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零八)|须晴日

发布时间:2021-10-25 16:21:16    作者:杨玉美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须晴日

杨玉美

记不清,这场雨是立秋之后的第几场雨?今年(辛丑年)的秋雨太密集,一场过后紧接着就是下一场。一场秋雨一场寒,寒冷就随着秋雨悄悄地在人间布下了大网。

秋天的雨是慢脾气,淅淅沥沥,温吞拖沓,并且极有耐性。不像夏天的雨那样酣畅淋漓、干净利索,哗啦哗啦一阵倾泻,一弯浅浅的彩虹就横挂在天边上。秋天的雨是阴冷萧索的,从早上到黄昏,从夜晚到黎明,一直这样淅淅沥沥,不紧不慢地下着。这场雨已经持续了十几天的时间了,农民眼瞅着已经成熟的庄稼泡在地里,只能搓手顿足,摇头叹息,一点儿办法也没有。

节令已经过了寒露,农田里的庄稼还仓皇无措地站在泥泞的旷野里。往年的这个时候,农田早就换上了下一茬庄稼的新绿。在鲁北平原上,秋分以后的田野中应该是大片的小麦当值。在这个时节,麦苗应该刚刚从温煦的大地温床上露出孱弱的、软软的绿芽,顶着晶莹剔透的露珠儿,在秋日的阳光下欢快地跳舞。大平原上应该是空旷的、萌动的,欣欣向荣的气象。

然而今年的秋季,经历了近一个月风雨浸淫的原野,已经成熟或者尚未熟透的庄稼,在寒冷的风,冰凉的雨的多重击打下,早已失去了往日蓬勃葳蕤的生机,大部分叶子枯萎干黄,甚至霉烂发黑,只有稍顶上几片叶子还有青绿的意思,还在苦苦地支撑着,等着、盼着、熬着,像一群从战场上溃败下来的乱了阵型的士兵,垂头耷脑,毫无生气。

今年的气候反常,节气有点失去章法。民间有句农谚: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适宜。说的是小麦最适宜的种植时间是秋分前后。目前寒露都过去快一半了,秋季作物还在大田里站着,怎么不让农民们心焦如焚呢。农民们坐不住了,戴上斗笠,披上雨衣,拿出多年不穿的高筒雨靴,扛起经久不用,锈迹斑斑的农具,开着机动三轮车,一趟趟到农田地头去查看农情。如果能早点晴天的话,现代农业已经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秋收不再是短兵相接的持久战,一周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秋收秋种,粮食就可以入库,小麦就可以播种,农民一年的心血就不会白费,明年的收成就有了希望。但是,此时的老天不知道是跟谁憋着一股劲,偏偏就是不晴天,连续十几天的持续阴雨,使整个鲁北平原处在一片灰蒙蒙的凄风冷雨中。

开始,人们都以为秋天的雨下不大,不会造成太大的自然灾害。老庄稼把式们很有信心地对青年人说,“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太平。现在已经进入了农历的九月,庄稼大部分都成熟了,即便是晚点收获,但也不至于绝产绝收。”但是,如今这些“老黄历”似乎过时了,都不按照固有的章法运行了。

连绵的秋雨造成了几十年不遇的严重秋汛。黄河流域持续降雨,特别是黄河上游山西省遭遇特大暴雨,致使几千万人受灾,黄河出现了一波又一波超流量洪峰,洪水最大流量达到5000立方每秒,突破1957年最高峰值。黄河不断有险情发生,有的地方出现管涌、溃坝等险情,群众被迫转移,农作物大面积受灾。一时间,黄河汛情严峻,人心恐慌不安。黄河是地上悬河,高出地平面20多米,一旦发生险情,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处于黄河下游,上游的洪水滚滚而来,黄河九曲十八弯,每一弯都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巨大危机和险情。严防死守,护卫黄河大堤安全,成了地方政府的头等大事。各级领导都把办公地点搬到了黄河河岸上,基层的干部,农村的青壮年劳力都被号召集结到黄河大堤上,背沙袋,筑堤坝,铺设塑料防护膜,民兵们顶风冒雨、手推背扛,彻夜奋战在黄河一线。黄河沿岸成了没有硝烟的战场,基层干部群众成了钢铁战士,他们连续奋战半个多月的时间,饿了,就地吃一桶热乎乎的泡面。渴了,喝一口凉开水。困了,倒在附近的柴草上眯一觉。滔滔黄河像一条巨龙,翻滚着,咆哮着,在宽阔的河床上狂奔东去,奔流入海。悬在人民头顶上的一颗炸弹,在干部群众的共同捍卫下,终于成功排除。

大河平安,山河无恙,百姓安澜。

10月中旬,终于晴天了!久违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阳光积蓄了空前的力量,发挥出超强的威力,彻底扫除了持续近一个月的阴雨湿冷天气。白花花、明晃晃的阳光像一支支闪亮的动员令箭,嗖嗖地照射下来,让垂头丧气的庄稼立即挺直了腰杆,抖擞起精神,神气十足地等待着收获的号令。红艳艳的高粱穗子闪着莹亮的红光,金灿灿的玉米挣脱了包裹的外衣,深褐色的胡须挂在棒槌顶上,在微风中飘拂……

长空万里,秋风浩荡。雁群南飞,芦花飞荡。湛蓝的天幕上,缀着丝丝缕缕的白云。秋天又恢复了本来的样貌!

再大的风雨终究会过去,再浓的乌云也遮挡不住太阳的光芒。广坳的鲁北大平原上又呈现出了车流滚滚,人声欢腾,繁忙而又热烈的秋收景象。

作者简介:杨玉美,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滨州市作协理事。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