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四十八)|那些年喝过的玉露琼浆

发布时间:2019-03-28 14:39:58    作者:张海亮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那些年喝过的玉露琼浆

张海亮

昨天,一个老领导送我几盒大红袍。

用滚水泡了,紫红色的茶汤特别诱人,品到嘴里,回甘悠长,从胃到嘴,都透着一股子恬美。

我平时虽然也喜好喝茶,也知道茶分黑白红绿不同品类不同成色,但是寓我而言,最好喝的,依然莫过那些年喝过的玉露琼浆。

时光上溯回三十年前,那时最常喝的,就是娘用棒子面熬的黄粘粥。喝起来很筋道,百喝不厌。要是再啃上几口咸萝卜或者黄瓜巴子,喝着更是唇齿留香。一个很大的粗瓷大碗,喝过一碗又一碗,喝过一餐又一餐,依然是让人回味许久。

都说“家常便饭最养人”,农家儿女没有那么多饮食上的讲究,吃的是自家地里打出的粮食,喝的是深井挑来的地泉,这些最天然的食材,经过火焰的熏染,便成就了一代代的健康成长,更成为我们记忆里最难于磨灭的玉露琼浆。

粘粥是冬春之季的必备饮品,但是到了夏秋特别是三伏麦收秋种时节,家家户户都在争分夺秒地抢时间,自然也没有那么多工夫来熬粥擀饼、三碗八碟,于是家里大瓮中的凉井水便成为了我们解渴的最爱。暑气正盛的时候,骄阳似火,行走路上如同置身蒸笼,不几分钟汗水就会润透轻衫,自然猛烈的地气烤得人又渴又乏。此时进得家门,迅速找出舀子,挖一瓢凉井水仰脖灌下,周身的暑气立马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舒爽极了!更有那讲究的人家,把一个西瓜用绳子缠好,然后放进老井里吊着,等到过段时间,被凉井水霸得沁心清凉的西瓜就是最美味的消暑佳品,凉凉的瓜穰,沙沙地,糯糯地,咬上一口格外过瘾!

这样的记忆,是我们儿时最珍贵的记忆了吧?

小麦颗粒饱满了,还未等干枯的那段时间,也是我们制作“天然饮料”的好时节。

采几穗青麦,然后放在手上轻轻搓掉外面的青皮,一颗颗圆润的青青麦粒便盈然掌心,晶莹如玉。此麦,生食起来清香无比,用火熏燎掉表皮或者是放到滚水上蒸熟,也是极为香甜的原生态美味。而此时还未到放暑假的时候,我常常缠着娘,找一个大瓶子,灌上一大瓶凉开水,然后放几粒蒸熟的青麦粒进去。略晃一晃,水里便浸染了麦粒的清香,味道自然比天然的凉开水要清爽一些。及至一瓶水喝光了,再把这些泡发的麦粒滑进嘴里,细细咀嚼,也是一种格外的享受。

谁说当年宁静的小村里,缺少了活泼和亮色?那些年喝过水的瓶子早就不见了,但是喝麦粒水的求学日子,却依然芬芳馨香。

这样的玉露琼浆,你,是否也有体验?

夏日里,最难捱的,莫过于在田里割麦子。

那是真正的人工作业,作不得一点假。一人揽上几眼,找条草绳往腰上绑条毛巾,然后弯腰挥镰,进度的快慢和体力的强弱很快就能分出几个身位。一家老小齐上阵,迎着炎炎烈日挥汗如雨,眼前长长的麦田就是挑战耐力和极限的最佳考场。

小时候,这样的活我可没少干过。尽管爹专门找出一个大的塑料鼓子,凉上一满罐水,但仍然止不住那滴落的汗水和嗓子冒烟的干渴。这时候,从遥远的地头传来一声“卖冰糕咧”,我们便如同听到了天籁之音,精神也为之一振。

那时的冰糕,种类之少,花样之陋,简直不堪一提,一个白色的塑料盒,被卖家捆在自行车后座上,揭开上面的一层棉布,里面尽是码得整整齐齐的冰糕。最多的是五分钟一根的“冰棍”,一块十来公分左右的小冰砖,白白的,带着淡淡的甜味。还有一种是带着豆沙的雪粒,一毛钱一根。不过那时我吃得最多的,就是冰棍了。

迎着炎炎骄阳,轻咬一口冰棍,那种凉洼洼甜丝丝的感觉,会让我们立马忘却割麦的疲惫苦辛,专注地投入到这精致的享受中。那时我记得,爹娘每次都会吃得最慢,看我们兄妹三人谁先吃完,就会把剩下的半根拿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他们吃的最慢的同时,又何尝不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下因为贫困生活对儿女的一种愧疚?

还有一种特别的玉露琼浆,那是爹一个人独享的美味了。没错,是酒。

酒是玻璃瓶子装的,清清亮亮,宛如白水。每天晚上吃饭时,爹总会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茶碗,洗净,然后从瓶子里倒出一茶碗,就着菜肴,抿一口然后匝巴一下嘴,眉眼里是说不出的快意。

有一个午后,我趁着爹不在家,偷偷踩着凳子爬上橱柜,从酒里倒了一点点,然后学着爹的样子,轻抿一口,火辣辣的气味直冲鼻梁,没一会就天旋地转。不一会爹回来了,见到一脸酡红双眼迷离的我,劈头盖脸就是一顿暴揍。

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轻易挑战爹的怒火了。

从粘粥到井水,从青麦饮料到冰棍,再到最后面的酒,这些记忆都不因时光的迅疾而隐去,而是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里。

未曾想,时光一去三十年,今朝的粘粥再也喝不出少时的滋味,青麦饮料也成一种遥远的奢望了,五分钟的冰棍也变成了今朝一元钱一根的老冰棍,只有酒,成为了我中年岁月里最常见也最忠实的见证。

岁月如歌,如今的我也和当年的爹一样,端起杯子,抿一口,然后在女儿诧异的眼神里轻轻颌首。只不过,当年体魄强健的爹娘,已经身影佝偻年过古稀;那个印象里一直在憧憬长大的少年,今朝已经鬓角斑白,年龄是增添了,但是长大和梦想依然还在远方,在路上……

作者简介:张海亮,39岁,少时从军,中年解甲,现为博兴县人民检察院干警,曾在《解放军报》《检察日报》《微型小说选刊》等媒体发表稿件4600余篇。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