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零二)|陈中华,我心目中的媒体英雄

发布时间:2021-09-08 15:48:24    作者:张实国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陈中华,我心目中的媒体英雄

张实国

凭借着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我在县区级融媒体已工作三十年了。这三十年里,我初心不改,为新闻事业默默地奉献着,在新闻道路上默默前行。

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学习的英雄和榜样。大家知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有不断学习,勤奋工作,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唯有干好工作,才能心安理得。我心目中的英雄是我所崇拜的媒体人:陈中华。

陈中华,1956年出生,山东莒县人,中共党员。高级记者,文学创作一级。1982年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历任新华社山东分社记者,山东省作协《当代企业家》编辑部副主任,《作家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大众报业集团《农村大众》编委、新闻二部主任,大众日报总编室纵深报道组记者、政教中心记者、特派记者组记者。2006年加入中国作协。著有中、短篇小说和报告文学多篇。短篇小说《黄儿》获首届齐鲁文学奖,中篇小说《脱臼》获第二届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

大家也许对陈中华的名字并不陌生,谁都知道陈中华有两件“宝”,采访本和电动车。他用过的采访本,正面记录新闻素材,背面记录的则是采访心得,翻过来是记者观察,翻过去就是作家感言。这两件“宝”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据了解,陈中华还有一“宝”,那就是“吃得苦、受得累、忍得气”,行常人所难行。这个“宝”是他常年在一线和基层历练出来的。

有的人活着为名,有的人活着为利,陈中华把新闻事业看作是自己的生命。谁都知道记者是个年轻人行当,一般当记者都是从二十几岁血气方刚的时候做起,而陈中华到大众日报当一线记者时已过了不惑之年,陈中华淡泊名利,并没有因为在省级媒体整合之前一直担任《作家报》副总编辑转为一线记者而纠结。

陈中华在任大众日报社记者期间,长期工作在新闻采编一线,先后到全省一百多个县区市、三百多个乡村进行采访,热情报道了山东各地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充分反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风貌,写下了12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许多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先后获得50余项各类新闻奖,曾荣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山东省优秀新闻出版工作者”荣誉称号。陈中华长期深入农村采访,被农民群众誉为“庄稼地里长出来的记者”。

陈中华艰苦朴素,淡泊名利,廉洁正派,始终保持一名普通记者本色,经常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2006年,他身患重病,在治疗期间仍坚持采访,把新闻事业当成生命的支柱和动力,成功战胜了病魔。2009年,中宣部、中国记协下发《关于在全国新闻界开展向陈中华同志学习活动的通知》,号召全国新闻界学习陈中华同志先进事迹。

衡量一个记者是否真正实现了自我价值,不在“官位”高低、职称如何、挣钱多少,首先体现在能不能写出好稿子。陈中华是我们身边的榜样,心目中的英雄。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学习陈中华的先进事迹,深入百姓、乡村,采访那些默默奉献的群众,报道社区、邻里的大事小情,采访出鲜活的新闻,书写出接地气的报道。要像陈中华那样做个好记者,就得耐得住“寂寞”。真正的记者,没有人情世故的迎来送往,有的是正义于胸的铁骨铮铮;没有各种各样的客气客套,有的是田间地头的深入调查研究。甘于寂寞,就是要平静自己的内心,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准确的角色定位。我们要学习他的采访作风、学习他的敬业精神。要学习他的敬业精神、扎实作风,要学习他的责任意识、精品意识、创新意识,作为记者,要像陈中华一样,走出高楼,走出办公室,走到一线,下沉到百姓中间,努力创作精品佳作奉献社会。要想采写出生动深刻的新闻作品,就要像陈中华那样扑下身子,千方百计采访到新闻事实的真相,不管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只要有新闻线索立即赶往采访现场;只有这样,广播电视宣传才能真正入眼、入耳、入脑、入心。

陈中华像一面镜子,人人都可以拿来观照自己。他已经仙逝,但正像《大众日报》逄春阶老师缅怀他的文章所说,他的作风,好像还在我们身边;他的精神,永远屹立在我们心中。

我曾写过这样的诗句:

当代好记者陈中华

你的事迹传遍大街小巷

传遍了全国新闻战线

我们要向你学习

学习你为新闻理想不懈追求

学习你珍惜脚下这片舞台

学习你走出高楼深入一线

学习你以工作与病魔斗争的敬业精神

你是我们的榜样

是你给我们了信念的力量

我们将你一线工作法发扬

共同在庄稼地里成长

……

作者简介:张实国,笔名师谷。山东诗词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部分诗歌作品散见国家、省市报刊。2017年被评为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著有诗集《感受四季》、新闻作品集《与新闻结缘》《十诗人诗选》(2019年卷)。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