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四十八)|榆钱窝头

发布时间:2019-04-01 09:00:10    作者:兰叶葳蕤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榆钱窝头

兰叶葳蕤

前天我随口提了一句想吃榆钱窝头,今天下午就吃到了。感谢婆婆跑了很多地方摘到了一小袋榆钱,又跑到超市买了豆面,才有了今天满是春天味道的——榆钱窝头。

小时候姥姥家有棵老榆树,树干有多粗记不清楚了,那时的我是抱不过来的。每到春天这个时候,嫩绿的榆钱开满树,那是我眼中最香的风景。小舅踩着东屋的房顶,灵巧地爬上大树杈撸榆钱,很容易就可以裝满一篮子。有时他看我们在下面仰着小脖子馋得可怜,便费劲地折断一块树枝扔给我们。我和表姐便在下面雀跃起来……那时的我闻着新鲜的榆树皮都是香的。片片榆钱像极了小元宝、小饼干,我们也不洗,一把把塞到嘴里,直到腮帮子累了,肚皮鼓了。不过我们生吃一顿榆钱后,对接下来姥姥做的榆钱窝头便不太感兴趣了。我们喜欢的是春天第一口的新鲜味道。

还有一个喜欢做榆钱窝头的,是我家对门的二老奶奶。记忆里她做的窝头要比姥姥做的大好几倍,味道也不如姥姥做得好吃。她会用很多野菜做饭,但是哪样也不拿手,因为她性子太急了,做什么事都是一阵风的功夫就好了。窝头要大、馒头要大、孩子的衣服也要大,这样可以省很多功夫。省出功夫做什么?给我们这群孩子讲故事。我是很喜欢去二老奶奶家玩的,因为她是村子里最会讲故事的人。所以,她喊我去吃榆钱窝头的时候,我总是很高兴。

吃完了绿色的榆钱窝头,吃白色的槐花饼,夏天也就来了。 夏天的晚上,躺在草席上,凉风习习,看着满天繁星,听二老奶奶讲着牛郎织女的故事,幸福的睡着……娘便把我抱进蚊帐里。

一开始人们喜欢种榆树,除了充当粮食,还因为“榆钱”有着美好的寓意。那个年代谁家一年到头,有几个余钱便是幸福人家了。

因为榆树浑身都是食材,人们喜欢吃她的花,虫子喜欢吃它的皮。有那么几年它们的树干上总是会爬满一种棕色的虫子,一层层地蠕动着,孩子们看了吓跑了,大人们也觉得恶心。粮食渐渐丰裕起来后,喜欢吃榆钱的人渐渐少了。榆树贡献了满树的榆钱,它的树干长得也比较慢,越来越多的人家把榆树砍掉。村子里的榆树、甚至槐树都越来越少,速成杨成排、成片地出现在路边、河坝上,像极了这个急匆匆的社会,一边奔跑一边失去。

二老奶奶走了,姥姥也突然得了肺癌走了,小舅家盖了新房子,那棵老榆树早没了踪影。我家前院的三棵梧桐树被砍掉做了门窗,后院的大槐树也被砍掉了,后来开花结果子的只剩下一棵枣树,还是因为它的一条树枝越过我家院墙伸到了大叔家。大叔家的小妹喜欢吃枣,它被留了下来。因此它躲过了被砍掉的命运,虽然它长得也够慢吞吞的。

枣树、槐树、榆树都是慢吞吞的生长着的。

童年里的春天,没有如云的樱花,海棠花也是从诗中读到的,迎春花的模样是靠想象的……

春天一到,鹤伴三路是一段段黄色的连翘、玫红色的美人梅、小清新的紫叶李,这几天紫荆又加重了一笔……

春风送来各种花的香,有一缕是榆钱的清香,勾起了我对榆钱窝头的想念。我给女儿讲的故事中也掺着二老奶奶当年讲给我的故事,她会像我小时候一样,突然冒出一句:“真的吗,是你编的吧?”是的,但不是我,是一个会用各种野菜做饭,会讲故事的奶奶编的。她的榆钱窝头做得没有姥姥做得好吃。

当我们回首的时候,失去的也许可以找回来;找不回来的,就留在记忆深处吧!       

作者简介:兰叶葳蕤,文学爱好者,曾在大平原发表《元宵节登泰山》《过年的回忆》。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