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七十九)|生命中那一抹绿

发布时间:2019-12-06 14:18:02    作者:卞滢滢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生命中那一抹绿

卞滢滢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我们生命的长河中,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都不过是生命中的擦肩过客;还有一些人,亦师亦友,曾在你暗淡的岁月里,带来丝丝慰藉,如一抹温暖的绿意,惊艳似水的流年。

1

前天晚上十点多,翻看朋友圈时,我无意看到一篇文章,是获得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内容,感觉写的不错,就分享到公司行政人事群里,转发之后,又有些后悔了,怕打扰同事们休息。

“五本书,我还差《应物兄》没看完”。杨总在群里回复。佩服之余我一时无言以对,满是愧疚。因为在这之前一周,我也买了一套,却至今没有阅读,难怪老公说我是“卞公好书,只买不读”。

说起杨总,11年前就是我的领导,如今又分管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那年那些事,虽有些久远,但在内心里,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从未走远。

2008年2月,大宝航航出生,我在家休产假,日子过得单调而又乏味。那段时间,最盼望看到公司的报纸,只要公司出了报纸,我就托同事给带一份。从报纸上,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的大事小情,发展变化。以前,我是报纸上的“常客”,以文会友,充实快乐,这张报纸承载着我许多难以割舍的东西。

6月份,听说公司编辑部招人,我就毛遂自荐报了名,后来,从分公司生产科调到了总公司办公室。

那时候,杨总是办公室主任,中等个,国字脸,平头,带着一副眼镜,温文尔雅,待人热情。他是文秘科班出身,文学素养高,写文章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领导讲话稿,公司大材料、报纸评论员文章都出自他手。

他酷爱读书,办公桌上隔三差五的就更换新书,管理、经济、政治、金融、文学等等,涉猎广泛,博学多才,每每和大家一起聊天,独道的见解,没有难住的话题,想必是率先从阅读中悟出了真知灼见。

“一杯茶,一张报纸,嗑瓜子,闲聊天”这是很多人印象中的场景。然而,当时我所在的办公室异常忙碌,肩负着“办文、办事、办会”三大主要职能,包括对外宣传、材料报送、参观接待、会议组织、文化活动、网站维护等等,是名副其实的“综合办公室”,尽管有六、七个人,仍然感觉人手不够,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杨总常说,办公室就是“针线簸箩管家婆”,作为公司的窗口,办公室工作无小事,样样干好不容易,干错一件就是大事,所以,他对办公室同事们的工作是高标准、严要求。

当时,公司发展日新月异,考察团络绎不绝,领导们特别重视企业文化宣传工作,对这张报纸,更是寄予厚望。我的职责岗位多和文字打交道,在写作方面,杨总不光是领导,更是师傅。他的谆谆教诲,受益匪浅,没齿难忘。

清晰记得,那还是我刚到办公室不久,公司上下都在践行“高效执行”主题活动,其中,一个分公司率先行动,成了典型。杨总安排我去这个公司车间采写一篇这方面的报道。

我当时忐忑不安,以前都是涂鸦散文、随笔,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新闻通讯我不知道咋写,本想着买本书学学,还没来得及办,就被杨总抓了差,有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

“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我去车间匆匆转了一圈,脑子里浮现着车间热火朝天的场景,回来就写了一篇赞颂工人师傅的抒情散文,写完之后,感觉华而不实,却也不知道如何修改,于是硬着头皮交差了,如坐针毡般等着杨总最后“宣判”。

“写作底子还是有的,不过,写报道不同于文学作品,得尊重事实,到现场去,有鲜活的故事才吸引人。”杨总的鼓励让我那颗悬到嗓子眼的心终于有了着落。

随后,他带我去车间重新找感觉,分别采访了车间主任,班组长,几位员工。交流过程中,杨总和大家聊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开心的、烦恼的、困惑的、有成就感的事情,在杨总的引导下,受访者一股脑的全倒出来,我听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感觉这是采访,倒是在啦家常,不知不觉,一个半小时过去了,这次采访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回来之后,杨总一方面让我再琢磨稿子如何完善;一方面躬亲示范,改给我看。第二天一上班,他早早把修好的稿件放在了我办公桌上。令我吃惊得的是,稿子被他动了“大手术”,逐字逐句删减、填补,密密麻麻,包括标点符号,他都用红笔一一更正,不知道那天晚上,他费了多少功夫。

至今,还清晰的记得那篇文章,标题是《让管理在“执行中”迸发活力》,当时是上了头版头条,由原来空洞的抒情变成了文采斐然,有故事,有细节,生动而接地气的通讯报道,在公司引起广泛好评。

从这件事上,我悟出了一点道理:一是写新闻报道首先要有现场意识,到一线抓活鱼,而不是闭门造车,跟着感觉走;其次,文章要吸引人就得有故事,有细节,不能是干巴的说教。第三,采访也是一门艺术,讲技巧,让受采访者愿意张开嘴巴说话,才能收效明显。

2

书读多了,思想往往就深刻,能把书读活,学以致用,是我们追求的读书之道。反之,只读不思,只说不干,不过是纸上谈兵,花架子。杨总求创新、讲实干。在他手下当兵,你得有创新思维,脚踏实地、真刀真枪地干。

杨总在办公室实行“轮岗制”,要求我们成为“多面手”。他常说一句话:“艺不压身,本领学到手是自己的,谁也抢不走,在公司工作,就要尽职尽责,将来不管走到哪里,样样拿手,没人敢小看你们,受益的是个人”。

成为“多面手”,谈何容易?有天分固然是好,可“不经一番寒彻骨,哪的梅花扑鼻香。”杨总勉励我们说:“逼逼自己,不逼自己一把,就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能力是逼出来。”

