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八十六)|画家立春

发布时间:2020-01-13 14:49:25    作者:马宁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画家立春

马宁

很多年前,小妹在我们居住的文化局大院捡到一幅画,小写意的山水画:画面清新淡雅,诗意盎然,穿蓑衣的渔翁,独钓江上,若隐若现的青山遮盖在云雾里,落款题为:青山图,作者:立春画于2007年。我问:“这画从哪弄的啊?”小妹说:“院里捡的,看画面、装裱都挺讲究就捡回家了”。

这里马上要拆迁,很多老邻居都搬走了。十多年前爸爸单位集资建了新楼房,我家也离开了那个大院。这幅画兴许是主人留在家里被租户当垃圾扔的吧。文化大院曾聚集了小城的诗人、画家、歌唱家、戏曲家、演奏家。画家立春就工作和生活在这里。

县城的图书馆也在文化大院,学生时代的寒暑假,工作以后的休息日我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图书馆长期订阅的《诗刊》《青年文学》《星星》《收获》《十月》等文学刊物,都是我喜欢读的。到了傍晚图书馆要关门了,没读完的杂志又恰巧在兴头上,就和图书馆阿姨讲几句好话,把杂志拿回家继续看。常去图书馆看书的没有几个人,去的次数多了几个读者也就熟悉了。立春也是那儿的长客,那会儿我就觉得他精神不太正常,他看一会儿书,就和别的读者或是图书管理员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说自己如果当上总统会如何如何......人家也都该干什么干什么,很少理会他。他就自言自语,实在无趣,就折身走了。

立春的爸爸曾是文化馆的老馆长,他自己也有写字画画的本领,按理说他应该有个好的前景和生活,但生活却是一团糟,在外人眼里甚是凄凉。立春快四十岁了,还没有娶上一房媳妇,单位领导、他的亲属都替他着急,他自己却一点也不急,没文化的他看不上,条件好些的不愿接近他。直到有一天单位领导带领大家去他家打扫卫生,说是立春快要结婚了,大伙都忙着替他操办。我妈还把爸爸舍不得穿得的崭新的咖啡色锻面棉袄送给立春做结婚礼服。很多年后立春见了我妈还说起这件事儿,充满了感激。

听说立春要过门的新媳妇家在农村,是一位手艺精湛、性格温柔的裁缝,不嫌弃他的疯癫、懒惰,打算和立春好好过日子。可就在结婚的前一天下午,立春骑自行车过一条县城的主干道,他精神恍惚地被一辆大货车撵到车轮下,命是保住了,从此失去了右腿,立春成了残疾人,命运从谷底又跌进了不见底的深渊。第二天的婚期,立春还没有从截肢手术的痛苦中醒来,他没过门的媳妇哭得一塌糊涂,从此音信全无。

后来,人们就看到一位在院子里撑着双拐走路的人,腋下夹着一本过期杂志,装在塑料袋里的馒头在地面艰难摩擦的拐杖前晃悠。他的穿戴越发邋遢了,脸色灰暗,头发脏兮兮像乱草棵子,上衣、裤子上的油渍一块儿一块儿的,醒目得就像补丁贴在衣服上。

立春老远就喊我名字,我厌恶又害怕,小声嘟囔着说:疯子立春,疯子立春。

他的父母早就去世了,还有一个温婉和善的姐姐和一个神清气爽的弟弟。姐弟经常来看他,给他洗衣服、晒被褥、清扫浸满油污的厨房,还陪他聊天。大家都盼望立春能好起来,腿残疾了,精神要挺起来呀,人活一生不就活这一口气吗?!

立春是吃皇粮的文化馆专职创作员,每月薪水足够他吃饭穿衣,从来没有为生计发愁,而他的生活却每况日下,连那一点妄想的激情都没有了,蔫蔫的样子像霜打的茄子,几进精神病医院,每次出来不久又恢复了老样子。立春认识了社会的一些闲杂人员,那些人是冲着立春那点儿工资来的,馋酒喝了或是没钱花了就找到立春。也许是他太寂寞和孤单,就和他们来往,挥霍自己的生活。

也许是立春让自己的亲人看不到希望,他的姐弟也都因为工作和家事,渐渐地,来看望他的次数少了。

有一天,我在街上见到立春,他明显苍老了许多,衣服上的油渍依然显眼,手里还攥着自己的大作:一副牡丹图,光鲜、灿烂、明亮到极致……

作者简介:马宁,山东阳信人,2005年写诗至今,著有诗集《小镇美如斯》、合集《海边》,媒体人。


特约编辑简介:时培建,1987年生,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青联委员,滨城区作家协会主席,《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滨州文学作品选》副主编。作品见《中国作家》《诗刊》《北京文学》《星星》《诗探索》《百家评论》《山东文学》《2019中国年度诗歌》(漓江版)等重点文学期刊、年度学术选本和全国统编教材。曾获天津诗歌奖、万松浦文学奖、杜甫国际诗歌奖、中国电力诗歌大赛一等奖,入围第17届华文青年诗人奖等。曾参加首届齐鲁诗会、山东青年作家重点选题创作研讨会,系山东省第二十届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中国作协首期青年作家井冈山高研班学员。2018年,获山东省作家协会定点深入生活项目重点扶持。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