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五十)|滨州·一片多情的土地

发布时间:2019-04-08 16:48:26    作者:徐玉峰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滨州·一片多情的土地

徐玉峰 

沧海桑田。从沙土窝里长大的孩子,像熟悉母亲身上的味道一样熟知土地的秉性,想写一片关于土地的文字,油然而生的是对厚土的敬畏。世世代代,勤勤恳恳的人们,无论自然环境优劣,都会以传统的耕种模式,安身立命,平平淡淡地活在这片土地上。无论贫瘠还是富庶,对土地的坚守是农人骨子里与生俱来的性格。

古老的土地一定隐藏着很多奥秘,它却始终默默沉寂。是等待一场伟大的变革,还是安于传统,慢慢的让身躯结板僵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用土地主人的智慧作出了新的选择。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片古老的土地,被时代的春风唤醒。传统的耕种文明与现代土地发开并行中,思想的解放,起到了根本性的转变,由此土地换发了生机和活力,注入了新的生命动力。

从某种形式上来说,这样的变革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意义。叙写沿黄滩涂,自然从“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腾到海不复回”的黄河以及沿黄土地说起。  

古老的黄河以其深厚的内涵和奔腾的气质孕育着中华文明。它是我们的母亲河,它催发了优秀的文化,积蓄了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智慧,它是民族的根,它维系着我们,哺育着我们,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源远流长的民族魂魄。我想每一位沿黄子孙的胸中都流淌着一条奔腾的黄河,这样的情感时刻在冲撞着我们的胸膛,让我们责无旁贷通过不同的视角去关注黄河文化。见证家乡沿黄土地的开发、发展。热爱、颂扬滨州沿黄土地变迁以及打造古村落规划远景,体验美丽乡村,全境休闲旅游的人文景观。

葱茏青翠的五月,让我这个离黄河并不遥远的本地人,第一次有机会怀着虔诚的心去亲近它,去触摸这片新奇的土地。

说到黄河就自然想到沿黄两岸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从黄河上游那布满沟壑的黄土高原,那如同刀劈斧砍的源崖线条,形似褶皱的大脑神经,构筑了黄河流域的文化思维和土地文明。上下五千年的中国,从三皇五帝的传说,到皇帝一脉的延续中那些顶天立地的身影,乃至传颂至今的那些与黄河相关的故事,都在黄河流域的天幕上飞翔。颛顼、帝喾、尧、舜、禹,这些充满智慧和勤劳精神的中华民族的远古英雄,与我们现代的黄河人一脉相承,都是黄帝的后裔。

而先祖所留给后世的就是引领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劳作生存,去创造美好的生活。种谷,造车,捕鱼,黄河流域经历过反反复复的势力纷争的裂变和人文精神的融合,在人类文明的曙光中,才逐渐形成了多民族的华夏中国,养育了黄河流域的人民世世代代在黄河两岸生活延续。

走进人类社会新文明时代,生活在黄河三角洲腹底的滨州,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过水患的灾难,在不屈不挠的与自然的抗争和奋斗中,砥砺成长,建设着家园。在享受着黄河的福泽的同时,他们正以一种开拓创新的理念和精神,规划打造一处处美丽富足的沿岸生态高效现代农业发展玉带。

不管是长江还是黄河,都会有自己的三角洲,来自上游中游的泥沙奔流到入海口沉积,在河水和海水交汇的地方灰蒙蒙黄澄澄的一片泥沙,岁月久了,渐渐的升高成一片滩涂,然后再渐渐演变成绿油油的田园,也许这就是传说中的沧海桑田。

 今天我们轻松快乐的走在沿黄滩涂的土地上,在一片有八万亩之多的苗木企业中喜公司停留,这是国内最具规模的园林绿化基地。品种众多的优质苗木,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喜柳、白蜡、柽柳、国槐、苦楝等耐盐碱树种各自繁盛。苗木基地的面积之大,品种之全都令我们一行倍感震撼。随行的朋友介绍了园林的基本情况,截止今年五月份,已经实现产值几亿元。以苗木研发、繁育、种植、配送到苗木养护为一体的工厂化、标准化服务体系。发展成为极具规模又秉承低碳环保、绿色循环的发展产业链条,的确具有战略性思维和事业拓展魄力。

其实在听到这个园林的面积时,内心还是有一丝隐隐的担忧的,作为农民的儿子,深知土地在百姓心中的分量,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儿的人们,是如何来接受这样的转变和适应新形势下的流转方式呢?接下来一连串的数字打消了我的疑虑。他们采取了农户自愿原则成立了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户进行林草、林苗间作种植模式,带动了农业的增产增收。在黄河南岸这片新奇的热土上,2011年就一次性流转了近四万亩土地,涉及52个自然村,他们脱离了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每年安排千人以上到基地劳动,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合作发展的形式,这样的进度和百姓的接受程度堪称传奇。在接下来的参观学习中,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战略思维和发展理念,但最终都秉承了人文关怀,绿色生态发展,使古老的沿黄土地焕发了勃勃生机,有了新的核心发展优势。

车到博华高效生态农业公司,在进入园林的门口位置,几棵即可观赏又有高药用价值的木瓜树上,落着一只鸟,那种悠然自得样子,让人惜爱之余唏嘘不已。一只鸟儿、一群观光客人,一片现代化的花卉园林是那么的和谐。维亮教授旋即叫出了鸟儿的名字。这位有着众多社会职务和头衔的教授,必须在这儿脱题介绍几句,他的文章里描写最多的是对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警示,他的摄影镜头里捕捉最多的是滨州大地上数百种飞翔的鸟儿,他镜头里的语言永远是人、土地、环境、飞翔的鸟儿的和谐相处。他的课堂讲座内容,农民、农村、农业土地是永恒的主题。这次沿黄学习采风活动,同样是发起者之一。他的皮鞋上总是蒙着一层尘土,我知道他业余时间都是在大地上跋涉,用心观察守护着这片土地。

