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滨州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学征文获奖作品(优秀奖)|老味道

发布时间:2019-11-27 15:47:06    作者:陈东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老味道

陈东

“嘘……别说话!”

她压低声音,手掌护着冒着热气的勺子,给我的碗里加了满满一勺馄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多吃些。

二十年过去了,我依稀记得大院体育场的霜降过后的清晨。

四点半的清晨,停用整修的体育馆外,被霜露遮蔽成粉白色。乱石堆积的小菜市场上,脚步声稀疏。路边早早支上了几个摊位,炸油条、煎饼果子,还有新来的馄饨摊。东方新日的微光不足以勾勒出浑厚的身影,更不可能让这身影在城市的角落留下一丝痕迹,谁都是匆匆过客。但这里,从不缺乏情感的标注。

我是她第一个客人,一个把即将散架的历史课本摆在折叠桌上、嘴里絮絮叨叨背着五千年文化的学生。

她端一碗馄饨悄悄放在我面前,没有走。余光告诉我,她注视着一切。

“趁热吃,虾皮、辣椒和醋都在这儿,自个儿放!”

我抬头说谢谢,报以微笑。低头加了虾皮边吃边看书。当东京汴梁的城防图勾勒在心中时,馄饨已经不知不觉下了肚。它远远没有满足我熬过一夜的饥饿。怎么办?我抬头看看四周的摊位,想要再添些吃的,以填饱仍旧空洞的肠胃。可掏了掏裤兜,余下的一元钱已经不足以支撑更多的早餐。

我的眼神与她的目光相遇。

她迟疑了一会儿,从热气腾腾的铁皮大锅里舀了一勺,端过来,倒进我面前的碗中。“吃吧,别饿着!”

我望着热腾腾冒烟的馄饨,心中涌起一阵暖流。我站起身向她深深地鞠了一躬。

后来,我常去吃馄饨,只要摊位忙得过来,她照旧会趁着没人多给我加半碗的量。她仍旧顾忌着所有人的目光,顾忌着我脆弱又卑微的自尊心,小心谨慎地为我添半碗混沌。

她的样子在回忆里渐渐清晰。四十出头的女人,背影与母亲相似,壮硕宽厚的肩膀。总是穿套袖的双臂下一双手悬在木盆上,将一张张馄饨皮舞弄得上下翻飞。冬日,煤气灶上升腾的白烟萦绕,她略显黝黑的脸庞因为注意力的集中而拧出皱褶。每个动作都迅捷、灵敏,充满活力。充满活力的还有那些白嫩的馄饨,它们欢快地跃进烧开的水中,咕嘟嘟响着,成为食客们打起一天精神的兴奋剂。

摊位的生意还算红火,唯有我来的时候,因为很早,她才难得一时“清闲”。这时候,她大多会毫不避讳地为我添半碗。待到人多时,她便与我保持着相对疏远的买卖关系。我问她多少钱?她说两元,我扔钱进纸盒子里,骑车上学。

从周一到周五,每日如此。她总会盯着我,等我吃完,趁着人不多时偷偷跑过来,添上半碗。

高中即将毕业的那个早晨,我又来了。

她照例给我多添了半碗。那已是夏天,早摊的馄饨很少有人吃。我按惯例加了虾皮、辣椒和醋,囫囵个吃完了满满一大碗。我走到摊前向她深深鞠躬,大娘,感谢您这一年的鼓励,感谢您!

大娘笑了,泪都笑出来了。

十年前,重回大院。体育场早已翻新改造,场外建起了健身广场。原来馄饨摊的位置也被平坦的水泥地代替。穿过林立的楼间,便是新建的菜市场。在那里,我又见到了大娘。她认出了我,向我招手,“馄饨,来吃!”

我说好,来一碗!大娘照例多添了半碗……还是老味道!


作者简介:陈东,1980年出生,就职于胜利油田油气作业中心滨南作业大队综合队,山东省作协会员,中国石化作协会员,滨州市作协理事,滨城区作协副主席,山东省旅行摄影家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小说创作,先后参加新浪、腾讯、网易等大型门户网站原创文学大赛,有《小城春梦》、《许有才进城》等作品问世。散文小说见《中国石油报》《中国石化报》《石油文学》《特区文学》《北方作家》《太阳河》《井冈文学》《岭南文学》等文学期刊。2012年出版小说《我是特种兵3:侦察精英》(22万字,湖北出版集团)。2018年5月,散文《一地金黄》获得文化参考报举办的《娘亲杯·全国原创文学大赛》优胜作品奖。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