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一百零三)|回归诗意的家园

发布时间:2020-03-02 11:00:14    作者:牟海静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回归诗意的家园

牟海静

读过作家张炜先生的散文集、中短篇小说集和几部长篇小说,看过他的诸多照片,听过他作报告。我印象中的张炜先生总是双眉微蹙或紧蹙,不管他身处何地、何种身姿。他似乎总在思索,思索着生活与追求,思索着自然与社会,思索着生命与人性。从国内的文化到国外的意识形态,从远古到现代到未来,似乎都属于他凝神静思的范畴。拜读《九月寓言》,我仿佛看到张炜先生站在一幢简陋的矮屋旁,面对无边的黑夜和广袤的荒野,发出一阵阵无声的呼唤,那是一个灵魂深处的思索,那是一个生命对一种最原始、最本真、最质朴的生存状态的礼赞。手捧这部小说,我始终被这种思索和礼赞感动着。

一、迷人的小村和野地

一个从遥远的地方迁居到此的小村人以土地为生,土地是整个小村人的物质保障和信念支柱,他们土里生土里长,土里滚土里爬,用一句能够真切反映他们心声的话来说就是“土人离土不活”。这个小村多年来坚守着自己奇特的传统,独立、封闭、集体意识强。姑娘必须嫁本村,寡妇也不能逃出村去,她们都是“小村的根苗”,那些当地女人瞧不起这个村的男人,这是小村自己想的法儿; 黑煎饼是庆余带给小村的一样好东西,外村人可以品尝,可绝对学不到手艺;对于村里人的起事,“当时没有任何一个人叮嘱大家要守口如瓶。即便是小孩子也没有因为无知而泄密”,“直到很久以后才变形变味地传出去。”……这些土里刨食的小村人有一个共同的外号“鲅”(一种剧毒的海鱼)。他们被外村人瞧不起。他们出进于低矮的小泥屋,吃着地瓜、瓜干或者黑煎饼,在一个又一个九月里,流淌着自己的故事。

那茫茫的夜色,那只有月亮和星星照明的野地,深藏了多少欢乐?一伙儿年轻人夜夜跑着,在街头在巷子里在麦草垛里在野地里,打架、翻滚、钻到庄稼深处唱歌,土沾满了土布坎肩,作物划破了吊腿裤子,脑门上贴着汗湿的头发。那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那些浓绿的植物,多么新鲜,如在冥想中,又似在眼前。那九月里的田野,那一堆堆火一样的红地瓜,是小村人一年的口粮,它们带给小村人多少由衷的喜悦!

这里充满天籁之音,这里是灵魂的圣地,这里的一切多么遥远又多么真实!遥远得叫人久久回想,真实得叫人热泪盈眶。

二、动人的爱情

小村人辈辈相传着“打老婆”的风俗,人们默认,甚至钦佩打老婆的男人,女人挨了打也觉得有种“好一阵劈头盖脸的击打,真解躁”的畅快。作品对金友打老婆小豆的描述较为详细。金友“把小豆的衣服剥得精光,把白布条腰带拧成结儿打”,还边打边发狠地说“送你找光棍金祥去”,邻居们对小豆的嚎哭声已习以为常。男人打累了,吃了煎饼再打,打够了就昏睡,天亮时分,两人差不多都忘掉了半夜里的打斗,热烈拥抱着。这种爱的生活方式真让人瞠目结舌。

小村里有例外的一对,他们是露筋和闪婆。瞎子闪婆不顾家人反对,跟着从来没做过一点田间之事的露筋在野地里流浪,偷庄稼地里的粮食藏起来过冬,躲在河边的洞里藏身。他们没有家,没有得到别人的关爱,他们过着最苦难的生活,但那是一种最纯粹的爱情,相依相伴,生死相恋。浪漫的他们在九月的野地里播下种子并结出甜蜜的爱情之果——欢业。