园林大门对面是一处大大的荷塘,池塘里一群公司的员工在用高压水枪进行池塘的消毒作业。好不容易“逮住”一位满脸汗水,稍作休息的公司员工,一连串的问题弄的这位大哥以为我是小报记者,眼神里有了警惕性。随行的公司接待人员告诉他,是学习采风的省内作家时,他才笑着细说了自己的状况。这位王姓员工就是附近的村民,土地经过流转后,没有了传统耕种的辛劳,自己省心省力,又到公司打工,很知足。当问起,失去了土地心底是否不踏实,是否会留恋以前的耕种方式时。他说了一句一直让我最关心的话:“老办法累死累活不够本,看着庄稼苗喜人,收割后,一算账弄好了白忙活,有的甚至还要倒贴上化肥钱。现在土地流转收入稳定有保障,自己按时上下班,还多收入不少,就这样,挺好!。”“就这样,挺好!”这话简单真实,我总想用内心对土地的眷恋心态,怀疑这样的变化,是否是农民的本意,看来是不耕作,不知土地厚薄。我是妄自菲薄,杞人忧天了。但这又是从良心上最希望看到的事实,由此心情变的一下豁然开朗起来。

 儒家文化是中国人的观念核心和精神结构。他把一个“人”字和“需”字,意味深长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儒”的思想体系。孔子的生命与精神是属于黄河的,属于黄河流域的。他直至现在也影响着滨州现代商业集团的企业文化思想,这家公司用“仁义、利他”的大胸怀,有了一份让人信服的社会担当。

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还不能够深入,只是看到这些就已经了解, 新一代的沿黄土地上的滨州人,正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抒写着当代沿黄土地发展的历程。古老的黄河创造了人类的文明,使我们忆往昔,望未来。沧海桑田,作为黄河子孙我期待着今日美好的得以久远。

古村底色。黄河哺育了华夏芸芸众生,沿黄两岸,才有了一辈辈休养生息的人们。民居之地,停下亦是故乡。我们这辈人在最近几年里,已经习惯了城市的生活,营养早餐,洗漱习惯、健身锻炼、文明出行、举手之劳的善举,点点滴滴中都展示着城市人的文明和素养。其实我们不用说上推几代,我们的父辈多还是在村庄里生活。我们假设去做一个实验,我们回到小时候长大的地方,不用刻意管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发现用了二三十年养成的所谓城市文明习惯,在极短的时间内分崩离析,快速地恢复到一个自己都倍感诧异的状态。不洗脚甚至不刷牙仍然感觉很自然。当然女士的记忆和习惯与男人比较有性别差异,可能要好一些。我想表达的是那个叫老家的村庄是刻划在骨子里的烙印,那些习惯,在躯体里好像与生俱来又终极眷恋,一生都会让人亲近且很难真正的改变。

一行人,走进黄河古村·西纸坊。不得不说,黄河沿岸村落并不庞杂,几座柴烧古窑是第一次见到,高台土坯民房向我们诉说着黄河历史的浪花。居住在沿黄的人们一直有一句口头禅:要想吃饱饭,围着黄河转。当我看到村落中这高出水平线不少的老屋时,穿越时光,能想象到曾经居住在这儿的人,坚守了几代,是什么样的意志克服了水患灾难。维亮兄说了一句话,听着有道理,不知是否有历史考究。他说人们为什么历经水患自然灾害,还会满怀希望的坚守在村落和这片土地,是因为黄河囤积冲刷出的这片滩涂营养肥沃。这算是一个理由吧。

地域的优势,跟随着建设美丽乡村,打造具有浓郁地方文化和精致休闲度假生活的村落。当地人是下了大功夫了。一路下来看到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风貌,又使小小村落涉及到社会学、人文情怀、艺术平台,诉说历史渊源和细枝末节,涂抹着一幅美丽画卷。

最近几年来,民俗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古村落改造发展的一个看点之一。他的理念就是让城市人快节奏的生活压力,找一处梦境中的世外桃源,人们自然知道真正的意义上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梦,而现实版的世外桃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精神世界向往的古村落生活,却真的就在眼前了。

潘鲁生在《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发展》一文中写道。“传统村落中包含着历史形成的,具有唯一性的传统价值和记忆秩序,如果简单地以新代旧、寻求物质利益和功能的满足,消解的将是历史形成的文化主体性、认同感、凝聚力和特色文化资源的发展动力。”我们在每一个参观点都细致认真的观察和触摸,总希望在短短的行程中,踩踏到古村落的跳的的大地律动,以期在村庄飘荡的氤氲里,嗅到村魂。

西纸坊营造的百亩花田花海,让游览者可以在空中木栈道上观赏,可以在风情绿道上漫步,可以欣赏到中西合璧的艺术精品。这些现代装饰之美和村庄的古朴古韵的融合,独居特色,但隐隐的希望别让村庄失去了内涵和底色。

“古村底色”是一个不容忽略的主题色调,假如方方面面都融合的庞杂,都想表达出来,是不是就没了重点,反而让人印象不深刻,好在转下来,感觉那几处压轴的古物件冲击着视觉,高台土坯屋、古窑、民俗都闪烁着理性的光芒。

思想深度还不够,没有太华丽的词藻去赞美古村落。却知道古村中,最生动,最美好、最动人的地方就是那些生于斯且祖祖辈辈生活在此的人们,他们才是这个村落的原汁原味的底色。

作者简介:徐玉峰  山东阳信人 鲁迅文学院2015山东高研班学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滨州市作协主席团委员、阳信县作家协会主席、《梨乡文艺》期刊主编;现供职于阳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