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七十八)|儿子

发布时间:2019-12-02 17:10:32    作者:王中春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儿子

王中春

邻村有一个鱼塘,很大。一天,张老头没事便沿着村外的马路溜达,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个鱼塘边,往里一瞅,纳闷了,清清澈澈的水里竟然静悄悄的,连一条鱼儿也没有。正在他心里犯嘀咕的时候,鱼塘主老疙瘩却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边。张老头好奇,问:“咋没鱼呢?往年这季节可是鱼跃满塘呀!”

老疙瘩苦苦一笑,满脸的皱纹如同一垄垄的地瓜沟,说:“孩子不让养了。”

张老头大吃一惊,极怀疑地问:“咋回事?这几年不是养得好好的吗?”

老疙瘩说:“儿子非让进城帮他看孩子,唉,不去还不行哩!”

张老头知道老疙瘩的儿子有出息,在县城教书,就说:“这是好事,人,挣来挣去还不都是为了孩子?”

老疙瘩没再言语。好久,像想起点什么似的又说:“老哥,这鱼塘你租不?这几天我正琢磨着将这鱼塘转租出去呢。你要是租,价格我可以算你便宜点。”

张老头一愣,接着疑疑惑惑地问:“便宜?咋便宜?”

老疙瘩说:“就冲你老哥的为人,每年给五万咋样?”

张老头真想替儿子租下来,可是回到家与儿子一说,儿子却死活不肯租。儿子说自己一没技术,二没经验,不敢冒这个风险,思来想去还是觉着干劳务市场牢稳。张老头没办法,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有时他真想自己租下来,可又一想自己年世已高,都快八十的人了,还能折腾几天?……就在他犹豫再三的时候,突然听说鱼塘已被本村李老汉的儿子狗娃以每年八万元的租金转租了下来。为此,张老头很是生气,大骂儿子无能、窝囊废!从此,也不知咋的张老头便再也瞧不起儿子,有时候看儿子哪儿都不顺眼,后来干脆就与儿子分了家。

可是,人家狗娃不但胆子大,而且脑袋瓜儿也灵活,一租下鱼塘,就去了省城农科院,硬是请来了两位水产专家帮他勘测水质,分析行情,最终养了一鱼塘的大闸蟹,不几年的工夫就发了。

富了的狗娃先是将家里的那排破土坯房翻新成了二层小洋楼,后又买了一辆黑色小轿车。去年嫌村里的路不好走,竟自己出钱为村里修了几公里的路,一时在村里风光无限。

初冬,太阳地里暖煦煦的,村头北墙根下张老头和李老汉正在晒太阳儿,张老头就满脸羡慕的对李老汉说:“咱村就你家狗娃有本事!别的不说,就冲他当年能去省城农科院请来专家这事,三里五村没有一个。”

李老汉就笑,说:“这孩子打小就随我,没有不敢干的事!”

张老头却鄙夷地斜了他一眼,说:“你就吹吧,你从小啥样我还不知道?”

李老汉依旧笑,问:“啥样?”

“呆头呆脑,傻样。”

张老头说完,也笑了。

就在这时,狗娃开着车正好从此经过,见两位老人不知为啥这么开心,就停下车,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打招呼。张老头眼尖,透过车窗玻璃一眼就瞅见了副驾驶的位子上有一只白条鸡和一大兜香蕉,便极艳羡地对李老汉说:“还是有钱好啊。这不,孩子又给你送好吃的来啦。”

可是,还没等李老汉张嘴,狗娃却说:“哪呀,是俺那儿子想吃呢,昨天晚上与我闹腾了半宿哩!”

李老汉的脸立时就阴了。

张老头也赶忙闭了嘴。

空气仿佛一下子凝固了一般。

不知什么时候,起风了,天渐渐冷了起来。两位老人就各自回了家。

几天后,风停了,天空也似乎更蓝了,太阳地里依然暖煦煦的。村头北墙根下,张老头和李老汉照旧倚在墙上晒太阳儿。

忽然,张老头的儿子骑着一辆破摩托车“哗哗啦啦”从村外驶来,到了张老头身边,停了车,顺手从车把上解下一个布兜,极亲切地喊了一声:“爹。”

张老头睃了儿子一眼,爱搭不理地说:“今天咋没去干活呢?”

儿子就笑了,说:“今天不是您生日吗?我去镇上买了一只鸡,您拿回去,炖炖,和俺娘吃吧。”

张老头怔了一下,接过布兜,眼圈儿红了,说:“你褂子咋破了呢?快跟我回家,让你娘给你缝缝。”

儿子就赶忙低头看褂子,这是昨天干活时不小心划破的。儿子说:“没事,您孙子还在家做作业哩!”

张老头又说:“买这个干啥?你又没钱。”

儿子说:“不是您生日吗?”

这时,李老汉不耐烦,突然转身扔下一句话走了。

李老汉说:“有钱咋了?还不如这没钱的呢!”

张老头愣了。

儿子更是莫名其妙,心说:这两位老人今天这是咋的了?

作者简介:王中春,1965年生,邹平市人。1997年3月在《当代小说》发表处女作,2002年加入滨州市作家协会。至今已在《梧桐文学》、《石家庄日报》、《渤海晨刊》、《滨洲日报》等报刊发表作品多篇。其中,《父老乡亲》和《县长的眼睛》分别在《跨世纪》和《三峡文学》上荣获2001年度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佳作奖。2009年曾有多篇作品被邹平电视台(《邹平发现》栏目)改编成电视剧播出。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