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三十六)|过年,温暖的重逢

发布时间:2019-02-12 15:18:18    作者:张恒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过年,温暖的重逢

张恒

百忙之中,不觉又要过年了,对于我来说,过年是一种美好的记忆,是温暖并行的回味,又是抵达自己内心的重逢。过年,轰然之间我又一次穿越了自己的心灵,让我漂泊在外的灵魂归来。回到了我的家,回到了亲人的身边,那是用言语无法形容的情。

大年三十的下午,我从城里匆匆赶往老家,一路上人流如潮,车辆如梭,纷纷奔向各自的家。进村见到街坊打个招呼,相互嘘寒问暖,相互祝福,不由得让人心里顿感温暖。

幼时过年最多的记忆,就是大年除夕的晚上吃饺子了。在那些年里,过年吃顿饺子是平常人家的期望,过年的饺子就好像整个年的灵魂。猪肉用刀在菜板上切碎后剁成肉泥,白面是平原上最好的麦子用小电磨加工而成,用村里那口最甜的井水添锅,用田地的庄稼秸秆烧火,锅是那口八印的大铁锅,锅灶连着炕头,大火烧开水后满屋子暖和。此时,天将傍晚,一盏油灯被点亮了,小小的灯光在热气腾腾的屋里跳跃着火苗。我用力拉着风箱,火苗蹿出灶门,火光映红了母亲的脸庞,映着母亲弯腰煮饺子的容颜。不一会儿,饺子就煮好了,母亲将饺子盛到大瓷碗里,让我给同一条巷子里的同族老奶奶端去。满满的一大碗饺子,老奶奶满脸笑意地接过去,还一个劲儿地夸奖我。在大年三十给长辈们端碗饺子,这也是我们家乡人的习俗。那时我们都很守规矩,大人不让我们吃谁也不敢私自动筷子。热气腾腾的饺子氤氲着我的味蕾,饺子就是年的感觉。那时候,我们全家一年也不曾吃顿饺子,好在这大年三十能吃顿饺子了,个个像小猪似的不一会就将饺子吃个净光。想想那个时候,过年一顿饺子就能满足我童年的成长,这成长和守护就是母亲包的这碗饺子了,它是多么令人难忘啊。这些记忆的场景就像过电影一样,不断地在我的记忆里翻晒,可现在再也回不去了啊。年虽照过,但我孩童时代的年味再也找不到了,只有在回忆的那些片花里寻找。后来,我总是在想,这年的味道大概也是一种乡愁吧。

现父母都已离我远去,每次过年,回到老家,回到以前我呆过的地方,看看老房子的样子,看看那些尚存的印象,就好像有无数的时光雨点淋湿了我的灵魂,它们无不触动我内心深处的那片静谧。

有母亲真好!有母亲过年就是不一样。记得佛经上讲过,人生就如一场潜心修行的圣途,一辈子都在拷问我们的内心深处的声音,那些好听的歌声与微笑,都是出自我们自己的灵魂里散发出的芬芳,就像这过年,一次又一次地和亲人相聚,又一次又一次地分别,时光将我们的生活磨炼。无论困境如何都只是时间的过客,穷也过年富也过年,都会过得去。年啊年,终将一切困境抛远。

我十八岁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兄弟,参军当兵,到后来进城工作,已有三十多年不在老家居住了。每次过年回家也是只作短暂的停留,没有与母亲一起吃大年夜的饺子,回想起来,一直都很内疚。每逢过年,当我一次次站在老家的房前回忆那些有母亲的日子,那时虽然经济不是很好,但每次春节期间,回家与父母谈谈人生,谈谈家长里短的事情,多么亲切,多么温馨,多么美好啊。一次次地相聚,一次次地分别,如春天的枝叶散漫地长在我心中,让我漂泊的心得到安放。

今天,大年三十的下午,温暖的阳光晒着我的脸。此时,我骑着电动车正赶往离县城不远老家,刚刚进村,手机震铃响了,是女儿打过来电话,说是我刚满三岁的小外孙女要和我讲话呢!顿有莫大的幸福感袭来,只听见:“姥爷过年好,姥爷过年好……好年年……好……姥爷……好……”外孙女那天真而稚嫩的声音透着清脆和无邪,声音缭绕着在我的耳畔,久久地在我耳中盘旋,在我略有疲惫的感觉里翻滚着,重复着一遍又一遍是那么的不愿散开。 整个冬天我被生意忙碌得不可开交,早出晚归地忙活着生意,除了挣钱就是挣钱了。在这大年三十的时刻听到外孙女的问候,能不让我感动吗?我被小外孙女的叫声唤醒,就像一股清流流遍我的全身。我心潮起伏,眼泪竟不由自地夺眶而出。

大年三十的夜晚,美丽的夜,温暖的夜,繁星春水的夜,村庄和小城一片祥和。万家灯火,吃年夜饭,家人团聚在一起,鞭炮声中渗满笑声和喜悦。又是一个祥和的春节,一个崭新的春天到来了。

作者简介:张恒,网名:风清月明,1967年出生,博兴县城东区西辛安村人,自幼酷爱文学,近几年喜欢写作诗歌,并发表于《滨州日报》《滨州生活》《滨州公共文化》《董乡文学》等报刊,获博兴网络文学大赛优秀奖,诗歌收录于《博兴文化大观》文学卷。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