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媒平台

大平原(二百一十二)|荒唐戏

发布时间:2021-11-16 18:22:21    作者:张法才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荒唐戏

张法才

邻村的赵、王、李仨老汉常聚一起瞎啦呱。某天,赵老汉说:“原先的县太爷断认亲案都是滴血认亲。现在,我从电视里看到了更准的认亲新技术,叫什么DNA比对。”王、李俩老汉从来没听说什么叫DNA,听后更是满头雾水。赵老汉早年曾读过私塾,文化程度相比王、李俩文盲高得多,便把昨晚电视里讲的DNA比对重新和俩老汉口述了一遍。

赵老汉说:“电视里有个认亲节目,三十多年前,一个被人拐卖的男孩,通过和他爷爷的DNA比对,成功被他爷爷找回。”

仨老汉听信了DNA技术,又耳闻四邻八村那些风流韵事。心想,那些花里胡哨的事可千万别让咱仨摊身上。仨老汉心里各打各的鼓。

赵老汉的大儿子从小长相就没一点随赵老汉,街坊们都说儿随他娘。到了孙辈,隔代相传的话,应该多多少少有些随赵老汉,奇怪的是没一点赵老汉的影子。赵老汉自从看了电视懂了点DNA技术,越想心里越不踏实,何不偷偷去做做祖孙DNA比对呢。

李老汉的儿子很随李老汉。长相、模样、连性格都十分的随,从小老实巴交,却有缘找了个俊俏的媳妇。俊俏媳妇对公婆丈夫算尽妇道,但那孙子辈上却改了家门。孙辈偷鸡摸狗,人事不干。李老汉自听言赵老汉所说的DNA技术,心想莫非孙辈是儿媳妇偷来的种?心里发虚,也萌生了和赵老汉一样的想法。

王老汉虽贫穷人家,但家风很正。儿子婚后与媳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影不离地下庄户地。挣点辛苦钱,一心一意供应晚辈求学读书,以图改变那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穷命。听言赵老汉DNA技术,没闲心多往心里记,更谈不上有啥想法了。

时间过去半个多月,仨老汉又凑在了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又扯起了近来四邻八村那些风流事。这次,没等赵老汉开言,李老汉憋不住就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了。赵老汉说咱俩咋想一块去了。王老汉是个过日子很仔细的老人,心想做那DNA认亲一定花不少钱吧,折腾啥,就没接他俩的话茬。他俩看王老汉无动于衷的样子,便说你不做散伙,反正我俩铁了心一定要做。要不俺俩先把钱给你垫上,等出了结果,有问题你再出,没问题钱俺俩给你平摊,现在还差这俩钱,做了祖孙DNA比对,有朝一日,死了也放心。他俩既然说到这份上,王老汉勉强同意了。

说做就做,省得说不准哪天突然命归西天留下憾事。赵老汉路子广,咨询了专家,就剩如何能采集到孩子们的样本了。

李老汉有心计。他讲:“改天我们各买点好吃的,各自请请孩子们。专家们说孩子们吃剩的食物及包装袋都会遗留下生物样本,咱把他们各自吃剩的食物连包装一起送检不就行了嘛!”

仨老汉见机行事,各自取了孩子们的样本,就等一起去送检了。

赵老汉赶紧联系检验鉴定所。送下检材,才算放下了一半心。

半个多月过去了,检验鉴定所没给信。赵老汉电话催了好几遍,不几天结果下来通知他仨一起去拿报告。待拿到报告,赵老汉李老汉都傻了眼,只有王老汉偷着乐,相信大家全明白了。

赵老汉老伴已故去多年,吃穿不愁,儿子儿媳也算孝顺。赵老汉想,这结果咋给孩子们说呢!回去后憋了大半个月才小心翼翼地和儿子说了。儿子听了也觉蹊跷,便说通媳妇带上儿子,祖孙三代一并去作了DNA鉴定。结果孙子与他爹妈DNA匹配,赵老汉自己却与儿子不匹配,更谈不上与孙子匹配了。请教专家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赵老汉年轻时没能守住自家女人的门,赵老太太那里出了岔户头。赵老太太早已作古多年,有气也不可能再洒她身上了!早知花这冤枉钱干啥,还拾上一身埋汰,赵老汉很恼羞!

回到家的李老汉心里也憋屈。老憋心里也难受。憋了月余,还是告诉了儿子。儿子知道自己很随亲爹不会出啥漏子,但自己的媳妇是啥材料子他难拿准。便偷偷取了儿子的样本也去和自己做了DNA比对,结果全没对上。原来养了十多年的儿子竟是老婆偷来的种。没多说,回到家就和媳妇摊了牌。不久办了离婚手续,媳妇带着她自怀的孩子改了弦。李老汉无不悲叹,这破DNA竟把我一个好好的家给拆散了。从此也不愿再搭理赵老汉了。

后来,赵、李俩老汉都觉人前抬不起头来,仨老汉便很难凑一起了。说不凑,哪能避免。这不,仨老汉碰巧又凑成堆了。提起那伤心的DNA,赵老汉感叹:“这不是自己拿臭屎盆往自己头上扣吗”。李老汉接过赵老汉话茬说:“背你大害,好好个家硬被你拆散了”。王老汉接过话,略带挖苦地对他俩说:“你俩这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狗逮耗子多管闲事,偷鸡不成蚀把米得不偿失!”

作者简介:张法才,男,54岁,中共党员,博兴县公安局干警、博兴县作家协会会员。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喜欢书法、散文、诗歌创作。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正能量传递下去,让我们一起拿起笔,赞美先锋,讴歌博兴。

责任编辑:杨孟子

    热门评论

  热门推荐