独眼老人为了找负心嫚儿,跋涉了三十多年。方圆几百里都知道他这个“老鳖”(丢了女人的男人叫鳖)。寻找途中,他被抢劫般地给一个老婆婆当了儿子,又得了个名叫“黧狗儿”,后来又因为错认了负心嫚儿被扎瞎了一只眼。这个奔波了一辈子的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实现了愿望,垂暮之年找到了负心嫚儿——大脚肥肩,并死在了她身旁。虽然她不再是他找寻时曾向人描述过无数次的“腰儿细、穿红士林布上衣,屁股又圆又大多少有点撅撅的女人”,虽然她早就成了这个小村首领之家的女主人,但找到她早就成了独眼老人的人生目标,这个目标是在爱情的指引下终于完成的。这个以奇特的方式追寻爱情的奇人,像海明威笔下的圣地亚哥一样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作品中这几位老一辈人的纯粹或执著的爱情,令人艳羡动容。那些青年男女们的爱情则是另一种状况。赖牙和大脚肥肩的养子争年与眼皮上有小疤的美女香碗爱得热烈,然而迫于母命,争年娶了三兰子也就认命了,香碗因此逃脱了准婆婆大脚肥肩的折磨,长舒了一口气。而当初争年曾向母亲提出过要娶香碗,并声称离了香碗不能活。争年与香碗的热恋读来撩人心怀,他们的屈从与后来的心态则令人蔑视。肥与工区子弟挺芳的结合叫我感到些许欣慰,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了!同时,另一方面我又在为苦命的龙眼鸣不平,龙眼是多么炽烈地爱着肥呀,更何况两家早已定亲。

我想,作家张炜是否通过这几对人的爱情故事表达了某种思想倾向。毕竟从作品来看,老一辈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行为与年轻人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行为有不小差异。阅读这部作品的现代人,读完之后,是否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么写着,我心里又泛起了波澜,矛盾堵塞内心。换个角度讲,社会在发展,作品中连续的两代人之间在爱情观上就有区别,更何况现代这些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人呢?不一而论罢了。不管怎样,我仍为作品中那种纯粹的爱情感动,我相信也会有不少人和我一起感动。

三、向上的精神

作家笔下的小村人饱受贫困之苦,穷到一定程度难免会有些空虚有些无聊。阅读中,我对他们深表同情。但他们并不愚昧,并不麻木。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吃着地瓜、瓜干和煎饼,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他们身上有种向上的精神使我心生敬畏。看看金祥便知。

五六十岁了还没见过女人的老光棍金祥,在村头的杨树下捡了个媳妇。当媳妇庆余用瓷缸瓦片烙出小村人从没见过从没吃过的美食黑煎饼后,金祥满心惊喜。他决心去南边背回一个摊煎饼专用的家什——鏊子。“如果知道这是一条怎样漫长、怎样崎岖的路,金祥也就不会走了。”小说中这样写道。金祥穿过一个又一个村落,翻过一道又一道山梁,这是条让走过的人记一辈子的路,是一个人一辈子只能走一遭的路啊!靠树叶和瓜干长成的金祥怎么能走完?再说他已五十多岁了!读这一情节的过程中,我好几次悬着心:金祥这把老骨头要交代在这条路上了。然而金祥竟然走完了,竟然背回了小村人心中的圣物——鏊子!这的确是一个奇迹,是在一种信念支撑下完成自己既定使命的奇迹。金祥顺理成章地成为小村人心目中的英雄,成为后辈人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在我心目中,他将和笛福作品中的鲁滨逊站在一起。金祥身上体现的是小村人身上顽强的意志和潜在的韧性,无论条件多么艰苦,都要竭力坚持,只要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金祥忆苦是小村人盛大的节日庆典。男女老少听着金祥讲,感动得哭天抹泪。我常常把“忆苦”和“思甜”这两个词语联系起来,虽然从小说的描述来看金祥“忆苦”并不能明显地表达小村人的“思甜”,但毕竟金祥那寓言式的忆苦故事中女娃的生活遭遇比小村人还苦。再者,通过“忆苦”,我们不难感受到小村人心中那份并没因落后贫穷而泯灭的正义与大爱。另外,百无聊赖的漫长冬夜,小村人怎么度过?他们选择了用忆苦充当精神食粮来填补心灵空间。苦难的岁月逼得人总能想出度过苦难的法子,作品中这种向上的精神不也值得我们好好品味和颂扬吗?