公司报纸,从刚开始每月一期,四个版面四个编辑,后来改为每周一期,完全由一个人负责,而且是兼职做。策划、约稿、排版到后期校对,每一项都很“烧脑”。刚接手的时候,摆在我面前有三大难题。一无稿源。二稿不精。三时间紧。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虽然也有稿费,但初期没有几个人写,因为大多数员工都是一线车间工人,白天干了一天的体力活,晚上再费脑细胞,没人愿意干。

“报纸是大家的,我们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得想办法让大家都动起来,先和大家交上朋友,约稿就不难了。”杨总如是说。

一语惊醒梦中人,让别人动起来,我自己要先动起来。于是,只要一有时间,我就往车间里跑,和大家混个脸熟。平时发通知,组织活动,参观接待时,我都会见缝插针地和同事们聊上几句,有时候晚上,我也会通过电话和通讯员们聊写稿的好处,那时,感觉自己像一个虔诚的“传道士”,不知疲倦的给同事们“讲经布道”,日子久了,就和大家交上了朋友,稿子也越来越多了,我再也不用为稿源而发愁了。

大家都拿起笔来了,但新问题又来了,交上来的稿子质量参差不齐,真正符合上报要求的不多。记得第一次约上来的稿子,几乎挑选不出有分量的头条来。当时是按下葫芦浮起瓢,顾此失彼,直到排版当天,才发现这个问题。

“怎么办?稿子已经是这样了,耽误了出版,我该如何向领导和员工们交代?”急得我像热锅上的蚂蚁,求助的眼光望着杨总。

“杨总,报纸稿子还不够用,我要和您约稿啊!”

“嗯嗯,别着急,我先看看你手头的这些稿子。”杨总走到我跟前,拍拍我的肩膀,和颜悦色地安慰我。

“干编辑,如同厨师做菜,得确保有几个拿出手的硬菜,不是大家来啥,你放啥,而是公司需要这时候宣传啥,员工们爱看啥,得事先盘算好。”

杨总边点拨我,边帮我挑选稿件。“三下五除二,”他挑了几篇有亮点的稿子,做了提炼、修改,作为每版头条,然后,又帮着我整合了几篇文稿作为二条、三条。

当我四个版面排版基本完成的时候,发现头版还缺内容,紧急之下,杨总奋笔疾书,写了一篇评论员文章,和头条正好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就这样,我独立编辑的第一期报纸,在杨总的协助下跟头把式的按期出版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干工作打出提前量,教方法、指路子,这是杨总给我上的第二堂课。从这之后,我有了强烈的策划和学习意识,提前筹划,创新栏目,带着任务约稿。

3

为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杨总安排每期报纸头版放一篇评论,发挥舆论导向、喉舌作用。开始是杨总亲自写,后来让我写。对当时的我来说,简直就是“逼着猫吃葱”,但我知道,这是在历练我。好吧,我认了。翻开《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我找感觉。每周一篇,我做到了。

后来,新来的胡编辑问我怎么写出那么多文章的,我说,被杨总“逼”出来的。其实,直到今天我也不知道当时那些评论是怎么写出来,不过,真佩服我那股被杨总“逼上梁山”、一往无前的冲劲。

报纸出版周期间隔太短,每周出版一期,我一般是提前两天约稿,一天改稿、排版,一天校对,两天印刷,雷打不动。那时,白天还有其他工作,晚上还要带孩子,喂奶,好多工作都是晚上哄孩子入睡后,在家里加班,熬到夜里,一多点是经常的,繁重的工作常常压得透不过气来。

“不要让工作牵着你的鼻子走,而是你牵着工作走”。“比如参观、考察等其他重大新闻类稿子,时效性强,当天就写出来,先放网站上去,排版的时候直接复制过来;专题策划、时效性不强的稿子放长时间但要多储备;副刊类稿子,更是广撒网,多约稿。”“还有,业务技能亟待提升……”

杨总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什么问题,开什么方子,总能对症下药,精准施策。

磨刀不误砍柴工,想到就做到。他给我们买了《人民日报》总编辑庹震的《怎样当记者》、《怎样采写新闻》等专业书籍,还从县委宣传部,《滨州日报》、《今日博兴》邀请实战经验丰富的编辑、记者做培训,可谓用心良苦。

我们也不负重托,学习劲头空前高涨,写作水平日渐提升,在全县率先做到了通讯员人数最多,出版周期最短,办报水平名列前茅。

身教胜于言教,做给你看,逼着你干,这是杨总的领导艺术。如今再回味那段峥嵘岁月,仍是自豪满满。

办公室的同事们也都被杨总“逼”出了十八般武艺,吹拉弹唱写文章,书法摄影加制片,各个身怀绝技。一路走来,我常常在想,人生最苦最累的时候,其实,也是长本事最快的时候,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只问耕耘,莫问收获”,好多本领都是那段时间里打下的基础。

流年似水,岁月如歌。如今,那段忙碌的,急如星火的日子已渐行渐远。“保持少年志,敢拼、敢干、敢为人先,不向生活妥协!”杨总时常叮嘱我们,每天要坚持不断地学习,不要丢了自己的专长,辜负了光阴。

往事如烟,转瞬即逝。总有一些人和事缱绻在记忆深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善意的忠告,一次倾心的交淡,在烟雨红尘中闪烁着光明,给辗转人生路上的你我,带来了希望,增添了动力,回首往事,也增添了一丝温暖。

作者简介:卞滢滢,全国钢结构行业“十佳”通讯员,曾从事某企业内刊编辑,在喧嚣尘世的一隅,用稚嫩的笔尖书写平凡的人生。坚持记录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发现生活的真善美,书写有温度的文章。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