下一代面前,成为一曲凄凉的挽歌吧。

我认识的另一位诗人,他甚至用了几年的时间,完成一组诗,从最初39首,打磨成最终的20首,每一首都直抵人心,他的创作初衷是反映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生活发生的改变以及人们对日益远去的乡村情境的留恋和回味,引发全社会对故乡的陌生感和消逝性产生深邃的思考。

而我们面对乡土社会的急剧变迁,不管是远离故乡还是守望村庄,都会发出属于自己的呐喊,以呈现这个时代的巨变。记录一份饱满的乡愁,已成为当今诗人自觉或不自觉的行动。诗人更要以独树一帜的抒情姿态和深刻丰富的价值内涵,做这个新时代背景下村庄变迁的见证者、记录者和呐喊者,就像《容器》的作者——李元胜。

作者简介:时培建,男,1987年2月生。山东省作协会员,滨州市作协副秘书长兼诗歌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滨州市青联委员,《渤海》责任编辑。作品见《中国作家》《山东文学》《星星》《延河》《牡丹》《绿风》《诗歌月刊》《百家评论》及多种年度选本、全国统编教材等。曾获杜甫诗歌奖(2018年)、万松浦文学新人奖(2017年)及《诗刊》《星星》主办的全国诗歌大赛等各类奖项近百次。参加首届齐鲁诗会,系山东文学院第二十届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首期青年网络作家高研班学员。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