四、令人深思的现代文明冲击

我始终认为:任何一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或生存状态一旦与现代文明相关联,那么这种自然景观或生存状态势必会遭到破坏。比如香格里拉、九寨沟;比如《九月寓言》中的这个小村。

作品中的工区是现代文明发展的象征,小村则是原始状态的象征。这两者之间的存在关系是冲突的。因煤田地质结构特殊,煤的开采使这一片平原蒙受巨大损失:地下炮声隆隆,煤涌上来,地面就凹下去,整齐的麦田和秀丽的瓜田就沉陷下去。最终,整个小村成为荒野。作家理想中的那个境界也就不复存在了。小村中的妇女到矿场中的热水池洗浴后遭男人痛打,其中小豆还被看管热水池的小矿强暴。若没有工区,她们也许一辈子也想不出这样洗浴,也不会受辱。小村的三大宝贝之一——赶鹦,她的长辫子、长腿,尖甜的能说“数来宝” 的嗓子,苗条的放射着火力和热情的腰身,让那些瞧不起小村人的当地人也不得不折服。她是小村青年人的“领袖”,其父红小兵因了她的缘故差不多成了一个德高望重的人物。赶鹦美丽脱俗,是小村的骄傲。然而这样一个好姑娘,却糊里糊涂地被秃脑工程师占了便宜。三兰子的痛苦结局也与工区的小男人和语言学家密切相关。……这些与“现代化”相关的外来的东西给小村带来难以历数的灾难。在作家张炜先生的思想中是这样,在我的意识里也是这样。

社会在发展,谁也阻挡不了时代前进的脚步。人类啊,在前进中,能否考虑得周全一点,让物质的东西对精神空间的破坏降低到最小程度?每一个人都应知道人类的根在哪里。

另外,读张炜先生的作品是一种享受,品味他诗化的语言,我感觉好像一首首乐曲缓缓升起、流动,间或夹一段高亢的旋律,又慢慢低沉下去,使我的心灵随之动荡起伏。作家对九月野地的描写贯穿《九月寓言》始终,阅读这些描写,我感到无比纯粹、自然,那些各式各样的生命与野地的融合成为我理想中的一幅幅不可替代的富有诗意的场景。始终难忘小说中这样一段描写: “地瓜叶儿一片一片向上仰,迎接日头和露水、大雨。哗哗的水声让人想起饱胀胀的地瓜汁水,想起花生果里的白浆。嗬呀,青草在小路上茂长,卸了套的牲口不歇气地飞奔。……田边地角的人嚷着,像搂抱老婆一样使足了劲儿搂抱这个秋天。”这么好的秋天怎能不让人依恋!小说中对于夜色的一些描写也让我难以释怀。 “这个夜晚啊,到处都是一片漆黑,连个星斗都没有,……大口喘气,连同黑乎乎的夜色一起吞咽下去,直跑到一颗心都要跳到地上。”(第一章中写肥奔跑时感受夜色)“一片小屋伏在田野上,像一些巨大的等待风化的土块。……那夜她环绕着亲爱的小村,像个渺小的卫星。”(第五章中赶鹦第一次被秃脑工程师侵犯时)这样的夜色静谧得令人着迷,我向往这诗境般的夜色。

我是个喜欢读诗写诗的人。《九月寓言》中这些诗一般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诗一般的意境,令人心驰神往。许多句段如果分行排版的话,就是诗,甚至比很多人的诗都好。读这样的句段,我总是不忍猝读,总觉得应慢慢咀嚼细细品味才能对得起作者,对得起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

读罢这部沉甸甸的长篇小说,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小说中的小村、野地和一个个生动丰满的人物历历在目。他们生活贫困,却创造着奇迹;他们条件落后,思想却不贫瘠。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小村曾鲜活地存在,又不可阻挡地塌陷。它是一个已消逝了的实体,它又是一个永不塌陷的精神家园。它弥漫着土地的芬芳,它充溢着生命的活力,它是一个最本真、最朴素的生长诗意的地方。

掩卷沉思,作家张炜先生蹙眉思索的形象又浮现在我眼前。我也托腮凝神:也许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只有在梦中或在想象中才可能见到了,现代社会,瞬息万变,街上车水马龙,人们步履匆匆,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难觅诗意。许多人崇尚反朴归真,那么就请读一读张炜先生的小说吧,《九月寓言》会带你回归诗意的家园。

作者简介:牟海静,博兴县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有诗歌、散文等400余篇获奖或发表,出版诗集《支点》《中国青年诗人十一家》(诗合集)。获第九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全国第四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参加山东省文学院第十七届青年作家(诗歌)高研班。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