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我的入党故事】心中有党 脚下有路

发布时间:2021-07-27 09:45:10    作者:商希灵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心中有党  脚下有路

作者:商希灵

2018年9月25日,终生难忘的一天,这天我入党了。我攥紧拳头站在党旗下庄严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我的心就要跳出胸膛,举起的手颤抖着,激动的泪水溢满了眼眶。党终于张开了臂膀,接纳了我。距离我第一次申请入党已经过去30年了。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已受过诸多挫折,可是对党的向往、信仰一直没变。

1987年我高中毕业。一个月后,我的散文《落榜之后》发表在《中国妇女》杂志。村党支部认为我是个文化人,让我担任村幼儿教师。一个人有了舞台才有展示的机会,我利用幼儿园的教室舞台,组织青年们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帮助村孤寡老人挑水、劈柴、收拾房间、洗刷衣物。村党支部又任命我为村团支部书记,我更坚定了为人民服务的志向。我骑自行车到距离乡镇35公里的县图书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乡镇没有图书馆)借阅文学书籍和农业科技书。每星期组织一次团员会,在会上互相学习,学文化知识,学农作物种植,交流信息。继续帮助村里需要帮助的人。

我的文化稿件和新闻稿件也先后在国家级刊物和省、市、县获奖。在那个青葱岁月里,我与许多外地朋友书信往来,趁着一腔热血,以村团支部的名义自费办文学刊物《枣花诗社》,我任主编。我参加了县里的团支部书记培训班,是无棣县第十一届团代会代表。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被县妇联表彰。

为了更好地接受党的教育,我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后,我被调到小学担任民办教师,忙于教学和研讨。

尽管工作变动,我争取入党的决心没有变。想被党组织接纳,首先要干好本职工作。我的历届学生都为我扛回了总分全镇第一的红旗。我参加全省教师范文比赛获一等奖,论文获二等奖,辅导学生作文发表,我写的诗歌也编入《跨世纪教师诗文选》。一年后,我到镇政府从事宣传工作。1995年,我再一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次我终于成为了入党积极分子。遗憾的是,不久我南下经商。

教书匠成不了商人,后来我应聘到民办学校任教。儿子出生后,回家乡到镇中学担任地理课代课教师。再后来到乡镇敬老院干护工。

在敬老院,我为40多名老人洗衣服、理发。我自学中医知识,学会给老人们治疗感冒、腹泻、外伤、痔疮等病。工作十个月后,党委政府任命我为敬老院院长助理,我更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在此期间,我在济南协和学院学习养老护理,拿到了养老高级护理证,也考上了乡镇雇员。

2014年3月8日,无棣县电视台“民生栏目”对我进行了采访,同年3月11日,《无棣大众 副刊》头版整版报道了我在养老护理和敬老院管理方面的做法。不久,党委政府任命我兼任单位会计,并负责档案管理。

在敬老院工作期间,我在下班路上出了车祸。昏迷中,是一个素不相识的老党员救了我。康复后,我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这次,我被吸收为入党积极分子,并光荣入党。

入党后两个月——2018年11月按照党委政府安排,我到镇政府文化站工作,任文化站站长。

我骑着电动车走村入户,排查散居在村落有文艺特长的民间艺人,分类造册。给他们提供交流提升的场所。决心发挥好文化站的阵地作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组织起“文化志愿团队”开展各种文化志愿服务。利用农家书屋开课,有农业知识讲座、国学讲座、养老护理、养生、广场舞……都是本镇的义工们免费讲座。文化站利用农家书屋作为新型学习的”充电”场所,被《齐鲁晚报》齐鲁壹点报道。我组织的暑假农家书屋小学生公益大讲堂活动,被入选学习强国山东平台。

“利奇马”台风袭击我镇时,我和其他党员同志们一起顶风冒雨、走村入户,撤离住在低洼、危房里的群众。

庚子年,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镇党委政府结束春节假期提前上岗,村里设“党员岗“。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到村发放宣传材料,为村里消毒,在村头值班。组织文化志愿队伍的党员为元宵节值守在防疫点上的工作人员送元宵。

文化部门对基层文化站要求: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调整研究,编撰群众文化艺术节目......

我编写的大鼓书《全民战疫情》,通过微信群、文化志愿群和朋友圈宣传全民抗疫。音频、视频发表在《中国山东网》。2020年,我组织成立了“庄户剧团”,在本镇演出50场次。

建党100周年之际,我搜集、整理、挖掘碣石山镇大吴码头村“吴家连”事迹,向县关工委报送十多篇红色故事,其中《英雄的儿子 伟大的母亲》和村庄纪实《想为村庄唱赞歌》 均被入选学习强国平台,大吴码头村“吴家连”被关心下一代委员会,评为”滨州市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我和本镇“市五好志愿者”一起进校园讲党史。讲好革命故事,让后代子孙记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为群众提供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用文艺歌颂党是一个基层文化站党员的义务。党一直在我心中,信仰在心,脚下的路才不会错。

责任编辑:张婵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